杭州保俶塔是個美麗的錯誤。
其實,人家一開始的名字叫寶所塔。
末代吳越國時期,有個大臣叫吳延爽,他見西湖北邊的寶石山美是夠美了,不過美得還不算出類拔萃。
西湖南邊有雷峰塔坐鎮了,要不北邊也來一個試試。
說幹就幹,那時候東陽曾經有個叫善導和尚,是個名人,此時已經圓寂了,派人去跑一趟,把善導和尚的舍利子請過來。
西湖這邊,施工隊忙著搭腳手架,熱火朝天地趕工期。
塔建好後,一共九層,九級浮屠,把善導的舍利子藏了進去。
也不知道甲方怎麼驗收通過的,有可能是個豆腐渣工程,僅僅過了十幾年,塔就倒了。
那時候,杭州有個出家人,叫永保,雙目失明,沒人醫的好。
永保有一天,在佛祖面前發誓,我要去募集資金,重修寶所塔,不過,也有個小小的心願,希望到時候能夠重見光明。
永保真的出山門了,帶著他看不見的雙眼,四處化緣,春夏秋冬,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十年。
果然,憑著永保和尚不知疲倦的雙腳,重修了塔,不過,改成了七級。
當然,此時的永保和尚也算是個杭州小名人了,大家都叫他師叔。
不知道佛祖他們有沒有讓永保恢復視力,不過,全杭州人民把這座塔叫保叔塔,永遠保佑師叔的塔。
當然,保叔塔以後還是經常倒塌,不過,名字一直沒變,大家都叫它保叔塔。
到了明朝末年,特別是清朝,不知道為什麼,人們把它叫成了保俶塔。
還有個故事。
吳越國末代國王錢弘俶,他在976年去開封見宋太祖趙匡胤,當時他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去的,想著可能要被軟禁了,再也回不了風光秀麗的家鄉杭州了。
大家眼淚汪汪地送別國王,估計這是見最後一面了。
這時候,大臣吳延爽拿出了方案,他說,我們在西湖邊建座塔吧,保佑國王平安回來,而且塔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叫保俶塔。
功能就一條,保護錢弘俶。
大臣們全票通過,施工隊拼命趕工期,工程順利完工。
976年,不知道塔有沒有起作用,錢弘俶跟趙匡胤會晤後,就放回來了。
977年,趙匡胤駕崩了,接班的是他弟弟趙光義。
錢弘俶又帶著老婆孩子去開封了,這次被趙光義扣下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不過,當年叫保俶塔,百分之一萬是不可能的,古代有嚴厲的避諱,國王的名字平時都要繞開說,誰敢隨便掛在嘴上說。
可是,人家錢弘俶是末代吳越國大名人啊,誰都願意跟名人掛上鉤。
自從有了保俶塔這名字後,人們再也不舍得改名了,一直叫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