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一個悲情人物。
他這一生雖說立下無數戰功,得過無盡榮耀,但總的來說他的一生是悲劇的。
他為劉邦和大漢所做的所有功勞,都成了劉邦要殺死他的原因。
韓信或許是中國歷史上立下功勞最大,獲得的戰功最高,但死得最冤枉最窩囊的一位武將了。
韓信究竟立下過哪些戰功呢?這裡小的戰功不說,就說他打下最大的三場硬仗。
第一:平定三秦。
當初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統帥全軍。
韓信趁著項羽進攻齊地,無暇顧及劉邦軍馬,遂迅速出兵占領關中,平定了三秦,立下了擊敗楚軍的首次戰功。
第二:背水一戰。
韓信帶兵進攻趙地,當時敵強我弱,韓信一方處在弱勢。
隨後韓信命將士背水列陣,置死地而後生,成功扭轉形勢,擊敗了趙王。
第三:垓下之戰。
這也是滅楚之戰,劉項鴻溝劃界後,劉邦單方面撕毀協議,與韓信一起追擊項羽。
韓信親率三十萬大軍圍困楚軍於垓下,並大敗之。
隨後項羽逃至烏江,韓信緊追其後,項羽見無力回天,自刎身亡。
韓信通過這一戰,幫助劉邦徹底掃平了統一天下的絆腳石。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韓信打敗項羽,那麼劉邦這個大漢開國皇帝的位置,他是坐不安穩的,他這劉姓皇室也不可能平安更迭12代。
雖然韓信的功勞是如此之大,但是,他死得又是那麼冤枉,那麼窩囊。
後世人們讀到韓信之死的時候,沒有一個不嘆息遺憾的。
說韓信死得冤枉,是因為他由始至終從沒有動過一絲一毫要反對劉邦的念頭,他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既有實力又忠心耿耿的臣子,可卻平白無故地被劉邦夫婦給弄死了。
比如說,楚漢爭霸期間,劉邦和項羽打得勝負難分,這時候其實還有一股勢力在旁邊看著他們相鬥。
這股勢力就是韓信,項羽和劉邦都看出了韓信的重要性,認為誰能把他爭取過來,誰就能坐擁天下。
所以項羽就派人去說服韓信加盟,沒想到韓信說:『漢王對我很好,他吃什麼我就吃什麼,他穿什麼我就穿什麼,讓我做大將軍,讓我領兵數萬,我不能背叛漢王』
項羽遊說失敗後,韓信身邊的謀臣蒯《kuǎi》通就對韓信說:『將軍功高蓋主,很危險,不如單幹』但是韓信也拒絕了,因為他既不忍心背叛劉邦,又相信劉邦不會害他。
所以他也沒有自立,仍舊追隨劉邦。
像韓信這般忠義的武將,古往今來能有多少?有超強的軍事才能,又有震主之功,但卻毫無非分之想,這樣一個人被皇帝皇後殺死,真的是太冤枉啦。
另外,說韓信死得窩囊,也是有原因的。
他是怎麼死的?《史記》中記載,韓信被呂雉和蕭何騙到長樂宮後,當即由幾個武士把他綁了起來,砍了腦袋。
一位帶兵百萬,殺敵無數的大將,就這樣被幾個無名小卒給殺了。
這還不叫窩囊嗎?就連韓信本人在臨死前,也如此說道:『我後悔沒有聽從蒯通的計策,以至於今天被婦人所騙啊!』
韓信,真是可悲可嘆啊!
那麼,劉邦為什麼非要除掉韓信不可呢?
第一個原因是劉邦害怕韓信,他不信任韓信。
當初天下未定的時候,軍事實力最強的人是誰?項羽!那是誰把項羽給滅掉的呢?韓信啊,韓信在滅項羽的時候作用最大。
項羽一死,普天之下,軍事實力最強的人輪到誰了?那當然是韓信了。
如果韓信謀反了,試問普天之下還有誰能抵擋得住他的刀鋒?靠彭越、樊噲、周勃這些人嗎?當然是靠不住的。
所以劉邦害怕啊,他怕韓信什麼時候會造反,那他這皇帝位置估計也就坐不太平了。
。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像劉邦這麼雞賊的人,這個道理他不可能不懂。
而且劉邦不信任韓信。
劉邦對韓信到底有多猜忌呢?從韓信消滅項羽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
韓信在滅了項羽之後,劉邦馬上把他從齊地改封到楚地,讓他做楚王。
雖說也是個王,但韓信在楚地是沒有根基的,一個沒有根基的將軍,劉邦當然會放心一點。
但劉邦還沒有完全放心,他再次把韓信從王貶為侯,並且把他關在都城,以便監控。
一個被監控起來的將軍,就跟籠中小鳥沒什麼差別了,韓信就相當於劉邦眼皮子底下的小鳥。
從這裡就能看出劉邦對韓信的猜忌和害怕,他猜忌韓信是否忠誠於自己和劉姓皇室,他害怕韓信會在根基穩固之後,起兵造反。
當一個武將讓皇帝感到害怕和猜忌的時候,那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第二個原因是韓信實在是太厲害了。
不光是他軍事能力強,而且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和人心都很高。
韓信的軍事才能自然不必說,那他在軍隊中威望從什麼地方能看出來呢?
舉個例子說,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有一次去拜訪樊噲,沒想到這個樊噲知道了韓信大駕光臨,竟然親自跪在門口,迎接韓信,並說:『大王竟然肯光臨臣下的家門,真是我家門的榮耀啊!』
要知道樊噲也不是一般人,首先他是劉邦的好朋友,好臣子,其次他也是一員猛將,也是個帶兵數萬,浴血沙場的悍將啊。
像他這樣的人,竟然會因為韓信做自家做客,而這麼恭敬地對待韓信,足以看出韓信在軍隊中的威望。
通過這個例子,完全可以看出韓信在軍隊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堪稱是將軍中的將軍。
一個在軍隊中這麼有威望的將軍,如果他振臂一呼,說要幹一票大的,那跟隨他的士卒會有多少?簡直不敢想象。
像這樣在軍隊中有著很強根基的將軍,無論放在哪個朝代,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皇帝的猜忌,更何況韓信面對的是劉邦,更何況當時的大漢已經漸漸進入和平期,和平的時候,是不需要這麼能打仗的將軍的。
所以劉邦非得除了韓信不可,讓自己放心,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還有一點,史書上記載韓信是被呂後給設計害死的,不能說是劉邦殺他的。
但我認為,這也許是劉邦留給呂後的任務,權力迭代和誅殺功臣並不沖突,韓信本人的軍事才能和軍隊威望決定了他必然不被劉姓皇室完全信任。
劉邦還活著的時候不殺韓信,其目的也許有兩個:第一是不想讓其他跟著劉邦出生入死的將士們寒心,第二是想把韓信留給後繼者,殺了他可以在軍隊中立威。
問題:如果歷史重來一次,韓信要怎麼做才能自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