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睿其實叫牛睿?牛姓小吏的後代建立東晉?流言背後不隻是桃色。《網路歷史》

司馬氏

西晉立國不久,皇族之間就爆發了大規模內鬥,史稱『八王之亂』。

連年混戰消耗了自東漢末年以來本就受損嚴重的國力,盤踞在北方的遊牧民族趁機南下,逐鹿中原。

司馬睿在世家大族的護佑下,於南方建鄴《今南京》建立東晉。

但是,司馬睿即位飽受詬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說他並非司馬氏後代,而是牛氏之後,這條流言被稱為『牛繼馬後』。

那麼,『牛繼馬後』到底是怎麼出現和傳播的?

我們還得先把時鐘撥回到三國後期。

一、因讖緯之說而被冤殺的大將

兩漢之際,讖緯學說十分盛行,以神學迷信附會儒家經典的『緯書』大行其道,讖語、民謠等都被認為是對國運的預知,王莽就是利用這一點,在民間廣造聲勢,最終完成了『代漢大業』。

王莽

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讖緯依舊被統治者所重視,什麼『代漢者當塗高』,什麼『三馬食槽』,就是著名的讖語,而『牛繼馬後』同樣也是三國時一條頗有意味的讖語。

司馬懿執掌魏國大政時,已萌生了篡逆之心。

但此時忠於魏國之人還有很多,他隻能徐徐圖之。

此時,在民間有一部流傳甚廣的緯書《玄石圖》,其中大部分內容已經不可考證,但有一條內容嚴重觸動了司馬懿的神經,因此被記錄了下來,那就是『牛繼馬後』。

在司馬懿看來,這條讖語預示著未來姓牛的人會奪取他司馬家的江山。

因此,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權傾朝野後,就立刻使用詭計誅殺了魏國名將牛金。

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十分不解,問:『牛金其人可堪大用,為什麼要殺了他?

』司馬懿則以讖緯之說的預言警示司馬師。

牛金,這位跟隨曹仁出生入死,屢立戰功的大將,就因為一句『牛繼馬後』的預言,無辜慘死。

然而,這則預言並沒有因牛金之死而結束。

司馬懿

二、司馬睿還是牛睿?

就像王莽受到讖語啟示,得知一個叫『劉秀』的人將會推翻他的政權時,誅殺了一大批叫『劉秀』的人,依舊毫無作用一般,『牛繼馬後』仍然在牛金死後影響著司馬家的政權。

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完成了家族三代以來的奮鬥目標,統一天下,改元開國。

司馬炎建立的西晉政權,試圖吸取漢末三國的教訓,大肆分封皇族為諸侯王,讓他們拱立中央。

其中,司馬懿的另外一個孫子司馬覲被封為瑯琊王。

司馬炎

司馬覲在安邦治國上有不俗的能力,但卻處理不好家庭內部關系。

據說,他的妻子夏侯氏生性風流,在司馬覲外出時,經常與家中的牛姓小吏牛欽通奸。

不但如此,他們還背著司馬覲,生下了一個男嬰。

司馬覲對此毫不知情,還以為這是他與夏侯氏的孩子,為他取名司馬睿。

西晉滅亡後,司馬睿作為司馬懿的直系後代,被王導等人擁立為帝,在建鄴建立了東晉王朝,延續西晉國祚。

正因為司馬睿有這一層撲朔迷離的身世,他被人笑稱為『牛睿』。

而司馬懿千防萬防的『牛繼馬後』,竟然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發生了。

司馬睿

三、古代對政權正統性的爭論

在中國古代,一個王朝的建立,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宣揚自己的『正統性』。

所謂『正統性』,就是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改朝換代之時,帝王總要昭告天下,不遺餘力地論證自己的政權之所以能夠代替前代政權,是因為上應天神祖先的命令,下順群臣萬民的請求。

而某個王朝如果迅速覆滅,則會被後世史家定性為缺乏正統性。

東晉乃至整個晉朝都是如此。

自漢代以來,對於『正統性』的重要界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空間上的統一,時間上的五德循環,以及君主自身的『德性』。

漢朝取代秦朝,是因為秦朝君主失去了為君之德,而且秦二世而亡,本身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繼承正統。

因此,劉向父子認為,漢朝當立是因為劉家政權跳過了嬴氏的『水德』,直接繼承了周代的『火德』,漢朝也由此被稱為『炎漢』。

而東漢末年,曹操遷都許昌,就被認為是曹魏的『土德』將取代漢朝的『火德』的標志。

五德終始示意圖

當然,由於五德終始學說過於混亂,版本層出不窮,後世多以統一和君主德性來評判一個王朝是否具有正統性。

而德性在兩漢以及魏晉之際,又被各種讖緯學說所左右,王莽就是典例。

『牛繼馬後』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現出後世對晉朝正統性的不屑和蔑視。

『牛繼馬後』在南朝梁史家沈約的《宋書》、北齊史家魏收的《魏書》都有記載。

南朝的四個朝代,宋、齊、梁、陳都是在東晉的國祚基礎上建立的,而且都是以臣反君而建立的王朝,它們想要證明自己政權的正統性,自然要將前朝——東晉的正統性抹除。

因此,他們的禦用文人大肆書寫『牛繼馬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而作為和南朝對立的北朝政權,對敵人正統性的解構,本身就是對自身正統性的最好實證,因此,魏收在《魏書》中收錄『牛繼馬後』也是理所應當的。

唐人修纂的《晉書》記載『牛繼馬後』更是對晉朝國祚的否認。

西晉王朝的建立,可以說是繼曹魏之後,進一步加重了權臣篡位的不良風氣。

而西晉和東晉治國無方,導致外族入侵,本身就是君主失德的最大體現。

因此,後世史家大多對晉朝的正統性進行了批判,『牛繼馬後』作為東晉正統性的最大污點,不可能被放過。

然而,作為東晉著名史家的孫盛,為什麼也在《晉陽秋》中記錄『牛繼馬後』呢?

首先,孫盛家族本是曹魏名門,其高祖等人都曾在曹魏家族擔任高官,他對於司馬氏篡權一事本就不滿。

其次,孫盛避難江南,而晉朝在處理江南問題時有心無力,導致『中國當敗吳當復』、『五馬遊渡江,一馬化為龍』等否定晉朝正統性的讖緯之說盛行,這對崇尚清談的孫盛造成了很大影響,使他進一步對晉朝的正統進行懷疑。

最後,東晉皇室此時早已被桓溫等權臣架空,如此君主,又怎麼能稱為得天命?

更不用說東晉割據江東,偏安自得,眼看著重新統一天下已然不可能。

種種因素,都導致孫盛對東晉的正統性有所疑慮,『牛繼馬後』這樣流傳甚廣的讖緯之說,自然被他收錄。

文史君說

牛金真的是因為司馬懿畏懼『牛繼馬後』的讖語而被冤殺的嗎?

司馬睿真的是夏侯氏與牛欽的後代嗎?

其實這些問題都難以考證。

但是,正是有一些影影綽綽的相關史料,才讓『牛繼馬後』這一讖語大行其道。

『牛繼馬後』看似是對司馬家血統的懷疑,實際上是後世乃至當時的史家對晉朝正統性的不屑與批判。

司馬氏建立的王朝,國祚短暫,內憂外患不斷,屢屢被人冠以『得國不正』的帽子,這恰恰表明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德性』和正統的重視。

參考文獻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版。

呂宗力:《讖緯與兩晉南朝的政治與社會》,《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董慧秀:《司馬氏宗王鬥爭的延續與兩晉政權的交替》,《雲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 年第 4 期。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尋珍》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

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