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問題,小編遲遲不敢動筆,動筆之後遲遲不敢發出草稿。
考慮有三:一來,二者乃眾人皆知的大人物,班門弄斧,想一想都發怵;二來,有關二人的史記很詳細,更兼有多位史學大家眾多論述,回答這個提問,有造次之嫌;三來,劉邦是個偉大的開國皇帝,而項羽又是人們普為傳頌的大英雄,開口必惹眾怨。
思來想去,隻好在縫隙中,借著史中記載的幾個事實,說說幾點不成熟的小感想,以減輕可能因此觸怒大家情感的波瀾。
不過,今天會惹得『至今思項羽』的李清照大姐姐不高興,隻好提前向她道個歉。
首先,二人奮鬥的依托起跑線大相徑庭。
一、劉邦自我造神,從佈衣走向皇位。
劉邦本一平頭百姓,在兩千年前的社會環境中,想要揚名立萬,怎麼辦?劉邦隻能靠自己——『造神』。
神之一『龍子』。
劉邦的母親夢中『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神之二『媳婦是王母化身』。
算命先生發現,劉邦夫人呂雉『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即後來的漢孝惠帝》也』,並對劉邦說:『鄉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
神之三『赤帝轉世』。
被劉邦斬殺白蛇的母親說:『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
因此,諸從者日益畏之。
神之四『天子氣』。
秦始皇常曰:『東南有天子氣』。
當劉邦隱於芒碭山之時,呂後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往常得季』。
劉邦努力拼搏,不厭其煩地造神,最終,『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二、項羽倚望族而立,從望族走向失敗而神勇的神壇。
一是項羽門族望。
自項燕起,『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老項家,在楚國的地位,有幾個能比得上。
在龍生龍鳳生鳳的時代,這可是天大的優勢。
二是項羽條件好。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三是項羽天賦勇武。
『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正如陳嬰所言:『項氏世世將家,有名於楚,……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此等優越,是劉邦求不來的。
其次,待天下百姓,二人所為大相徑庭。
僅舉占領咸陽之前的例子如下。
一、劉邦得人心。
『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
劉邦西進咸陽途中,『諸所過毋得掠鹵』。
占領咸陽後,『子嬰降軹道旁,劉邦曰‘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詳’』。
而且,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隨後,『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
所以,『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二、項羽失人心。
『項羽為人疆悍猾賊』。
項羽攻下襄城,則『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
在新安,項羽對已降秦軍『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在咸陽,『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而東』。
如此殺戮,項羽的品性可見一斑。
再次,個人追求大相徑庭。
一、劉邦追求統一,建章立制,勵精圖治,對漢族、漢文化發展貢獻巨大。
西入咸陽後,劉邦『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
劉邦文治天下,發展經濟,和匈奴,穩定社會,廢除了『連坐法』和『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輔』的主張。
這一點,史書記述比較詳盡,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二、項羽愛慕虛榮、貪圖享樂、搞分封開歷史倒車。
占據咸陽後,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
於是放棄『可都以霸』的關中,東歸分封。
行軍打仗,項羽總是攜美人兒同行:『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最後,項羽把一個勢力最大的西楚霸王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
第四方面,對待團隊成員大相徑庭。
一、劉邦對待下屬豁達大度,知人善任。
韓信從項羽營中走來,在劉邦手下成為漢初三傑之一;陳平愛財,原為項羽麾下,劉邦可以放手將四萬金全權交給陳平處理;曾經打敗過自己的季佈被劉邦封為郎中;對自己最恨的雍齒,被劉邦封為什方侯……。
所以,萬人歸附劉邦,使之立國立業。
二、項羽對待下屬小肚雞腸,遺棄猜忌。
鴻門宴上,項羽出口『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將原本可以成為敵營中最好臥底的朋友出賣、置於死地;對不滿意的人隨意蒸煮殺伐;就連唯一可用的謀士亞父范增,毫無憐憫,因『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
范增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
願賜骸骨歸卒伍。
項王許之。
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
如此可悲下場,真正應了范增之言『豎子,不足與謀』!
第五方面,個人性格品質大相徑庭。
這方面對比同樣分明。
一、劉邦戰略目標明確,納諫如流,賞罰分明。
一方面,劉邦『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另一方面,劉邦『統一漢室』之目標明確,大後方穩固,戰略正確。
再一方面,劉邦從諫如流。
洗腳時能夠立即改正自己,『攝衣謝之,延上坐』,襲陳留,得秦積粟。
劉邦正因為采納張良、陳平建議,取得垓下之勝,從而加速了華夏的統一進程。
二、項羽戰略不明,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反復無常,小恩小惠。
一方面,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另一方面,項羽放棄關中『根據地』,在鴻門由急欲攻擊劉邦——轉而鴻門設宴——到項莊舞劍——再到出賣曹無傷——最後放走劉邦,……諸多事例,足以證明項羽的性格之反復、剛愎、優柔,大事糊塗,小事『假仁假義』。
自其因私分封、驅離義帝開始,加速了項羽走下神壇、諸侯紛紛反叛的進程。
第六方面,領導品質、領導水平大相徑庭。
一、劉邦兼伯樂之德,開啟『團隊精神』之祖。
巧用陳平『六出奇計』,用人所長;封季佈,殺丁公,識人善斷;暗度陳倉,封韓信,趨利避害;和匈奴,用蕭規,導曹隨,因勢利導;聯齊滅楚,最大整合一切可用之力。
最終,如劉邦自己所言:『夫運籌策帷帳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二、項羽人不能盡其力,物不能盡其用,『靠武力征伐諸侯治理天下』。
最後四面楚歌聲中,人心盡去,既然生不能當人傑,隻好死亦為鬼雄!
最後,如劉邦所言:『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以上,遮了劉邦的短,隱了項羽的長,隻從某些側面淺談,或不夠準確。
但是,正是項羽如此之品,致使其『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正是劉邦之德,致使其『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