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玄武門事件,李淵一死李世民就帶兵奪位,李建成還能打敗李世民嗎?《網路歷史》

如果沒有發生玄武門事變的話,那麼李世民在李淵一死就帶兵奪位,恐怕李建成會打得李世民連封地都出不來!

這不是危言聳聽。

歷史從來都不是幹巴巴的去看,我們不妨從多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

首先我們分析人物。

李淵,隴西李氏出身,在當時是北方關隴門閥裡面的一支,而且跟隋煬帝楊廣是表親兄弟。

在這裡著重介紹一下門閥這個概念,以及門閥的恐怖之處。

自西漢武帝劉徹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除百家獨尊儒術以來,諸子百家之說就逐漸的消失在了大眾面前,但人漢武帝是有心思的,尊儒術尊的也就是儒家公羊派提倡思想大一統的學說,這在當時是可以消除分封制帶來的不利影響的,實際上漢武帝隻是披了一層儒家的皮,實施的還是法家的治國理念,俗稱,儒皮法骨,要問漢武帝信不信儒家,他壓根就不信,充其量也就是利用這其中一部分精華,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而已。

而諸子百家消失了嗎?並沒有,當時的貴族們很多都不是傻子,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的時候這些人的祖先可是親眼見到過的,所以他們其實也清楚漢武帝是什麼心思什麼想法,但是這跟他們的利益並不沖突,好的學說你公然去罷除,我們可以偷偷私下裡學啊,這樣競爭得人就更少了,大不了不公佈出來就是了,悶聲發大財的道理誰都明白。

所以,諸子百家雖然退出大眾視野,但是被當時的貴族們流傳了下來,成了家族裡的不傳之秘,用來教導族內子弟。

他們以姓氏,血脈為單位,排除外人,逐漸形成了世家集團。

也就是後來的貴族門閥。

在當時可是流傳了一句話的,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這不是玩笑話,舉個例子。

當時的太原王氏,就是東漢時期一位大儒流傳下來的世家家族,經歷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晉南北朝等幾百年的動蕩依然不倒,可想而之這其中得恐怖之處!

當時三國時期的各路諸侯,如袁紹,曹操,孫權等人都是出身於貴族世家,各個文武全才,智多近乎妖。

其中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是當時世家中的頂級世家。

所以李淵也不例外,他也是出身關隴門閥中的隴西李氏,也是頂級門閥中的成員之一。

在當時南北朝時期的北方,門閥的力量大到什麼程度?足以一個姓氏建立一個王朝!

北魏,拓跋家族,當時的頂級門閥。

北周,宇文家族,八大柱國之一,也是頂級門閥。

隋,楊堅出身於十二大將軍之一,新晉頂級門閥,娶了同是頂級門閥獨孤家族的獨孤伽羅,又收復了弘農楊氏。

李淵,隴西李氏,也是頂級門閥。

這批朝代,其實就是門閥之間的較量與鬥爭,跟百姓沒得半毛線的關系。

可見當時門閥之間學習那些諸子百家最後恐怖到了哪種程度?足可敵國啊。

有點扯遠了,我們說回來。

李淵娶妻為扶風竇氏,生子有四。

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四子李玄霸。

老四就不多說了,年紀輕輕就病死了。

在這裡還說一個女兒,李秀成。

當時李淵在晉陽起兵造反得時候其實實力不強大,他用的什麼理由?因為當時楊廣攻打高麗用門閥的力量,死人太多,導致北方門閥各個恨死了楊廣,想取而代之。

在這個滾滾大勢之中,李淵也起了心思,他在山西直接假傳聖旨,說楊廣要四征高麗,這回要抽調山西的人,搞得大家都慌了,沒辦法,被李淵一道假聖職就裹挾著起兵造反了。

當時李淵手上隻有不到五萬人。

李秀寧呢?跟丈夫柴紹知道了這個消息以後,直接拉起了一支七萬人的隊伍,與父親遙相呼應,在長安城外匯合,攻打下了長安城。

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一個門閥家的女兒都有這樣的魄力與手段?不好意思,當時門閥教女兒也是跟教兒子一樣的,除了一些真正的不傳之秘要傳給接班人外,其餘的就是當兒子在教,她們也是巾幗不讓須眉,各個上馬能打仗,提筆能治國。

到了這裡,作為女兒的李秀寧都這麼優秀,那麼作為嫡長子的李建成又能差到哪裡去呢?他可是李淵當成接班人來培養的,所有資源簡直不要太好。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其實李建成的能力,恐怕還要高於李世民,最次也是旗鼓相當!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後來得玄武門事變的發生呢?

問題還是出在李淵身上。

當時他作為一族領袖,清楚的知道隋朝兩父子是怎麼鬥門閥的,他在其中也下了不少絆子,同時他也知道,作為一個皇帝來說,弄死門閥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別家的勢力會超過皇家,哪怕是聯合起來都不行。

雖然李淵也想弄死門閥勢力,但是他的做法卻跟隋朝兩父子截然相反。

他選擇的是,用自己的兒子來當刀,讓老大老二兩方各自拉攏勢力,以大唐皇帝寶座為基礎,來進行爭鬥,也就是俗稱的站隊。

最後再來一舉消滅這些勢力!

