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蓮都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隻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
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千裡之外的異地,一頭鎖定永遠牽絆著的故鄉。
在蓮都十大碗中,每一碗都是家鄉的味道。
這些深植的味道,即使走得再遠,也會提醒你家的方向,讓我們一起走進蓮都味道之十熱菜。
稀鹵螟脯
明嘉慶年間,倭寇侵華,戚繼光入浙江義烏、處州抗擊倭寇,但軍士們因遠離故土思鄉心切、水土不服積累成疾。
將軍命士卒用地瓜粉、山貨和開洋螟蜅做一道海鮮菜羹犒勞處州軍士。
處州軍士在喝完海鮮菜羹後,恢復氣力奮勇抗倭。
隻因為海鮮菜羹,稀如粥,又有螟蜅做提鮮,故稱『稀鹵螟蜅』,後因推廣選用魷魚做料,也就成了我們現在處州名菜『稀鹵魷魚』。
山珍豆腐丸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溫州狀元王十朋一日在麗陽門見一老嫗賣豆腐丸,便立足吃了一碗,雖豆香但鮮味欠足。
他見老婆婆年邁心生惻隱,說:何不加入香菇、蝦皮做成山海之味?
後山海豆腐丸如然流傳開來,老婆婆在麗陽門頭也有了門臉,專賣山海豆腐丸過上好日子。
古堰小鮮
清未明初,大港頭鎮對面的堰頭村有個單身漁民叫老五,每天在雙蔭溪打了魚到鎮上賣,但都要為賣不掉的小魚發愁。
一天來了一位溫州口音的婦女買走了他全部小魚,還問有沒有小蝦,都可賣給她。
之後老五天天把小魚小蝦賣給這位婦女。
老五了解了女子的身世,她是溫州人,前年發大水,船翻夫亡。
她在鎮上開了家小酒館,用溫州人的燒法小魚配小蝦,味道異常鮮美,深受過往客商喜歡。
一來二去,兩人成了家,在鎮上開了家『古堰鮮味館』,生活美滿幸福,人丁興旺。
山泉黃牛腱
康熙年間,『三藩之亂』尚可喜的叛軍攻入浙西南,禍及麗水,知府劉珽璣心生鬱悶。
一日下屬來報:清晨在麗陽澗有金牛飲水,紅光沖天,為大吉兆。
劉知府初將信將疑,後幾日連續接報,始信。
此時又傳來官軍告捷消息,劉知府仰天大笑:天助大清!麗陽澗,金牛澗啊!不久三藩之亂平定,迎來歷史上的康乾盛世。
後有麗水王氏在太平坊開了一家『麗陽金牛館』專賣黃牛腱,美味傳世。
年味豬頭
仁宗初年,一戶神秘的人家臘月總要買豬頭醃制曬幹,過年蒸煮香飄四鄰。
方知此戶人家鄭姓,為鄭成功後人。
三寶太監怎會有後人?
原來太監可收養子,這戶人家的太公當年是鄭和下西洋時被鄭和收為養子隨姓。
下西洋千山萬水,船上吃的肉是醃制的,所以有了一手醃肉的手藝。
後來安家落戶,就把醃肉的手藝傳了下來,更因為當年碧湖一帶豬頭肉比較便宜,誰料歪打正著,麗水多了一道美味。
老薑走地雞
上世紀初,反清同盟會興起,辛亥革命風起雲湧。
一日,麗水大尤街一應姓大戶人家來了一位神秘客人,面色蒼白,氣短而促。
原來是同盟會聯絡員,找應老板籌集革命款項。
應老板見其面色有異請了生生堂的中醫唐醫師為其把脈。
唐醫師世代中醫,醫術高深。
認為寒涼入肺致癆,那個時候癆病是要命的!遂開出藥方以土雞、豬腳入藥,老薑大量,配上十多味藥膳煎煮。
經一段時間調理聯絡員身體日見好轉,後辭去。
此方後流傳坊間,成了麗水美味。
筍衣鋪蛋
元朝未年,群雄爭霸。
朱元璋為其中之一。
而在金華被陳友諒的隊伍打的落花流水,自己差點丟了性命逃到麗水投奔劉伯溫。
面對落魄的朱元璋,吃飯時燒了一碗筍衣上面放了一隻荷包蛋。
朱元璋真是一代梟雄,他將蛋用筷子搗碎和筍衣拌在一起說:伯溫之意我豈不懂,放心,得了天下我不會獨享,我們有福同享!後劉伯溫助朱元璋打下江山,朱元璋並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用現在的話說,土豪不可信啊!
肚包蓮
晚唐時,蓮都聯城花街村一女孩因天生麗質,被迎進宮做了娘娘,坊間稱『花街娘娘』。
進宮後,因思念故鄉,鬱鬱寡歡日久生疾,不思茶飯。
皇上請了主張藥食同源的禦醫宋郎中為她把脈,他望聞問切一番後說:『須用豬肚包蓮子,綠豆、花生煲熟透,然後和湯吃了其中的蓮子,這蓮子必須用處州白蓮』這花街娘娘一碗蓮子湯下肚,笑逐顏開。
皇帝心裡高興,說: 處州白蓮真奇妙啊!”何寶芝接著說:『十裡花街九裡湖,蓮城處處皆神奇,陛下要去走走啊!”之後空上攜了花街娘娘遊了蓮都,還下旨凡花街村女子出嫁皆可坐半副轎子(四人抬轎),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炒雙冬
清道光初年,慶元菇農阿義一路找尋種香菇的搬木來到蓮都峰源,見一處山上椴木茂盛,水土朝向背是種香菇的好地方。
便帶了幾斤鮮花菇來到陳財主家說明來意,無奈陳財主死活不肯讓阿義在自己家山上種菇。
阿義見傭人搶了幾棵冬筍往夥房而去,便靈機一動說:『我炒個’雙冬’給老爺嘗嘗。
“陳財主一嘗,眼珠子都瞪大了連連稱贊。
而後,阿義不僅在峰源種起了花菇,還入贊陳財主家。
“炒雙冬』這道菜也是名聲在外,成了蓮都百姓招待貴客的名菜!
肉汁蘿卜
蓮都民間種植蘿卜歷史悠久,因其味甘、鮮脆深受百姓喜歡,冬季節慶,或有賓客到來以一道豬肉燉蘿卜招待,特顯主人的盛情。
古時平常百姓生活多不富裕,家中常無肉則燒肉汁蘿卜,色澤紅亮,味道純正,也受賓客喜歡。
接下來兩期
小編還將帶著大家一起品鑒
『蓮都十冷盤』、『蓮都十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