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不死,太平天國能推翻清朝嗎?概率很低。《網路歷史》

楊秀清能力強悍,卻缺乏大格局,即便沒有天京事變,東王、北王、翼王、燕王也會各自獨立,被清軍各個擊破,過程很精彩,失敗也更慘烈。

一、楊秀清沒有『大格局』,缺乏進取心,采取內線作戰模式

不可否認,東王楊秀清能力強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壯大,楊秀清功不可沒。

沒有楊秀清的奮鬥,就不會有太平天國的輝煌,近代史就少了轟轟烈烈的金田起義。

1848年,馮雲山被逮捕入獄,拜上帝教群龍無首,即將鳥獸散。

此時,楊秀清出來『跳大神』,以『天父』口吻訓斥會眾,穩定了人心。

隨後,楊秀清號召燒炭工人『科炭』,籌集資金去贖回馮雲山。

此舉,不但穩住了紫金山基地,還使得『上帝』深入人心,教眾更加相信『人間天堂』就在不遠處。

1852年8月,太平軍突圍進入湖南,隻剩下5千餘人,大家都想返回廣西打遊擊。

楊秀清力排眾議,以『天父下凡』進行『道州決策』,確立了奪取南京,在江南立足的戰略目標。

1851年,金田起義,包括家屬在內,太平軍才2萬餘人。

2年2個月後,楊秀清率兵殺入南京,太平軍總計數十萬,其增長之速度,可見一斑。

就此而言,楊秀清能力確實強悍。

《賊情匯纂》評價:『於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頗能諳習。

雖不讀書,罔知兵法,然皆譎詐機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勢』

李秀成評價:『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治國嚴厲,民心佩服』對楊秀清是崇拜有加。

有能力,不代表就有『大格局』,楊秀清最多隻能算是亂世梟雄,並非王者,沒有氣吞山河,奪取天下的雄心壯志。

況且,他也做不到,太平天國權力結構畸形使然。

1853年,楊秀清定都南京,隨即分兵北伐、西征、東征。

表面上看,楊秀清很威武,他想全面進攻,與清朝逐鹿天下,實則不然。

縱觀1853年到1856年的戰鬥,楊秀清幾乎都是內線作戰,隻想保住一畝三分地而已,他從未想過奪取天下。

如此一來,太平軍處在清軍包圍圈中,被動挨打。

東線作戰,楊秀清隻想守住鎮江、揚州《後來也丟了》,構築一道護衛天京的戰略屏障。

西線戰場,奪取安慶、九江、武昌,穩住上遊局勢。

北線,重兵防守廬州,阻擋清軍南下。

東線、西線、北線,無一例外,都是為了保住天京。

楊秀清時代的戰爭,太平軍以守住天京為重點,盡量將清軍阻擋在太平天國領地之外,典型的內線作戰。

例如,1855年石達開西征,楊秀清目的不是開拓基地,而是攻打圍困武昌的胡林翼,減輕韋志俊的戰略壓力。

石達開救援武昌受挫,看到胡林翼的強悍,才臨時改變進軍方向,率主力殺向防守薄弱的江西,開辟了數千裡土地。

江西有所進展,『江南大營』的向榮、張國梁進攻天京,楊秀清立刻調石達開回京作戰。

湘軍旋即反攻,江西各地不是淪陷,就是處在清軍圍攻之下,局勢很糟糕。

石達開、秦日剛合力進攻『江南大營』,向榮、張國梁慘敗,潰逃江浙。

楊秀清也沒乘勝進軍蘇南,奪取財稅重地,將戰火引向清朝疆土,而是分兵作戰。

石達開又一次率兵救援武昌,導致秦日剛兵力不足,無法深入江浙,東線戰局僵持不下。

石達開也是一樣,他兵力不足,又缺乏水師,在武昌城下受挫,損失慘重,不敵湘軍。

缺乏水師,在河流交錯的江南作戰,太平軍沒有任何優勢。

楊秀清的內線作戰模式,導致太平軍在東線、西線、北線來回奔波,疲憊不堪,勝利渺茫。

二、太平天國權力結構畸形,內部矛盾重重,明爭暗鬥

『內線作戰』,絕對是楊秀清的敗筆,白白消耗太平軍的實力。

那麼,為何楊秀清沒有進行外線作戰呢?

