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康乾』時期的標準,還比不上明朝,為何稱為『康乾盛世』?《網路歷史》

按照『康乾』時期的標準,還比不上明朝,為何稱為『康乾盛世』?

唐宋元明清,明清兩代經常為後人拿來作比較,有人說明朝文化繁榮經濟騰飛,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所以明朝要好一些。

而另一些人對此持反對態度而表示清朝國力相比故明要強的多,中國在清朝時版圖擴張,屬國增加。

除此之外民間也有對清朝『康乾盛世』的贊美。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康乾盛世究竟繁榮在哪裡,把清朝時的盛世來和明代做一個對比。

咱們不說高官顯貴和俸祿大臣,也不說廟堂之上的天子王公,就拿民間來做一番比較吧。

如果在明朝生活而不知道明代的物價如何,別急,我來和你科普一下。

明代的一兩銀子折算成現在的人民幣來比較的話大概是五百六十六塊五毛,老百姓的工資一個月大概也就一兩多銀子最多二兩。

像一般做小生意的如小販,賣油的賣佈的賣鞋的街頭小販一年的純利潤大概是二十兩,也就是說賺個一萬多塊錢。

而中國古代最常見的農戶一年到底能得到多少豐收的回報呢?

北方大多種小麥而南方種水稻,其實得的都差不多。

除去一家幾口日常的吃飯穿衣和花銷外,一年能收獲個6000斤糧食左右,換成銀子的話也和之前說的小販相差無多,一年一萬多塊錢。

在鄉下倒也能過上很不錯的日子。

那倘若是祖墳冒煙考上個秀才或是能當個芝麻縣令收入又是如何?

明代的體制內官員表面工資其實不高:3.8兩左右。

連平日經常載他的車夫一個月都能有3.4兩的銀子,乍一看多不了多少。

可這官人畢竟是公職人員,不但平日國家會分配一些物資待遇,其餘一些收入則更是可觀。

有的人可能會問道這篇文章說的不是『康乾盛世』嗎,為啥要寫那麼多明朝『溫飽』呢?

其實我單純的說清朝可能大家對其印象不是特別深刻,而把其與明代做一番比較反而更直觀一些。

所謂的『康乾盛世』中的『盛世』要求是在是太低了。

我要是說前文所寫的小販和農民放在清代只要是能吃上一口飯就算是富貴人家,您信不信?

清朝的政策是重農抑商,看不起工商業的人,那麼給他們的地位自然就很低,長此以往經濟能好才怪。

同時期中國有四五個大城市人口相比英國倫敦要多的多,可經濟卻沒人家那麼出眾。

古城中的繁華來自公家國庫的支出,老百姓們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老老實實的種地耕田做一個『良民』。

說直白點『康乾盛世』,不過是一些奴顏婢膝之徒炮制出來的奉承話罷了。

明末時天災人禍經濟凋零,到了清代又恰好沒什麼戰亂,經濟怎麼會不恢復?

諷刺的是就是在『康前盛世』的背景之下,中國的工商產品總量甚至都不如明末。

所謂的盛世真的隻是虛有其表。

伴隨著西方資本列強的炮火,腐朽的老帝國最終淹沒在歷史的波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