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為何會兵敗?隻因他錯信2個人,錯殺2個人。《網路歷史》

一個統治者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什麼時候該謹慎,什麼時候該果決;什麼時候該懷疑,什麼時候該相信。

而朱元璋到對手陳友諒之所以敗得那麼慘,就是因為他在殺該相信的人多時候太果決,又在信該懷疑到人的時候太謹慎。

陳友諒為何會兵敗?

隻因他錯信2個人,錯殺2個人

朱元璋本身實力其實是比不過陳友諒的,陳友諒並不是個五大三粗的人,他有文化善謀又懂兵。

陳友諒的軍事水平也非常不錯,之前南征北戰也算是經驗豐富,栽在朱元璋這個老滑頭手裡,其實也諸多促成原因。

作為朱元璋最強大的對手,陳友諒這個亂世梟雄,一生波瀾壯闊,很是令人唏噓。

像陳友諒這樣的人物,敗得其實真的不應該,而就是因為不應該,他失敗背後的原因,才更值得我們去探索。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陳友諒失敗原因之錯殺二人、錯信二人吧!

毛澤東非常推崇朱元璋,朱元璋也是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成功了的人,他既然是農民起義,他的立足點就是農民,所以朱元璋其實是得了民心得了天下的。

而反過來說,陳友諒也是因為失了民心才失了天下的。

陳友諒錯殺的那兩個人,他殺了就讓天下寒了心,讓他不再能夠取信於天下。

陳友諒殺趙普勝之舉,算得上是愚蠢,他殺了趙普勝,不但是殺了一員猛將、一員虎將,更是殺了支持趙普勝的那些士兵的心。

要知道,趙普勝這個人雖然大大咧咧,但是其實性子很好,他打仗的時候不因為自己位高一等就置身事外,而是身先士卒,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眼中,士兵的命和他的命同等重要,他不會隻讓士兵為他沖鋒陷陣。

所以,士兵們敬重趙普勝,趙普勝死,士兵們自然就和殺趙普勝的陳友諒離了心。

再者,趙普勝待陳友諒很好,待陳友諒如同兄弟一般,自己是個大老粗,所以敬重陳友諒這樣的文化人,他還親切地把陳友諒喚作『陳秀才』。

可是,陳友諒是怎麼做的呢?

真的是無毒不丈夫,陳友諒就為了當首領,統領起義軍完成他的宏圖霸業,陳友諒殺了趙普勝,殺人明目是趙普勝謀反了。

趙普勝死了過後,丁普郎和傅友德為了自保,自然要找個靠山,於是找到了陳友諒的對頭朱元璋,就這樣,陳友諒還真的是『一舉三得』,失了三員大將。

說完了趙普勝,接下來說陳友諒不應該殺的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一開始是陳友諒的上司,『天完』政權就是他建立的,他的名字叫做徐壽輝。

徐壽輝這個人大家對他的了解肯定不多吧,他的能力實在是不怎麼樣。

不過,是不是人才其實都不是陳友諒下定決心殺他的原因。

他是個好人,對陳友諒很好,不管怎麼說,陳友諒都不應該卸磨殺驢,這樣非常不道德,以後還有誰敢讓陳友諒做大做強,那不就得擔心自己的腦袋會不會搬家了?

陳友諒是個非常有野心的人,所以他看著那個人高高在上卻能力平庸,心裡哪裡甘願做個小嘍嘍。

自從陳友諒自立為帝,定國號為漢過後,陳友諒已經沒有了人心。

一個連恩人都殺的人,沒有兄弟情義的人,還有誰願意為他效命。

那個時候,那些人和他陳友諒一起起義,倒不完全是為了一朝一日能夠成為人上人,他們的熱血是為了兄弟而沸騰,傾家蕩產無所謂,甚至連生死也可以置之度外。

而陳友諒之敗,一是最忠心兄弟不信任,把他們殺了,二是對應該懷疑的人深信不疑。

至正二十年龍灣之戰,陳友諒意外地敗給了朱元璋。

之所以說是意外,是因為陳友諒的水軍著實比朱元璋強得多。

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陳友諒不應該相信的第一個人就是龍灣之戰的一個角色康茂才。

朱元璋狡猾得很,他知道陳友諒會走水路,就讓康茂才假裝降給朱元璋,答應陳友諒木橋挪開,接應陳友諒。

結果呢?

不但木橋沒有挪開一絲一毫,原本的木橋還被加固,做成了石橋。

於是,當時的陳友諒不得不被趕上陸地。

陸地作戰本來就不是陳友諒的強項。

雖然陳友諒很會打仗,可是他用弱勢去打朱元璋的強勢,又是疲累之師,不大敗而歸才奇怪呢!

按理說,陳友諒應該已經收到了教訓,知道信人需要謹慎了。

到了至正二十三年的時候,陳友諒卷土重來,他直接帶著六十萬大軍去攻打洪都《也就是今天的南昌》。

守洪都的是朱文正、鄧愈、薛顯等人,陳友諒就是趁朱元璋遠在應天,才前來攻打的。

那個時候,朱元璋手下看陳友諒都打一個月了還沒有放棄,怕守不住,就派了張子明去向朱元璋求援。

而就在張子明回程的途中,陳友諒抓住了他。

張子明裝出一副小心翼翼、唯唯諾諾的樣子,陳友諒非常高興,決定利用張子明這顆棋子去勸降。

張子明忍辱負重,滿口答應,就為了引陳友諒上當。

這個張子明雖然是個文弱書生模樣,卻不怕死,被押到城墻下竟然告訴城中的人援軍馬上就到。

朱元璋一方士氣大振,陳友諒再次落敗。

那麼厲害的陳友諒為什麼會落敗?

現在諸位知道原因了吧!看來,我們真的不能夠錯信人或則錯疑人啊!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