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趙雲乃是劉備帳下名將,一生奉劉備為主,忠心耿耿。
即使是在劉備去世後,依然拖著年邁之軀,為蜀國北伐事業出力,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然而,和關羽張飛這些一開始便跟隨劉備的兄弟不同,趙雲屬於半路出家,其原是幽州大佬公孫瓚的屬下,最後轉投的劉備。
那麼趙雲精才艷艷,公孫瓚為何會將其讓給劉備呢?
在《三國演義》中自然就是劉備劉皇叔那無解的人格魅力使然。
而在歷史上,這事兒和公孫瓚沒大關系,趙雲是先辭職回的家,後面才與劉備重逢。
屬於下崗再就業,這和從公孫瓚這裡跳槽是兩碼事。
而且這裡有個前提,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三國時代,武將的歸屬其實更多是他的直系領導,而不傷上面的主公。
趙雲跟隨劉備這事兒,不管公孫瓚願意不願意他都沒辦法。
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公孫瓚與袁紹相爭,派手下別部司馬劉備協助田楷攻打青州,而劉備當時手底下沒啥兵將,公孫瓚就讓趙雲所部騎兵去幫助劉備,聽其調遣。
《三國志·趙雲傳》:《趙雲》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
這樣一來劉備便成了趙雲的領導,說起來算是公孫瓚借劉備的。
眾所周知,劉備借東西,那從來是有借無還當然,從名義上講,趙雲還是歸公孫瓚的。
但是,沒多久趙雲便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辭了職,離開了。
這就等於下崗了嘛。
其再見劉備已經是在鄴城了,這期間劉備經歷了太多。
當年去了青州後,緊接著沒多久便是率軍救援徐州陶謙。
而陶謙很喜歡劉備,表其為豫州刺史,這就是為什麼劉備也叫劉豫州。
到這裡,劉備其實就算是和田楷平起平坐了,再往後他又入主了徐州,真正成為了一方軍閥。
再往後劉備經歷呂佈、曹操,最後投奔袁紹。
《雲別傳》: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
這時候趙雲來到劉備麾下,完全就沒有什麼不妥了,且不說公孫瓚已經涼涼了,就是沒有涼,那也跟他沒關系,因為趙雲這屬於下崗再就業嘛。
當然,如果站在公孫瓚的角度,其實走一個趙雲對他來說無所謂。
公孫瓚作為幽州大佬,是最早那一批軍閥,鼎盛時期擁兵十數萬,根本就不差人。
而且公孫瓚這個人眼光是真的不行,對於趙雲他根本就不是太器重。
因為趙雲是冀州人,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前夕,冀州還有一個總老大叫『韓馥』。
不過當時冀州的這些能人志士們,都不喜歡去投靠韓馥,也不願意投靠在『窮兵黷武』的公孫瓚麾下。
他們大多都沖著袁紹四世三公的威名,甘願去為袁家效力。
但是,有一個人與眾不同,他帶領著本郡的義從吏兵,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投靠在公孫瓚的麾下。
這個人就是趙雲。
三國志是這樣記載趙雲相投公孫瓚的場景,『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
而公孫瓚的答復卻是,『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
』
顯然我們可以理解為,趙雲確實有才能讓同鄉義士推舉為領頭之人,而在公孫瓚的認知裡,趙雲成了迷途之反的人,迷途知返可以理解為投降。
投靠與投降一字之差,意思卻差之千裡,這也是趙雲認為公孫瓚不是明主的原因之一。
所以趙雲在跟隨劉備之前並沒有任何的名氣,其側面也反應了他在公孫瓚手下發揮不出什麼作用。
不然的話,當年趙雲請辭回家,公孫瓚也不會那麼爽快的答應。
至少也得再簽一份而合同,日後回來繼續幹嘛。
當然,不重視趙雲這隻是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劉備和公孫瓚的關系很不錯。
他當初之所以願意給劉備兵馬,也沒催他還,一個是因為劉備是替自己做事兒,另一個就是雙方很有交情。
根據相關記載,兩人原先同為盧植的弟子,公孫瓚年長,劉備以兄長侍之,算得上有同門之情。
所以在亂世之中,二人都希望能互相照應,公孫瓚也是很看重這個小師弟,在劉備最落魄無助的時候,也隻有公孫瓚願意對他以禮相待,並且在後期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這正體現了公孫瓚對這位同門師弟的厚愛之情。
有這層關系作為基礎,只要不傷害到公孫瓚的核心利益,他都是會出手幫扶劉備的。
所以,即使是劉借了趙雲不還,只要雙方沒有利益沖突,公孫瓚估計也不會說啥。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趙雲自己。
所謂時勢造英雄,亂世之中自然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有想在亂世之中成就霸業者,也有想在亂世功成名就者,自然也會有匡扶漢室江山的義士。
而趙雲跟其同鄉就是想在亂世之中,匡扶漢室,保家衛國。
正所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趙雲本人非常忠勇,是一匹良駒,但公孫瓚並不是他的伯樂。
當初因為公孫瓚的名氣來投靠,他一直都想為自己找到一位『仁君』,公孫瓚雖然有實力格局一方,但是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考慮如何打仗,對於地盤的治理則非常『不堪』,這種現象距離趙雲心中的『仁義』標準相差太遠,所以二人本就湊不成一對。
在劉備到來之前,趙雲就已經打算離開公孫陣營,去別的地方尋找一位真正的仁君,以此來成就自己的功名。
而等到劉備到來之後,二人可謂是『一見鐘情』,一方喜歡忠勇的虎將,一方鐘愛仁義的主公《雖然是假的仁義,但趙雲就是看對眼了》,雙方接觸以後就進行了很長一些日子的交流,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之中,趙雲確定了自己日後的發展方向。
這也為後來二人再鄴城的再度重逢,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