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恢復江蘇省建制70周年。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19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調整省、區的決議』,該決議表明:『成立江蘇省人民政府,並於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後撤銷蘇北人民行政公署、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南京市以及山東、安徽的部分區域也並入江蘇。
江蘇的江南江北再度合並。
1952年的區劃變革是江蘇史上最後一次江南江北合並。
歷史上,江南江北在行政區劃上分分合合,甚至存在『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狀態,從中也演繹出一段段有趣的故事。
圖源:1956年出版的《水鄉江蘇》
江南江北同屬『偏遠地帶』
在中國文明早期,江南與江淮彼此之間的區分不太明朗,在區劃上沒有形成明顯的江南江北的分離。
在以中原地區為敘事中心的史家眼中,它們屬於邊遠地帶。
春秋時期,吳國在尚未稱霸的時候,與中原諸侯國首次會盟選在了淮河岸邊的鐘離《今安徽鳳陽》,鐘離大致成了中原與『邊遠地區』的分界點,淮南和江南都在邊遠地帶。
春秋時的諸侯國沒有像後世一樣把長江當做限隔南北的分界線。
所以,在交通相對不便的年代裡,吳國、越國、楚國都實現了疆域上的跨江越淮。
在先秦地理概念中,『九州』是一個高頻詞語。
關於九州,《禹貢》、《爾雅》、《周禮》、《呂氏春秋》說法不一,但『揚州』的存在卻是四者公認的。
這個揚州位於今日中國東南,面積龐大,江淮與江南都在其中,長江也不是其分界線。
《晏子春秋》裡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在這裡,長江同樣沒有成為南北劃界線。
似乎到漢初時,人們也依舊沒把長江視為重要的分界線。
漢初分封的異姓王國淮南國,疆域跨越長江南北,雖然核心區在江淮,但江南的面積更大。
江南與江北被統一稱為『淮南』,正說明了長江雖然寬廣,但依舊沒有明顯作為區劃上的分界線的意義。
《史記·貨殖列傳》中表示:『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江淮與江南仍被籠統地視為南方偏遠地帶而未加細分。
沈周《兩江名勝圖冊》中的鎮揚段長江
江南江北隔絕:漫漫南北分治
大約漢代中期以後,在長三角的歷史區劃中,長江南北常常是相互獨立的。
漢武帝時期,『州』的設置首次出現。
全國被分為十三個刺史部,俗稱『十三州』。
到了東漢末年,原作為監察區的十三州成為實際行政區。
當時,江蘇的江北基本屬於『徐州』,而江南從屬於『揚州』。
如此,在最高級別的行政區中,長江已作為顯著的分界線了。
東漢末年,長江成為軍閥控制區的分界線。
《三國志》中稱:『今操得荊州……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可見曹操與孫權的勢力以江為界。
而曹丕見到大江波濤洶湧的狀況後,也發出了『固天所以限南北也』的感嘆,一如《三國演義》中總要表示孫權『有大江之險』。
這在永嘉南渡後就更為明顯了,甚至東晉這個朝代還曾被『過江』一詞指代,東晉開國後一段時期總被後人稱為『自過江來』。
南北朝時期,盡管大多數時候南朝據有長江以北大量領土,但它們常被稱為『江南』、『江左』等,長江的分野作用漸漸顯著。
侯景之亂後,南梁失去江北之地,這意味著長江已成為南梁與北齊的國界線,取代南梁的陳,也基本延續了這條國界線。
當隋朝大軍進攻陳時,後主陳叔寶還在做著以長江天險阻擋隋軍的美夢。
當南方變得重要時,江南和江北的區別就逐漸明朗化了。
甚至彼此之間還出現地域歧視,如《晉陽秋》中表示:『吳人謂中國人為傖人,又總謂江淮間雜楚為傖』
在唐宋時期,江蘇的江南與江淮基本成了兩大獨立主體。
在唐代,江蘇江南地區屬於江南道《後為江南東道》,江淮之間則屬淮南道。
如此,江蘇的江南與安徽江南更親近,江蘇的江淮與安徽的江淮間區域更密切。
宋代的情況與此相似,隻是『道』換成了『路』——江北屬於淮南東路,江南則分屬江南東路和兩浙路。
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現今很多南方省份的疆界已大致形成。
