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戰國時期,鬼谷子有四位高徒,分別是蘇秦、張儀、龐涓、孫臏。
其中,就張儀和蘇秦來說,都是影響戰國七雄格局的縱橫家,也即他們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影響到了各個君主的決策,甚至可以說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蘇秦、張儀之前,也即在春秋末期,就有一位絲毫不遜色於他們的縱橫家,此人就是孔子的高徒——子貢。
子貢是孔門十哲之一,孔門十哲指的是孔子門下的十位學生《顏子、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遊、子夏》的合稱。
對於子貢來說,不僅巧言善辯,一度影響了五個國家的歷史走向,還是孔子徒弟中的首富。
就善於經商的子貢,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所推崇。
首先,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復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在孔子的徒弟中,子貢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
對於子貢的這一才能,在春秋末年的一場遊說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春秋末期,齊國大臣田常想要篡奪大權,又忌憚齊國的其他卿大夫家族,準備對魯國用兵,以此增強自己的聲望。
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孔子自然不能對魯國的安危坐視不理,於是就派子貢去遊說齊國。
子貢遊說齊國田常
子貢來到齊國後,就向田常表示:『魯國弱小,容易攻打,吳國強大,所以應該攻打吳國,而不是魯國』
田常一聽,立即發怒了:『為何我不去攻打弱小的魯國,而要去招惹強大的吳國呢?』
對此,子貢解釋道:『正是因為吳國強大,不容易攻打,才可以借此來削弱齊國君主和各個卿大夫』田常一聽,也是這個道理。
不過,齊國已經發兵攻打魯國後,想要調轉槍頭來打吳國,自然是師出無名了。
於是,子貢決定去遊說吳國,讓吳國先動手。
子貢遊說吳王夫差
針對吳王夫差想成為中原霸主的心理,子貢就向吳王夫差表示:『現在齊國攻打魯國,只要你出兵相救魯國,到時吳國不僅獲得了幫助弱小的名聲,也可以順勢削弱齊國這一對手』吳王夫差一聽,此計甚妙啊。
不過,吳國擔心我出兵之後,背後的越國趁機偷襲。
於是,子貢自然又來遊說越國。
子貢遊說越王勾踐
針對越王勾踐想要消滅吳國,報仇雪恨的心理,子貢獻出一計:『越國應當派兵幫助吳國攻打齊國,鼓勵吳國和齊國、晉國等大國交戰,也即欲使其滅亡,先讓其膨脹』並且,子貢還向越王勾踐表示:『自己願意去遊說晉國,促使晉國和越國聯合來對付吳國』
子貢遊說晉定公
來到晉國後,子貢將吳國即將和齊國開戰的消息告訴了晉定公,子貢表示:『吳國一旦戰勝齊國,下一個目標自然是晉國』於是,在子貢的建議,晉國厲兵秣馬,準備聯合越國等諸侯國來削弱吳國。
結果: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
子貢的一番遊說之後,吳國和齊國進行艾陵之戰。
此戰,吳軍大敗齊軍。
吳國俘獲齊中軍將國書及大夫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等,並獲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不僅重創了齊國,也一下子讓齊國田氏之外的卿大夫家族受到削弱,可謂加快了田氏代齊的進程。
當然,膨脹的吳國繼續北上中原,和晉國爭霸,結果被後面的越國偷襲。
最終,魯國得以保存下來,齊國進入到田氏代齊的階段,吳國被越國消滅,晉國則繼續坐穩中原霸主的寶座。
也即子貢憑借一己之力,影響了五個國家的歷史。
最後,除了縱橫家的才能,子貢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
並且,子貢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總的來說,對於能說會道的子貢,其實放在各個行業都能取得一番成就,也即子貢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抓住對方的要害,直指核心利益,以此完成遊說的目標。
進一步來說,在筆者看來,如果子貢不是活動於春秋末期,而是在戰國時期的話,那麼蘇秦或者張儀,很可能要迎來一位富有競爭力的對手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