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銓是廬陵人,即今天的江西吉安。
廬陵是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厚重之地,兩宋三百餘年,從這裡走出的槃槃大才一個接一個,或名臣,或名相,或名將,或名儒。
其中名望最大者六人,分別是歐陽修、楊邦乂、胡銓、周必大、楊萬裡、文天祥。
他們去世後,因為生前貢獻卓越,都被朝廷追加了榮耀極高的謚號,歐陽修為『文忠』,楊邦乂『忠襄』,胡銓『忠簡』,周必大『文忠』,楊萬裡『文節』,文天祥後被明代追謚『忠烈』,合為廬陵『五忠一節』。
嶽飛之孫嶽珂在《桯史•三忠堂記》中,談到胡銓被追謚為『忠簡』的原因時說:『《胡銓》毅然上書乞斬相參虜使,三綱五常賴以不墜,士大夫復翕然尊之,天子從而褒贈』,說胡銓的成名,是他曾上書要求斬首宰相。
不過,胡銓當時雖然忠勇過人,但他卻因此遭到打擊和迫害,貶謫十餘年,越貶越遠,身心備受摧殘。
紹興八年(1138)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檜為宰相。
秦檜任相後,繼續推行投降、主和政策,安排親信王倫出使金國,與金商談和議之事。
金國派使臣張通古、蕭哲赴臨安,送國書。
雖說是議和,但金國的態度卻特別傲慢,條件極不平等,不但要求宋朝承認金為宗主國地位,宋為金國的藩屬國,而且要求宋高宗以臣子之禮,跪拜接受金國君主的詔書。
對於宋朝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然而,南宋小朝廷的皇帝大臣們,早已被金國的金戈鐵馬嚇破了膽子,雖然深覺屈辱,但又不敢反對。
於是,在主和的宋高宗和秦檜的謀劃下,這一條件竟也『創造性』地實現了,即宋高宗以為剛剛去世的宋徵宗守孝為由,改皇帝跪拜接詔為宰相秦檜跪拜接詔,取得了金國使臣的同意,讓人不得不驚嘆南宋皇帝和大臣的『聰明』。
至於其他賠錢割地、花錢消災的條件,當然更加容易,一概滿足了金國的要求。
如此一來,滿朝沸騰。
時任樞密院編修的胡銓,激憤之下,向宋高宗上了他那篇著名的奏章《戊午上高宗封事》。
他在奏章中質問宋高宗說:『奈何以祖宗之天下為金虜之天下,以祖宗之位為金虜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則祖宗廟社之靈盡污夷狄……』他歷數秦檜的賣國投降的行徑,痛斥道:『臣備員樞屬,義不與檜等共戴天。
區區之心,願斷三人頭,竿之藁街。
然後羈留虜使,責以無禮,徐興問罪之師,則三軍之士不戰而氣自倍。
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爾,寧能處小朝廷求活邪!』要求宋高宗把秦檜、王倫等人斬首示眾,表達了與投降派勢不兩立、誓死捍衛國家尊嚴的信念和決心。
他這篇鬥爭『檄文』一出,士大夫爭相傳閱,一時洛陽紙貴。
然而,宋高宗和秦檜既以屈膝求安為旨,一切反對議和之言都是雜音、謬論,當然剪除而後快,胡銓首當其沖。
於是,秦檜以胡銓鼓動士大夫反對皇帝為由,反過來彈劾胡銓,把他降職為監廣州鹽倉;紹興十二年《1142》,又以胡銓恣意議論,把他除名,安置於新州管束;紹興十八年,再以詩詞中有毀謗譏刺朝政之辭,流放到更遠的吉陽軍,即今天的海南三亞。
胡銓因為反對和議,深受秦檜的報復性打擊。
然而,他的境遇雖然越來越差,但他在士大夫間的聲譽卻與日俱增。
當年,他上書《戊午上高宗封事》,宜興進士吳師古把他的奏章刻書印行。
據說,金國也聽說了這一著名奏章,便以千金購買回國,金國君臣讀完後,紛紛驚嘆道:『南朝有人!』;胡銓貶謫廣州,監登聞院陳剛中以啟為賀,贊揚他說:『屈膝請和,知廟堂禦侮之無策;張膽論事,喜樞庭經遠之有人。
身為南海之行,名若泰山之重!』;他貶謫新州,同郡王延珪『以詩贈行』;影響最大的,恐怕要算著名詞人張元幹為他餞行所作的《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詞曰:『夢繞神州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註。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裡江山知何處?回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張元幹通過此詞,把對胡銓的欽佩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胡銓舍生忘死、與投降派鬥爭到底的精神,也因張無幹的詞而廣為人知,胡銓因此揚名天下。
後來,宋孝宗上臺後,立志收復失地,打算北伐雪恥,重新啟用主戰派人士,胡銓得以復官,並屢屢升遷,歷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等要職,最後以資政殿學士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