如福建觀察使、江西觀察使、湖南觀察使、嶺南觀察史的管轄區域大致分別與今天的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廣東省相當;浙江全域是吳越政權的主體;南漢大致為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自治區》……但是江蘇是相對分裂的:藩鎮割據時期,江以南屬浙西觀察使,江淮間為淮南節度使,淮以北稱徐泗節度使。
南唐雖囊括了江蘇的大部分地區,但後期卻被後周吞並江北之後,南唐直接改名『江南國』,長江成了南北政權分界線,一直延續到北宋初年。
雖說南宋與金國的疆域以淮河為界,但發生軍事沖突時又會以江為界對峙。
海陵王完顏亮的南侵,韓侂胄開禧北伐的失利,都導致宋金之間出現短暫的劃江為界的狀況。
危機化解之後,雙方又恢復成以淮為界。
如此,長江又時常成為一條軍事分界線,江南和江北的區分就更大了。
沈周《兩江名勝圖冊》中的揚州
江南江北統一:逐漸走向融合
從漢代算起,江南江北基本不在同一個一級行政區。
到了元代,這一點發生了變更。
元代在行政區劃上首次采用行省制。
在人們的印象中,江蘇江北地區屬於河南江北行省,而江南屬於江浙行省,江南江北並沒有同屬於一個省。
實際上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是後來才有的,元初隻有江淮行省,江蘇江南江北均屬江淮行省,隻是它存在的時間很短。
朱元璋建立政權後,將南京周邊設置為江南行省,江北另有江淮行省。
隨著江淮行省的廢除,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之地並入江南行省,長江南北都成為『江南』。
不過徹底使江南江北融合在一起的當推南直隸。
南直隸,顧名思義,是中央直轄之地,又稱『南京』,與北直隸相對應,范圍相當於今天的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
它在今天的江蘇省轄區內設有應天府、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揚州府、淮安府、徐州等地。
從南直隸的成立開始,江蘇的江南江北總體上一直從屬於同一個省,不再分屬兩地。
甚至,其中的應天府還地跨長江兩岸。
如此,不僅一級行政區實現了跨江,二級行政區也地跨大江兩岸。
這樣的情況在清代和民國都有體現。
清代設置的江南省、江蘇省均囊括了長江南北岸。
此外,清代的南京《江寧府》繼續跨江而立。
不僅如此,清代在省和府州之間設置的巡守道也存在跨江的情況——龐大的常鎮通海道就包括了常州府、鎮江府、通州直隸州、海門直隸廳,江南江北各占其二。
而北洋軍閥時期設置的二級行政區蘇常道、滬海道、金陵道都存在跨江現象,長江基本隻能作為縣與縣之間的分界線了。
表面上看,從明代到民國,江蘇南北都統一在同一個省內。
實際上,江南、江北之間仍存在較大的區隔。
明代王士性《廣志繹》中常常將江南和江北進行對比,如稱『江北山川彝曠,聲名文物所發泄者不甚偏勝,江南山川盤鬱,其融結偏厚處則科第為多』《廣志繹》還分述了『江北諸省』、『江南諸省』,可見長江仍是意義較大的分界線。
清代的江南省與江蘇省看似把江南江北融合在了同一個省份,但其實內部並沒有那麼穩定。
清初,江南省分設三大巡撫區,江蘇江北和安徽江北《安慶除外》同屬鳳廬巡撫轄區,江蘇江南則為江寧巡撫管轄,另有安徽巡撫管轄安徽江南與安慶。
如此,江蘇江北的揚州、泰州、南通等地與合肥、六安、滁州等更親近,和蘇錫常反而疏遠,長江的分隔作用在這裡就得到體現。
江南省解體後,蘇皖各自成為一省,南京與長江以北地區歸屬江寧佈政使司管轄,今天的蘇錫常鎮則為江蘇佈政使司管轄。
甚至在1905年,北部的江寧佈政使司轄區還從江蘇省短暫獨立出來,單獨成立江淮省。
在軍事鬥爭中,長江也顯示出它的強大分界作用:吳三桂叛亂後期向清廷提出劃江而治,國民黨在接連失利後也妄想劃江而治。
可見,在很多人心目中,長江仍是重要分界線。
可以說,70年前的以蘇南行署區、蘇北行署區為主體的江南江北的合並,標志著江蘇進入歷史新階段。
歷史上的那種因長江而導致的南北隔閡,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消失,各地走向高度融合。
特約撰稿黃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