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八座尚書:桓階、陳群、陳泰、陳嬌、徐宣、衛臻、盧毓。《網路歷史》

近來讀《三國志·卷二十二》是桓階、陳群等人的合傳,陳壽最後評價道:『魏世事統臺閣,重內輕外,故八座尚書,即古六卿之任也』當時有些不解,明明本傳中隻有七個人,為何稱為『八座尚書』,也不明白八座尚書的由來,於是查詢了一下史料才搞清楚。

所謂八座尚書的說法,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稱六曹尚書及尚書令、尚書仆射為八座,三國時期曹魏僅有五曹尚書,合尚書令與尚書左、右仆射及五曹尚書為八座,故稱為八座尚書,和周朝六卿一樣執掌朝政,位高權重。

尚書臺及各曹,就是後世三省六部制的前身。

尚書令——桓階

桓階《?

—221年》,字伯緒《《孫夫人碑》作伯序》,長沙臨湘《今湖南長沙》人。

桓階先為郡功曹,太守孫堅舉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書郎。

孫堅戰死,桓階冒險求見劉表,索回孫堅屍體。

曹操平定荊州,感念桓階曾遊說長沙太守張羨投曹,任命他當丞相主薄、趙郡太守。

曹操封公建國,桓階任虎賁中郎將、侍中。

曹丕繼位,桓階任尚書令、侍中,封高鄉亭侯,被曹丕視為寄命之臣。

黃初二年《221年》,桓階得病,進爵安樂鄉侯,改任太常,同年去世,謚號貞侯。

尚書令——陳群

陳群《?

-237年2月7日》,字長文。

潁川郡許昌縣《今河南許昌東》人。

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

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

陳群出身名門望族潁川陳氏,早年被劉備辟為豫州別駕。

曹操入主徐州時,被辟為司空西曹掾屬,後轉任參丞相軍事。

曹操封魏公時,任魏國的禦史中丞,封昌武亭侯。

曹魏建立後,歷任尚書令、鎮軍大將軍、中護軍、錄尚書事。

曹丕駕崩後,陳群受詔輔政。

曹叡即位,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潁陰侯。

青龍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謚號『靖』。

尚書左仆射——陳泰

陳泰《200年~260年》,字玄伯,潁川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司空陳群之子。

陳泰早年起家員外散騎侍郎,其父陳群死後襲封潁陰侯,歷任遊擊將軍、並州、雍州刺史、尚書等職,高平陵政變發生時,陳泰力勸大將軍曹爽投降,因此得到掌權的司馬氏信任。

此後為了回避朝廷的爭鬥,陳泰主動請求外調雍州任職,任內成功防禦蜀將薑維的多次進攻。

甘露元年《256年》,陳泰被調回朝中任尚書右仆射,曾隨司馬昭兩度抵抗東吳的進攻,後改任左仆射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弒殺,陳泰聞訊後悲痛過度,嘔血而死,享年六十一歲。

追贈司空,賜謚為穆。

尚書令——陳嬌

陳矯《?

-237年7月11日》,字季弼,廣陵郡東陽縣《治今安徽省天長市西北,今地屬江蘇省如皋市》人。

陳矯本姓劉,因過繼與母族而改姓陳。

早年避亂江東,後廣陵太守陳登請為功曹。

曹操辟為丞相掾屬,遷任相縣令,轉任征南長史。

又為彭城、樂陵太守,遷任魏郡西部都尉。

曹操西征馬超,拜丞相長史,轉西曹屬、尚書。

曹丕稱帝,領吏部事,封高陵亭侯,遷尚書令

明帝繼位後,進爵東鄉侯,後轉侍中,加光祿大夫,又拜司徒。

景初元年《237年》,陳矯去世,謚貞侯。

尚書左仆射——徐宣

徐宣《?

—236年》,字寶堅,廣陵海西《今江蘇灌南縣東南》人。

初避難江東,後還廣陵故裡。

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為齊郡太守,入為門下督。

曹操西征馬超,即以宣留統諸軍。

曹操去世後,強諫曹丕切不可以故鄉譙人替換城守,以免渙散軍心。

曹丕繼位後,被曹丕委以禦史中丞,賜爵關內侯,遷司隸校尉,轉散騎常侍,又遷尚書

曹叡即位後封為津陽亭侯,任左仆射,加侍中光祿大夫。

曹叡前往許昌,留徐宣在洛陽總領諸事。

曹魏三祖都極信任他,以為讬孤寄命的柱石之臣。

死後謚曰貞侯。

尚書右仆射——衛臻

衛臻《生卒年不詳》,字公振,陳留郡襄邑縣《今河南省睢縣》人。

三國時期魏國大臣,曹操部將衛茲《早年資助曹操起兵》的兒子。

衛臻早年為陳留郡計吏,得到曹操提拔,遷黃門侍郎、相府戶曹掾、散騎常侍,加封關內侯。

曹丕稱帝後,晉封安國亭侯,歷任侍中、吏部尚書。

魏明帝時,遷右仆射,晉封康鄉侯。

抗擊諸葛亮期間,出任征南將軍,累遷光祿大夫、司空、司徒、正始年間,晉封長垣縣侯。

正始年間,進爵長垣侯,加位特進、儀同三司,病逝於家中,獲贈太尉,謚號為敬。

尚書仆射——盧毓

盧毓《183年-257年》,字子家,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東漢大儒盧植幼子。

先後侍奉了從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歷任尚書仆射、廷尉等官職,負責人才的評價和舉薦,曾向曹叡建議制定考課法。

甘露元年,任司空,進爵容城侯。

次年逝世,謚號為成。

曹魏一朝,重內輕外,所以位居中樞的尚書臺成為權力的核心部門。

因此陳壽把桓階、陳群、陳泰、陳矯、徐宣、衛臻、盧毓這七位,曾擔任尚書令、尚書仆射的大臣們合為一傳,稱贊他們的才能、記述他們的生平事跡。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註、呂思勉《三國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