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運河分: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運河,還有連接長安的廣通渠。
大運河解決了中國缺少南北走向的水路運輸問題。
但對於統一不久的隋朝來說,三征高麗,頻繁遷都,又是修築大運河,動用了過多的人力物力,甚至已超出了國力極限,最終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元609年,全國在籍人口恢復到46019956人,8907546戶《《隋書》卷29《通考》》。
修建運河征用的男女勞工共計兩百多萬人,其中男性勞工就有180萬人。
這意味著有上百萬個家庭,在運河修築期間失去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
也就意味著糧食生產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這對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來說,是國之根本的動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人言修築大運河,緣由隋煬帝聽信讒言,荒淫無道,完全為一己之樂而不顧百姓疾苦。
但別忘了,任何統治者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
沒有完全意義上不顧自己江山的帝王。
修築大運河雖說不上勢在必行,但它對當時的隋朝的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片來源於網絡
軍事需要
早在隋文帝七年,南下攻打陳國時,文帝便命人在夫差修建的古邗溝基礎上挖通了大運河的江淮段。
用以運輸士兵與糧食,以完成滅陳之戰的需要。
隋煬帝時期,北方依舊有遊牧民族時常侵犯,加強南北交通,便是華北軍事防禦上的進一步鞏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經濟需要
自古北方多戰亂,從東漢亡國直到隋朝再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歷經了近400年戰亂。
北方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生產滯後,南方成了全國經濟重心。
大興,洛陽一帶人口激增,造成國都糧食供給困難。
三門峽處漕運不暢,文帝之時便一直不能解決。
將南方魚糧轉運到北方以及隋都,成為王朝調劑物資、制衡社會的有力手段。
水運雖然在速度上不及騾馬運輸,但在運量以及成本上的優勢卻是顯而易見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政治需要
隋朝北方世家的力量過於強盛,隋煬帝希望引入南方的經濟力量制約北方集團。
況且江南故陳的強大宗族又與隋中央之間始終存在著比較尖銳的矛盾。
運河通暢便於王令傳達,近2000公裡沿途便是王權『所轄之地』。
為實施對南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是大勢所趨。
隋文帝定都大興,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變化隨之遷移。
且受地理限制,無法解決根本。
故隋煬帝不惜再次勞民傷財遷都洛陽,引通濟渠入洛水。
從而形成以洛陽為中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的大運河『政治管理模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化需要
隋朝是民族大融合時期。
多年戰亂讓民族間產生了融合與同化。
大運河可以起到連接兩河流域文化的作用,有助於鞏固剛剛統一的隋朝。
加之,隋朝開始對東北地區進行經營與管理,加強中原地區與東北少數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至關重要。
大運河方便了文化的交流與溝通,把中原文化帶到南方,也把北方遊牧文化帶到中原。
可以實現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以達到共繁榮。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對後世貢獻巨大,尤其對中國商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
直到清末,漕運才逐漸被海運替代。
修築大運河可以說是:『罪在當世,利在千秋』。
唐朝有詩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