這一個舉措相當危險,因為那些門閥也不是傻子,也有人看得出李淵是什麼想法,但是很多人還是經不起誘惑,選擇了下場角逐。

其中,李建成一派,帶領著關隴門閥。

李世民一派則帶領著山東門閥,其中程咬金,秦瓊等人就出自於山東。

然後李淵還在其中不斷地煽風點火,挑起爭鬥。

因為他自身就選擇的李建成來當接班人,但在這期間還不斷地給秦王李世民希望,造成一種只要你可以,太子給你的假象。

這就是當時為什麼李建成和李世民鬥的你死我活的真相。

按道理來說,李淵作為門閥之主,既然已經選擇了接班人,那麼就應該好好培養接班人,為他以後的路鋪平才對,而不是給他增加遊戲難度,至於剩下的兒子,當個富貴王爺也就算了。

隻有這種解釋最合理,最說得通。

李淵就是拿兩個兒子來當誘餌誘使那些門閥來站隊進行爭鬥,然後等待時機,一舉消滅這些勢力。

在這其中,真正悲哀的其實是李世民,他在李淵眼裡從一開始就是個棋子的角色,而且還是那一枚遲早要被放棄的棋子!

那麼在這裡有人又要問了,為什麼李淵不是選擇李世民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

真正的世家不傳之秘其實就是帝王心術,這一點李淵可是傳給了李建成的,並沒有傳給李世民。

在後續的征戰之中,其實很容易發現,李世民大多都是充當著一個將軍的角色,領兵作戰。

而李建成呢?既領兵作戰,又處理朝政,而且還慢慢的學會了縱觀全局的戰略眼光,這些事情史書上一直都有記載的。

第二點,李世民好武,他其實是個武皇帝。

李建成不一樣,李建成如果即位,他是個文皇帝。

大家看看,自古以來那些開國之君,傳位的時候就沒有一個皇帝會選擇傳給武皇帝的,他們最怕的就是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二世而亡。

因為開國就意味著戰爭進行中或者剛結束,那時候最適合的其實就是文皇帝的休養生息,而不是武皇帝的窮兵黷武,於江山不利。

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他老人家在相繼死了老大老二老三之後,明知道自己的老四朱棣也有能力,偏偏還要隔代傳位給皇太孫,朱允文。

因為朱棣就是個武皇帝,最喜歡的就是打仗,別看他後來奪取了江山,事實上他做了皇帝之後可是經常帶兵北上蒙古去揍人的,家裡基本都是丟給太子朱高熾監國,而朱高熾也是個文皇帝!他自己都知道得選擇一個文皇帝來守江山!所以邏輯上是對的,區別就是朱允文太廢,守不住而已!

所以這一點就能看出,李淵根本就不會選擇李世民,這是註定的。

然後玄武門事變怎麼發生的呢?

其實是李世民打了李家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還有關隴,山東門閥兩方人的隔岸觀火。

武德九年,當時李建成李世民早就已經是勢同水火,而且急得還是李世民。

為什麼?當時作為太子的李建成可以直接把他丟出長安,派往封地的,而一旦去了封地,估計這輩子都跟皇位無緣了。

為什麼這麼說?封建時期兩千年的歷史,從地方造反打到中央並且成功的就隻有朱棣一個人,而且當時作為皇帝的朱允文還是一個徹頭徹尾被儒門忽悠瘸了的一個廢物,在這種極端不平等之下,朱棣都差點失敗,可想而之,離開了權力中心,從地方造反打到中央何其艱難!

而當時的情況不一樣,李建成甚至比李世民還厲害,背後還有皇帝撐腰,所以李世民當時如果再不造反,估計也就隻能涼了!

而當時的門閥根本就沒參與進來這場事變,他們也不是傻子,你李淵老陰逼想用兒子把我們弄瘸?我們偏偏不參與,讓你的兒子們自相殘殺吧!

所以,在沒了門閥的阻攔之下,李世民順利得控制了皇宮,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得李淵不得已傳位給了他。

各位不要以為李淵就沒手段了。

作為一個老陰逼來說,他當時有無數種辦法把李世民再拉下來,隻是李淵考慮的很多,他輸不起,李世民再差也是他嫡親兒子,也是李唐皇室,也能繼承皇位,如果當時再起波瀾的話,說不定有麼有李唐都不一定了,所以李淵在這種情況之下萬般無奈才選擇傳位給李世民的。

寫到這裡,結果就已經出來了,在沒有發動玄武門事變的情況下,李世民一定會被李建成趕出長安前往封地,如果在李淵死的時候他只要敢帶兵造反,那麼李建成一定會把他摁死在封地上,妥妥地去給自己的爹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