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老兒每天吃些啥?
』『饃饃蘸白糖,豬肉燉粉條子可勁兒造!』
這樣的笑話有不同的版本,但民間傳說中總是認為最好吃的東西當屬『禦膳』,看了慈禧太後每日食材清單,清朝太監信修明在回憶錄中也不禁感嘆:『外人聞此,莫不驚駭,不知太後一個人何以食此巨量之物!』
據信修明回憶,慈禧一天的食物供應至少有五百斤,至於她吃到嘴裡的能有幾斤,咱們就得細算一筆賬了。
在一般人想象中,皇宮內的美食應該是山珍海味龍肝鳳髓應有盡有,做出來也是色香味樣樣俱佳,但是清朝的太監們知道:當年,有什麼好吃的時令鮮果鮮魚,都是『富商先食,民間次之,每樣差當十日,而宮廷尚以為珍品』
劉墉拿『修仁薯莨』冒充『荔浦芋頭』忽悠乾隆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修仁薯莨『有小毒』,劉墉要是真把這東西給皇帝吃了,那麼不但他要被滿門抄斬,就連劉統勛都得被挖墳掘墓開棺戮屍。
清朝皇帝的禦膳,唐宋元明清都沒法比,半壺老酒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當皇帝時候的午餐菜單。
朱元璋吃得不差,那一頓有十道菜三四種湯:『胡椒醋鮮蝦、燒鵝、燌羊頭蹄、鵝肉巴子、咸豉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羊肉水晶角兒、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三鮮湯、豆湯、泡茶』
朱棣比他老爹還節儉,現存的永樂元年十月朱棣的午飯菜單是這樣的:『燒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汆湯、香油燒餅、豆沙包』
堂堂的明成祖永樂大帝,連盤炒辣椒、小咸菜、大米飯都沒有,這樣的飯菜端到清朝皇帝、太後面前,禦膳房總管太監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雖然劉墉給乾隆吃修仁薯莨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清朝皇帝很饞而又不敢表現出來,這卻是真的,即使日用豬一口、羊一隻、茄子二十個、黃瓜二十條的慈禧太後,想吃一頓真正可口的飯菜也很難。
她西逃的路上喝小米粥吃咸菜覺得很香,還真不完全是餓得——她在宮中吃的是熱了不知多少次的剩菜,真正的新鮮食材,早就被禦膳房管事太監吃了或賣了。
信修明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皇家制度,自來寬打窄用,絕不能打細算盤。
皇上吃野意老紫米,每日絕吃不了一斤,外處交禦膳房掌局若幹,局外人不能知道,掌局交掌案每日二十五斤……』
二十五斤米,無論是道光咸豐還是同治光緒,這幾個人的身體都不太好,一天都是吃不了一斤米的,所以禦膳房的采購、總管和大廚,每天『結餘』的米面,開一個糧店都有富餘——在紫禁城內吃米的,可不僅僅隻有皇帝,還有那麼多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答應、常在,都是經辦人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糧倉』。
僅以慈禧太後為例,除了咱們前面提到的豬一口、羊一隻、茄子二十個、黃瓜二十條,還有盤肉《信修明註釋其為肘子肉》五十斤、雞鴨各二隻、新細米二升、黃老米五合、江米三升、粳米面三斤、白面十五斤、蕎麥面一斤、麥子粉《與白面不同,類似做全麥面包用的那種》、豌豆三合、芝麻一合五勺、白糖二斤一兩五錢、盆糖八兩、蜂蜜八兩、核桃仁四兩、松仁二錢、枸杞四兩、幹棗十兩《過去一斤十六兩》、香油三斤十兩、雞蛋二十個、面筋一斤八兩、豆腐二斤、粉鍋渣一斤、甜醬二斤十二兩、青醬二兩、醋五兩,青菜十五斤種類不同,但二十個茄子二十條黃瓜必不可少。
這隻是慈禧太後一天的『常例供應』,逢年過節那是要翻幾倍幾十倍的,時令瓜果蔬菜更是隨著季節變化源源不斷送進皇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的待遇,跟慈禧太後根本就沒法兒比。
如果讀者諸君以為這些能養活一群豬撐死三頭牛的食物都被慈禧吃了,或者擺上了餐桌,那可就小瞧太監們的智慧了。
信修明回憶,宮中大小太監揩皇帝、太後、皇後和各宮小主兒的油,那是明目張膽、明碼實價、童叟無欺:內務府博衣《疑似包衣》昂幫《昂邦章京是官職,如內務府昂幫、軍機章京》一下堂官司官先克扣一半,並將其稱為『分潤』。
剩下的一半運進皇宮再分成五十份,掌案留下五份、總管首領和擺膳太監吃掉五份、禦膳房全體成員分掉五份,剩下的三十五分,能有多少吃到太後和皇帝嘴裡,信修明心中有數:『過一處扣一處,始能食到主人之口,然主人豈得不知,歷代相傳的就是‘帝德深如海’而已』
信修明之忠於慈禧和光緒的受寵太監,他說的『帝德深如海』,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天下第一冤大頭』。
大小太監們吃得滿嘴流油,最後還是有剩餘,於是『禦膳』就變成了外賣:『雞頭魚尾、頭腦下碎、刀前刀後肉類,賣與二葷鋪小館及好饞人家,較市價可省一半。
大眾《指有身份地位的妃嬪和管事太監》所食之剩餘,殘湯剩飯,雜會一處,另有一般小販在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專包折羅飯菜,將此殘湯剩飯挑回家去,重新整理煮熟,挑到街頭,十個大錢能叫窮人吃一大飽』
說出來不怕讀者諸君笑話,半壺老酒在燒鍋爐的時候,也吃過折羅。
廠長科長們在食堂請客後,沒怎麼動的整雞整魚燉肉,食堂管理員都會悄悄地拿給要好的兄弟吃——當年的食堂隻有很黑的饅頭、落滿蒼蠅的炒大頭菜和拍黃瓜,沒有人會拒絕大腦袋們剩下的雞鴨魚肉。
實事求是地說,當年的工廠並不富裕,如果沒有上面來的貴客,工廠的大腦袋們跟我們一樣,也是把拍黃瓜裡的蒼蠅挑出去後照吃不誤,所以大家對食堂的意見並不大。
後來工廠條件好了,飯菜裡沒有蒼蠅而有肉了,食堂也分成了大廳和小間,然後再過幾年就虧黃了——從上到下都往出倒騰,我們是浸油廠《大豆用輕汽油浸出豆油,精煉後銷售》,每天生產數十噸豆油,有人成車往出拉,有人用飯盒和塑料袋往出夾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