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國力孱弱,不適合戰爭,諸葛亮為何卻依然要堅持北伐?《網路歷史》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許多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導致蜀漢滅亡的一個伏筆,因為這完全就是一場無用功,巨大的國力差距,讓北伐成為了一場奢侈的夢。

而連年的戰爭,幾乎是耗光了蜀國的戰爭潛力,窮兵黷武,涸澤而漁。

所以他們就覺得,當時諸葛亮就該選擇休養生息,伺機而動,待到曹魏出現問題再出手。

但事實上,我覺得北伐並沒有錯,以魏、蜀、吳三國所占據的地理位置、與諸葛亮所處的政治環境來看,『北伐魏國』無異於是諸葛亮最好的選擇。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將蜀國的戰略發展道路,敘述的極為清晰。

第一、西和諸戎——奪四川《條件達成 》;第二、南撫夷越——征孟獲《條件達成》; 第三、外結好孫權——劉備死後,蜀國與吳國重歸舊好《條件達成》;第四、『待天下有變』——曹操統治的中原地區長治久安、君嚴臣恭、百姓和睦、庫富民豐《未達成條件》。

諸葛亮口中的『天下』,所指的是曹操政權。

曹操控制著物產豐富、人丁興旺、地勢尚佳的中原地區。

天下十三州,曹操獨占其九,可謂一家獨大。

反觀蜀漢,正所謂『巴山楚水淒涼地』。

蜀漢自古以來便是『荒涼之地』。

當然了,益州天府之國,雖然偏了點兒,比之孫權的交州這些地方絕對是好上太多。

而且其遠離中原,並沒有受到黃巾之亂以及群雄逐鹿時代的太大沖擊,保全良好。

這也是為何諸葛亮當年 建議劉備選擇益州的原因。

但是畢竟僅一州之地,且南中等大部分地方都是屬於未開發地帶。

特別是荊州丟了以後,蜀漢失去了荊州這個『出海口』 ,基本上就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可能性,等於是被曹魏再漢中給把守住了咽喉。

眾所周知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天險之便利使得蜀漢相對安全。

但這也有弊端,別人雖然進不來,你自己也不是那麼容易出去。

出不去就等於被困死在這裡面,小小的益州根本無法幫助蜀漢爭奪天下。

更何況魏國的疆土遼闊,地域甚廣,北至遼東、中踞華北、南鄰高麗、東及黃海。

在地理位置上居高臨下,而且中原地區文化興旺、商貿繁榮,曹操可謂占盡了天時、地立。

因此,在曹操政權不被顛覆的情況下,任你蜀國再怎麼發展、再怎麼養精蓄銳,在經濟、軍事方面,也不可能超越先天條件極佳的魏國。

所以,諸葛亮才在《隆中對》中提出了最重要的條件: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一直在等待,等待著魏國內亂,或者等待著曹家出一個昏君、暴君。

因為隻有中原大亂之時,諸葛亮才有機會揮師北上,一舉攻滅魏國。

但是蒼天厚待曹魏,卻薄情於蜀漢。

隨著曹魏政權越來越鞏固,蜀國一統天下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一旦中原地區恢復了亂世之前的生產力、發展力,魏國將會屯器屯糧,招兵買馬,南下西進,一統六合。

諸葛亮必須在有生之年,為他所忠於的蜀漢政權 制造一個討伐曹魏的機會。

於是乎,北伐戰爭開始了。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麼呢?

並不是一舉消滅魏國。

而是要騷擾魏國,打消耗戰,消耗魏國的經濟、人力,消耗魏國的精力。

總之就是不讓你安心發展。

而且如果運氣好,像第一次北伐那樣,如果成功了,關中也就拿下來了。

屆時蜀漢便可復制當年劉邦韓信的奇跡,一路向東了。

大家都認為當年劉邦是靠著在四川的資本搞定了項羽,其實不然。

劉邦真正具備和項羽爭奪天下的資格是在暗度陳倉之後,還定三秦,拿下了原本就該屬於他的關中。

當時項羽因為需要平定齊國,無暇顧及,最終讓劉邦得逞,並建立起了反攻的大本營。

否則哪有那麼容易?

當然,即使沒法奪取關中,諸葛亮依然可以采用『打不過就跑』的戰略方針,不打硬仗、死仗。

諸葛亮在漢中地區屯軍田、紮營寨,最大限度減少蜀國內部的經濟消耗。

軍食吃完就跑,絕不拖垮蜀國的經濟。

而曹魏在抵抗蜀漢北伐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物力、財力、人力來在關隴地區設重兵、建軍營、儲軍糧。

如果手握幾十萬大軍的關隴地區的軍事長官昏庸無能或者背叛曹魏,中原地區將會陷入一片混亂。

屆時,吳蜀聯手揮師北上,魏國將無力抵抗。

很明顯的一點,諸葛亮活著的時候,曹睿連行宮都不敢建,諸葛亮一死,曹睿立刻修建大型宮殿,可見曹睿被諸葛亮逼的有多慘。

綜上,蜀國北伐是一場目的性、策略性極強的軍事行動。

雖然北伐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是北伐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魏國的國力,制造了魏國內亂的可能性,延緩了魏國的發展。

蜀國若追求修生養息、閉門發展的戰略政策,隻能說被魏國越拉越遠,最終等待諸葛亮和蜀國結局的隻有死路一條,因為蜀國建國比較晚、先天條件比較差,放手一搏或許有一線生機,既然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為何不奮力一搏呢?

當然,其實這裡還有一點,就是如果不用北伐來造勢,蜀國內部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很簡單,戰爭時期,大家有共同目標和敵人,一致對外。

和平時期,那就得開始玩兒政治了。

這個是很明顯的,比如諸葛亮死後,雖然蜀國在休養生息,但前景堪憂,權力的鬥爭開始不斷上演,費禕被刺,連薑維也被嚇得不敢回朝,朝堂之混亂可見一斑。

這樣的蜀國,拿什麼去和人家比?

自保都成問題,更不要說一統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