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不到50歲逝去,如果上天再給他30年,大秦帝國變成什麼樣?《網路歷史》

明朝知名學者李贄這麼評價秦始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

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

是聖是魔,未可輕議。

祖龍是千古英雄,掙得一個天下』

看起來挺肉麻,像秦粉的無腦吹。

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這並不誇張,如果秦始皇能再活30年,秦朝將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文治武功都將達到一個頂點。

這麼講是有依據的。

比之後來的很多封建朝代,秦朝實在太先進了。

首先是基本的政治架構,采用郡縣制而不是分封制,歷史已經證明,郡縣制比分封制更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秦朝之前,商、周都是分封制,將土地分給王室子弟、本朝功臣或遠古帝王的後裔去管理,封邦建國,即『命於下國,封建厥福』,是封建這個詞語的來源。

諸侯們在自己的領地內,有著絕對的權力,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最終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等級制度。

很顯然,這種制度很不利於中央的集權統治。

諸侯就是國中之國,立國時間越長,越不把天子放在眼裡。

為什麼會有春秋戰國時期的混亂?正是因為周朝分封了太多的諸侯,給出太大的權利,中、後期的周天子完全控制不住。

並非周天子無能,而是制度上的問題。

秦始皇認識到其中的弊端,摒棄分封制,采納了丞相李斯所建議的郡縣制。

全國共設三十六郡,每郡設有郡守《相當於省長》、郡尉《相當於防區司令》和郡監《相當於監察專員》各一位。

郡下轄縣,長官是縣令。

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如此一來,秦始皇就實現了對基層的垂直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建立了真正的大一統王朝。

『大一統』說來簡單,但意義重大。

隻有在大一統的體制之下,很多事情才能做到,比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等。

漢、唐、宋、元、明、清等後世王朝,幾乎都以秦朝為范本,增減修補,形成自己的治國特色。

其次,整修全國各地的交通,加強了各地相互之間及與都城的聯系。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要致富、先修路』,秦始皇肯定沒聽過這話,但意思是領會了。

從公元前222年開始,大幅修築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類似現代的高速公路。

較為著名的有上郡道、臨晉道、東方道、武關道、秦棧道、西方道及秦直道等等。

還開鑿河渠以溝通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這條河渠被稱為『靈渠』,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運河之一,自貫通後,二千多年來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可惜的是,靈渠建成於公元前214年,而前210年秦始皇駕崩了,之後就是各地大起義,秦朝陷入混亂。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秦始皇晚死30年,這些暢通無阻的馳道、河渠將帶起秦朝經濟的騰飛。

而軍事方面,秦朝更是強盛。

完成統一中原的大業之後,秦始皇將目光對準了域外。

先是派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打得匈奴不斷北遷,收復河南之地,並修築萬裡長城,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成為後世抵禦遊牧民族南侵的屏障。

然後於公元前218年,派出大將屠睢率領50萬大軍,南征百越。

帶去的北方中原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使嶺南地區迅速從刀耕火種時代平穩進入農耕文明時代。

順便說一句,秦始皇死後,各地紛紛起義,百越這50萬大軍拒不奉詔回援,長城部隊也隻回了一部分,而這也是秦朝滅亡這麼快的原因之一。

倘若秦二世胡亥能掌控這些軍隊,未必會落到那種結局。

同時,秦始皇還派大軍開拓西南,開鑿了一條從今四川宜賓通往雲南滇池一帶的棧道,稱為『五尺道』。

這條窄窄的通道,使秦朝勢力延伸到了西南,將雲、貴、川偏遠之地都納入了郡縣制的系統。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秦始皇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如果上天能再給他一點時間,定然可以消化內部的種種矛盾,疆域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擴張,使秦朝成為一個蒸蒸日上的、輝煌的朝代。

而秦始皇,也是震古爍今的一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