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夏蟲不可語冰
想必大家今天都看了新聞,據多家俄媒報道:當地時間8日清晨,橫跨刻赤海峽的克裡米亞大橋遭到襲擊並引發了火災,爆炸發生時有一列正行駛在鐵路橋上的鐵路油罐車也爆炸起火,大橋並線的公路橋也被炸斷了三個橋胯,有兩個橋面先後墜入海中。
,時長00:04
好在此次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目前大橋上的鐵路和公路都已經中斷,俄羅斯方面也正在展開事故救援。
作為連通克裡米亞與俄羅斯本土的大型橋梁,大橋不僅代表著俄羅斯對於克裡米亞的控制,也關聯到目前正在交戰中的赫爾松以及烏克蘭南部的戰局走向。
據烏克蘭獨立通訊社報道,烏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8日表示『克裡米亞大橋事件僅僅是一個開始,所有非法的事物都將被摧毀,所有被盜取的事物都將歸還烏克蘭,俄羅斯的占領將被全部驅除』。
其實從今年7月份開始,烏克蘭方面就多次說過要摧毀這座大橋,而且烏克蘭現在又有了北約支援的多種遠程打擊武器,完全有能力對大橋實施打擊。
好巧不巧,10月7號正好是普京的70大壽,不知道收到的這份『壽禮』的普京會是一種什麼心情。
遭遇襲擊的大橋
此次遭到攻擊的刻赤海峽大橋是俄羅斯於2015年5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三年,2018年正式建成通車,項目總耗資達2270億盧佈《約合225億人民幣》,這是一座公路鐵路並線的跨海大橋,全長19公裡,將克裡米亞半島與俄羅斯國土緊緊連在一起,是歐洲最長的一座大橋。
從2014年克裡米亞並入俄羅斯以來,刻赤海峽就成了連接亞速海與黑海的唯一通道,獲得了刻赤海峽的控制權,同時也就控制了烏克蘭港口城市從亞速海到黑海、直至地中海的通行權。
因此,破壞刻赤海峽大橋的首要目的並不是交通,而是要掐斷烏克蘭在刻赤海峽的出海口,封鎖亞速海。
這一點從大橋橋梁距離海平面隻有35米就能看出來,35米的高度基本上杜絕了外國大型船舶進入亞速海的可能,其對俄羅斯的戰略價值自不用多說。
說起克裡米亞,那在俄羅斯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占據標志性地位的地區,也是俄羅斯最敏感的那一條神經。
1853年,俄羅斯和土耳其在克裡米亞爆發了第九次俄土戰爭,是繼拿破侖戰爭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
原本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但是等到真動起手來才發現,俄羅斯身邊一個人都沒了,變成了被群毆。
而這次的『特別軍事行動』也是俄羅斯獨自對抗整個西方。
軍武菌總說歷史不會重演,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克裡米亞是俄羅斯輸不起的戰爭。
靠不住的神聖同盟
咱們現在總覺得,歐洲誰都看俄羅斯不順眼,誰也不帶著俄羅斯人玩,但是以前並不是這樣,當年俄羅斯在歐洲大陸還是一方霸主,身邊也圍著一群哥們小弟,這就要說到那個曾經威震歐洲的神聖同盟了。
話說在拿破侖戰爭後,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魯士王國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這老哥三聚到一起,為了防止法國再度崛起打算搞了一個同盟。
別看法國好像在國際上沒什麼存在感,當時的法國在歐洲尤其是歐洲大陸那可是有一號存在,就算剛被反法同盟擊敗,也沒有哪個國家敢小瞧,後來崛起的德國牛不牛,德國也不敢說不把法國當回事。
這也是為什麼二戰中被滅國了的法國在戰後仍能躋身五常的原因。
由於是亞歷山大一世牽頭,而且這位老哥還有個外號叫『神聖王』,於是就三國一拍即合,就叫『神聖同盟』吧。
於是在1815年9月的一個良辰吉日,老哥三個找了個桃園,一個頭磕在地上,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方約定『以手足之情相互提供經濟、軍事和其他方面的援助』。
▲1815年維也納會議規定的歐洲國家邊界
盟雖然結了,但是歐洲一直也沒有再出現第二個像拿破侖那樣的人,就這樣過了幾十年,神聖同盟三國之間的關系也就沒有那麼牢固了。
不過,俄普奧三國關系總體上還說得過去,俄羅斯作為大哥,對小弟奧地利也都一直很支持。
1850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發生沖突的時候,俄羅斯出面調解,還因為偏袒奧地利引起了普魯士的不滿。