缺乏雄心壯志是其一,太平天國權力結構畸形,才是問題的關鍵。

都知道,太平天國實行『軍師負責制』,洪秀全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有實際權力,也沒有一支直屬武裝力量。

太平天國的大權,掌握在幾位『軍師』手中,實力派主宰天國局勢。

理論上,楊秀清憑借『天父下凡』的優勢,集政權、軍權、教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的掌舵者,實則未必。

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燕王秦日剛,都是手握重兵,對楊秀清陽奉陰違。

所謂的『天父下凡』,韋昌輝、石達開、秦日剛壓根就不信,為了太平天國的團結,不至於讓信仰崩潰,人心渙散,他們才『假裝』順從而已。

韋昌輝、石達開,家族背景強大,金田起義時以財產、人馬入股,麾下兵馬尤其多,占據太平天國的三分之二。

楊秀清沒啥背景,靠『天父下凡』上位,隻能拉底層官兵,作為後盾。

1853年,定都天京時,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就暗中較勁,都不願意看到對方勢力過大。

例如,太平軍首次西征,大家都選韋昌輝,楊秀清不答應,而是選胡以晃、賴漢英。

西征受挫,朝臣都建議派韋昌輝督師,楊秀清答應了,卻臨時換成他的弟弟韋志俊。

後來,韋志俊返回江南作戰,西征無人主持,楊秀清又派林紹璋、秦日剛督師,釀成湘潭慘敗、田家鎮慘敗,太平軍西征成果差點就喪失殆盡。

韋志俊、石祥禎打下九江、湖口、彭澤,楊秀清立刻派自己的親信林啟榮前去『接管』,占據江西北部。

此外,韋昌輝負責京師衛戍,掌握天京兵馬,也被楊秀清奪走。

1856年,石達開在江西進展順利,楊秀清將他調回天京,旋即派弟弟楊輔清去接管,跟翼王的部下起摩擦。

此前,石達開鎮守安慶,營造大本營,楊秀清派秦日剛去安徽,石達開被調回來。

奪取韋昌輝、石達開的領地也就罷了,楊秀清還經常表演『天父下凡』,動不動就讓韋昌輝、石達開在自己面前跪下來,甚至當眾進行杖責,羞辱對方,這才釀成『天京事變』。

洪秀全形同虛設,沒有掌握大權,導致權力結構畸形,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暗中較勁。

楊秀清坐鎮京師,害怕韋昌輝、石達開、秦日剛外出作戰立功,擴大影響力,甚至搶占城池,也會進行掣肘。

韋昌輝、石達開、秦日剛為了自我保護,奪取城池後也安排自己的親信鎮守,不讓他人染指。

此情期間,與東晉類似,諸侯兵強馬壯,鎮守一方,誰都不願意收復中原,北伐成為各方鬥爭的『籌碼』,而不是真正目的。

三、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秦日剛各自獨立,被清軍各個擊破

畸形權力結構下,楊秀清不可能奪取天下,也不可能滅亡清朝。

如果采取外線作戰模式,韋昌輝、石達開、秦日剛率兵出征,攻城略地,威望不斷高漲,這對楊秀清而言並非好事。

所謂的『天父下凡』,北王、翼王、燕王本就不相信,一旦實力強大,誰還聽楊秀清表演呢?

此時,即便是『天父下凡』,也不是為了楊秀清服務,而是受到實力派的掌控,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對楊秀清而言,采取『內線作戰模式』,太平天國時刻遭受清軍進攻,實力派才會聽自己的話,一致對外。

要知道,『抱團』可以取暖。

不妨假設下,楊秀清不死,即使沒有天京事變,太平天國將會走向何處呢?

筆者認為,東王、北王、翼王、燕王各自獨立,都手握重兵,是東晉的翻版,被清朝各個擊破。

隨著軍事鬥爭的繼續,秦日剛與張國梁死磕,占據鎮江,以浙西為根據地。

韋昌輝進攻江西,解除瑞州之圍後,與鎮守武昌的弟弟韋志俊遙相呼應,占據湖北、江西部分地區。

石達開以安慶為大本營,經營安徽,以及之前打下的部分江西地區。

楊秀清坐鎮天京,掌握京畿兵馬,以及九江、湖口、彭澤。

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秦日剛都負責相應戰區,與清軍在內線廝殺,結果隻能被各個擊破。

總之,太平天國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君王,無法真正整合資源一致對外,將戰場引向清朝統治區域,進而奪取勝利。

楊秀清以『天父』名義指揮眾將,隻能是暫時的,況且大家很反感,滅亡清朝談何容易。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