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講三國志之13,漢獻帝把曹操比作蕭何?《網路歷史》

有關曹操到底是白臉奸臣還是肱股之臣的爭論由來已久甚至已延續千年。

一句『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再次把曹操推向風口浪尖。

那麼魏書裡雄才大略,戲臺上長須白臉的曹操,究竟有沒有代漢自立之心呢?

三國志裡這樣說:

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公務員考試題唯獨曹操不算三國人物,因為他死之前,不管是廢立、另立還是自立皇帝的都已經轉眼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他自己一輩子也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所謂,曹操不死,何以稱三國。

曹操真的是漢獻帝眼中的蕭何嗎?

分時間,分階段。

建安十七年春正月,曹操才被允許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所以劉備被呂佈擊敗投降曹操的時候,所謂的曹操驕傲跋扈的種種故事瞬間大打折扣。

創業初期,曹操還是有著君臣之禮的。

尤其荀彧基本成為漢獻帝一方之人,通過十讓三公堅決留在皇帝身邊。

曹操隻能畢恭畢敬的侍奉皇帝。

雙方的嫌隙出現在漢獻帝組織刺殺曹操,一方想要權臣歸政權,另一方又驚又懼。

這才逐步走向分裂。

漢獻帝自己也說:

朕以不德,少遭愍兇,越在西土,遷於唐、韂.當此之時,若綴旒然,宗廟乏祀,社稷無位;髃兇覬覦,分裂諸夏,率土之民,朕無獲焉,即我高祖之命將墜於地。

朕用夙興假寐,震悼於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能恤朕躬』?乃誘天衷,誕育丞相,保乂我皇家,弘濟於艱難,朕實賴之。

今將授君典禮,其敬聽朕命。

在封魏王前後,漢獻帝也知道沒有曹操不行。

換句話說,他雖然知道自己是阿鬥,不可能參與朝政指點江山,但他害怕遇到的是司馬懿一樣的權臣而不是諸葛丞相一樣的鞏固之臣。

荀彧之死是另一個導火索,漢獻帝身邊再無忠誠漢室的重量級士族領袖。

稱魏王的曹操,已經開始組織自己的班底,註定全面接管已經成為傀儡的漢室朝廷體系。

加上沒有任何人的幫助,漢獻帝真正開始從感激到痛恨。

挾天子以令諸侯——蜜月期,漢獻帝很願意肱股之臣出來主持局面

刺殺——雙方出現裂痕,曹魏有了防范,漢獻帝歸政妄想破滅

荀彧之死——連僅剩的表面權力都開始摩擦,兩方撕破臉皮

曹操正式稱魏王——初期被漢獻帝稱為當代蕭何的曹操走到了『歷史』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