不管怎麼說,神聖同盟還是給了俄羅斯足夠的底氣讓他動了向巴爾幹半島擴張,進而飲馬地中海的心思。
當時巴爾幹半島屬於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背後還有英國撐腰,英國自然不願意看著俄羅斯做大,不僅慫恿奧斯曼帝國跟俄國打,還拉上了法國。
當時的法國是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年,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解散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正式稱帝,另外還有還有一個撒丁王國,就是它幾年後統一了意大利,也是被拿破侖三世忽悠上陣的,條件就是法國支持它拿回被奧地利占領的領土,別管出於什麼目的,反正歐洲幾大強都擼胳膊挽袖子,摩拳擦掌準備幹一場。
▲克裡米亞戰爭前的歐洲列強
這麼看來,奧斯曼這邊有英法聯軍加撒丁,俄羅斯那邊有神聖同盟的奧地利和普魯士,本來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結果萬萬沒想到,就在俄羅斯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最信任的盟友卻拉了胯。
先是普魯士隔岸觀火,做吃瓜群眾。
而奧地利更過分,不出手援助也就是算了,還玩了一出落井下石,年輕氣盛的奧皇約瑟夫一世直接派出八萬大軍,逼迫俄國從多瑙河撤軍。
順便說一句,軍武菌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名叫《茜茜公主》,估計好多朋友也都知道,這個約瑟夫一世就是茜茜公主的老公。
▲克裡米亞戰爭
尼古拉一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義結金蘭的兄弟』居然在這麼關鍵的時候給了自己一刀,氣得他轉過年就一命嗚呼了,俄奧傳統的友誼友誼也就此葬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出現緩和。
克裡米亞戰爭讓俄國損失了52.2萬人和8億盧佈,不僅傷亡慘重,還耗費了大量物力和財力,激化了國內矛盾,農民起義不斷,最終迫使俄羅斯進行農奴制改革,但是不徹底的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殘餘,為日後的革命埋下伏筆。
另一方面,俄國不得不放棄歐洲而把目光轉向遠東,中國外東北就成了首要目標。
▲推行農奴制改革的亞歷山大二世
事情到這裡還沒完,1914年,還是這個約瑟夫一世,他的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街頭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開槍刺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而塞爾維亞的背後正是俄羅斯帝國,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有趣,約瑟夫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24歲的時候是他背叛了俄國,到了84歲又輪到俄國人報復他。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約瑟夫輸掉的是一場世界大戰。
根據現有的情報來看,下一步烏軍可能就要大規模進攻赫爾松了,赫爾松易手之後,克裡米亞半島也就失去了最後的屏障。
歷史已經證明,克裡米亞是俄羅斯輸不起的戰爭,而這個時候,連接克裡米亞與俄羅斯本土的交通命脈被襲擊,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這意味著俄軍的後勤補給將會出現更大的損失。
▲被炸斷的大橋
開戰以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俄軍的後勤補給真的說不上多給力,多次出現供應不上的情況,俄軍為此也付出了不少的代價。
如果不能盡快修復大橋的交通,那麼誰也不能保證,俄軍在伊久姆和哈爾科夫的大潰敗很有可能在赫爾松和克裡米亞再次上演。
俄羅斯正是知道輸掉克裡米亞意味著什麼,才多次嚴厲發出警告:『如果大橋遭到攻擊,末日審判將迅速且猛烈地到來』。
但是事實證明烏克蘭真的沒往心裡去。
現在,大橋真的被炸了,接下來全世界都會拭目以待,末日的審判到底是什麼樣的,反正不管如何,這個世界離核戰爭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