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羅貫中為何貶低王司徒?和諸葛亮陣前對罵有歷史原型事件?《網路歷史》

名著《三國演義》第93回『薑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朝』中,虛構了一出精彩的故事情節,即諸葛亮在兩軍陣前活活罵死曹魏重臣、司徒王朗。

這是小說中被神話的諸葛亮被其喜愛者津津樂道的名場面,絕不亞於『草船借箭』『空城計』等。

時至網絡時代,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被演員們精彩演繹的這段名場面,也被網友的玩得不亦樂乎,是網絡時代最著名的鬼畜視頻之一。

其中的主角之一的王司徒自然也就出名了。

王司徒,即王朗,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名臣,史書中記載的王朗其實算是個正面人物,《三國志·王朗傳》中最後對他的評價是:

王朗文博富贍,誠皆一時之俊偉也。

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

魏文帝曹丕還盛贊王朗和鐘繇、華歆一樣,都是偉人:

此三公者,乃一代之偉人也,後世殆難繼矣!

這樣的一個人,在小說中卻被諸葛亮活活罵死,以如此醜陋的姿態死去,絕對是羅貫中對其人的黑化和貶低。

作者羅貫中顯然是不待見王司徒的,或者說,小說中遵從的主旨不能待見王司徒。

原因也能大致猜測出來。

《三國演義》是尊劉貶曹,以漢室為正統,幫助曹操、曹丕欺壓漢獻帝並篡位的前漢朝重臣,自然不會是正面人物。

因此,作者會有意識的黑化一些相關的歷史人物。

王朗在歷史上,大半輩子做漢朝的官,享受漢朝俸祿的老臣,但在曹丕篡漢時,是有一些不光彩行為的。

根據《三國志·文帝紀》中,裴松之註引的部分《獻帝傳》中的記載,王朗在曹丕篡漢的過程中,和部分漢朝老臣,有過上書,配合曹丕走流程,苦勸漢獻帝禪讓:

相國華歆、太尉賈詡、禦史大夫王朗及九卿上言曰:『……天命不可久稽,民望不不可久違,臣等慺慺,不勝大原。

伏請陛下割捴謙之志,脩受禪之禮,副人神之意,慰外內之原』

這其中點名的華歆、賈詡、王朗都不是代表魏王曹丕的臣子,全是代表的漢朝舊臣,他們代表朝廷背刺漢獻帝。

華歆在小說中和王朗一樣,也被黑化的厲害,黑他的原因自然和王朗一樣,在曹丕篡漢時,沒能表現出相應的氣節。

賈詡是個例外,他不用故意去黑,他本來就是董卓、李傕、郭汜等漢朝罪臣的餘孽。

在曹丕篡漢時,上書幫助走禪位流程的臣子自然不會隻有這麼區區幾位,百官差不多都上書了。

隻不過,以王朗當時的官職地位,以及他自帶的名望,和華歆一樣,讓他成為了後來繼續尊漢的那一部分人口中的靶子。

王朗在曹丕篡位成功後,獲得重賞,被曹丕封為司空、樂平鄉侯,魏明帝曹叡執政時,王朗再升任司徒、蘭陵侯。

也因此,在小說中,羅貫中才寫諸葛亮罵王朗是:『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

這就是王朗被羅貫中拉出來,在小說中刻意黑化、貶低的原因。

不過,羅貫中虛構的諸葛亮罵死王朗的故事情節,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陣前對罵是虛構的,但王朗勸降諸葛亮,以及諸葛亮強勢回應,是歷史事實。

公元223年,這一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在白帝城病逝,後主劉禪登基,諸葛亮受遺詔輔政。

此前的三年中,對蜀漢政權來說,是非常悲催的。

先是關羽北伐失利,被東吳偷襲俘殺,荊州三郡丟失,然後張飛被殺,最後,劉備怒而伐吳,大敗於夷陵,並因此病逝。

蜀漢的三大核心在短短三年內全部死去,最重要的是,經過幾次戰爭的失利,不但荊州沒了,蜀漢也元氣大傷。

至劉禪登基時,當時的蜀漢人心不穩,還有內憂外患,局面相當危險。

看到這種情況的曹魏政權,自然有心插上一腳。

魏帝曹丕在此前一年伐吳失敗,還在恢復中,因此沒有出兵攻蜀的打算,但安排了不少人給諸葛亮寫信,勸其投降,其中就有王朗。

《三國志·諸葛亮傳》註引的《諸葛亮集》中記載:

是歲……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仆射諸葛璋各有書與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籓。

諸葛亮當然不會投降,其為了表明心跡,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駁斥諸曹魏重臣寫來的勸降信,這篇文章是《正議》

在文章中,諸葛亮怒罵王朗等寫勸降信的人活了一把年紀,卻輔佐篡漢的賊人,不是正人君子,並堅持認為,自己會率師擊敗曹魏:

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齒,承偽指而進書,有若崇、竦稱莽之功,亦將逼於元禍茍免者耶!……況以數十萬之眾,據正道而臨有罪,可得幹擬者哉!

包括王朗在內的曹魏重臣們勸降諸葛亮,及諸葛亮寫文駁斥的這起事件,或許就是羅貫中虛構諸葛亮在陣前和王朗對罵的歷史原型事件。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