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最後位皇帝孫皓投降後境遇如何?結局讓人黯然淚下。《網路歷史》

孫皓,字元宗,是孫權的孫子,隻在位了16年。

公元280年,西晉攻破了東吳的都城建康,孫皓遂投降了西晉,被封為歸命侯。

在孫皓投降西晉後,他的後半生是怎麼度過的呢?

下面分孫皓在投降前和投降後來分析,依據演義和《三國志》,有下面的分析。

一 投降前:

孫皓的童年是很悲慘的,其父親孫和在二宮之爭的時候被罷黜了太子之位,被貶為南陽王,但是在到長沙的途中,宗室孫峻突然反叛,將孫和押往新都,然後賜死了,他的妃子也選擇了自盡。

就這樣孫皓在年幼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雙親,而他是和他的三個異母兄弟一起長大的,隨後孫休繼位,封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孫皓為烏程侯,原本就沒有孫皓什麼事的。

亡國之君:孫皓

西湖民景養相皓當大貴,皓陰喜而不敢泄。

休薨,是時蜀初亡,而交阯攜叛,國內震懼,貪得長君。

誰知道孫休是個短命皇帝,隻在位了6年就暴斃了,但孫休是有兒子的,再怎麼輪也輪不到孫皓呀,但是那時候蜀國剛剛被滅了,東吳國內也發生了叛亂。

『我寡婦人,安知社稷之慮,茍吳國無損,宗廟有賴可矣』於是遂迎立皓,時年二十三。

孫休的兒子還很年幼,大家都推薦一個年長的當皇帝,說孫皓英明明斷,有當年長沙桓王的風采,所以就說服朱太後讓孫皓來做皇帝,那時他才23歲。

其實孫皓的歷史軌跡和孫權的軌跡是極其相似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孫權前期是個英明的賢主,而後期就被黑化了。

孫皓當時也是如此,前期的孫皓體恤民情,又開倉放娘,深受廣大民眾的推崇。

但是就在人人都稱贊孫皓為明君的時候,他自己也得意忘形了,開始了他的暴君之路,當初推薦孫皓的張佈等人後悔不已,有人向孫皓告密,直接被孫皓處死了。

孫皓當政

他聽信讒言,民間謠言說吳國將滅國,而滅掉吳國的人就在南邊,而且是姓公孫的。

漢晉春秋曰:先是,吳有說讖著曰:『吳之敗,兵起南裔,亡吳者公孫也』皓聞之,文武職位至於卒伍有姓公孫者,皆徙於廣州,不令停江邊。

孫皓聽聞後,大驚失色,遂把朝堂內還有普通兵士中凡是姓公孫的,都不分青紅皂白的判罪了,殺的殺,流放的流放,皆是因為一句傳言而已。

可見這時候的孫皓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二 投降後:

大家都知道,在高平陵之變後,雖然那時候皇帝還是曹氏,但是實際掌權的已經是司馬氏了,吳蜀都是投降的,但是投降的結果卻大不相同,劉禪其實是個大智若愚的人,大家隻知道『此間樂不思蜀』,但都沒想到更深層次的含義,如果劉禪選擇抵抗,司馬炎會放過他嗎?

司馬炎:這個位子我在這邊給你準備了很久了

劉禪在投降後,很平穩的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死的時候64,已經算是很長壽的了。

他的爵位也繼續傳給了他的兒子,隻不過在西晉永嘉之亂的時候,他的子孫後代幾乎被殺完了。

而孫皓呢?

他是很不服氣的,被封為歸命侯。

從官爵上來看,他比劉禪差太多了。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去描述他的:

皓曰:『人臣弒君及佞臣不忠者,則加此刑耳』充冷漠甚愧。

帝封皓為歸命侯,後代子孫封中郎,隨降宰輔皆封列侯。

說的就是吳國孫皓,司馬炎聽說孫皓來後,對他說了一句話『我在這邊給你設這個座位已經很久了』,如果孫皓也學劉禪那樣來一句『此間樂不思吳』,可能他也會終得善終的,可是他卻回了一句『我在南邊也給您設了座位的』,如此針鋒相對的回答,你說司馬炎能高興嗎?

孫皓投降

所以在和劉禪的待遇上也是差了很多,孫皓一直被留在洛陽,隻待了4年就病逝了,他去世的時候才42歲,正是中年的時候,和劉禪的64歲差的太多了,至於怎麼這麼快就死了,這秘密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的亡國之君,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算好的,更多的是身死族滅。

《三國志·三嗣主傳》中記載: 故皓不脩其政,而恆有窺上國之志。

是歲也實在庚子。

吳錄曰:皓以四年十二月死,時年四十二,葬河南縣界。

總結

孫皓對晉的征伐還是時有勝利的,他的一生本可以像孫權一樣開括一番事業的,可惜的是驕傲自滿,誤信流言,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再加上自己的倨傲不懼,投降後也沒獲得什麼利益,所以最後四十二歲就鬱鬱而終了。

歡迎關注我,講述三國故事,帶你解析那一段驚天動地的三國爭霸。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三嗣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