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213年》春,曹操東征,孫權親至濡須口相拒。
是夜,曹操作遊船渡於江洲之上,見茫茫天邊,江東水師『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自知此行難以功成,遂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眼光高絕,年輕時唯劉備可入其法眼;今年過六旬、早已橫掃北方的他,卻對孫權如此評價,足見後者之優秀。
的確如此。
孫權打小就聰明,是江東上下公認的。
但有意思的是,這個少年成名的天才雄主,卻始終對各種『奇術』充滿濃厚興趣。
人雲『迷信不可取』。
孫權為何會對這些『奇術』如此上心?莫非他欲效仿秦始皇,追尋那所謂的『長生之術』?
上圖_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
一、五花八門的江東奇術
真要說起來,這也不能全怪孫權。
實在是,江東地區的『奇人』太多,哪怕是孫權,也不好把握……
正如《魏志·方技傳》一般,《吳志》第十八傳也是為『奇人』而生。
其主要角色有三位,分別是吳范、劉惇、趙達。
他們或精通歷法算術、或長於占卜推演,且總能言出必驗。
比如吳范,他在建安十七年《212年》便已預測到:『劉備當得益州』。
還有趙達的神算,他不僅能算到孫權稱帝可達24年《229—252》,還精確預測到了吳國壽命《自222年孫權受封吳王,到280年東吳滅亡》為58年。
上圖_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號抱樸子
如果說吳范、趙達的預言尚在世人理解當中,那介象、葛洪、介琰、姚光等人的『仙家本領』,便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介象擅長『蔽形之術』,孫權曾向他學習這種『隱身術』,後小有所成,至『出殿門,莫有見者』。
一日,孫權欲嘗蜀薑,介象便施展法術,令吳使『須臾』間便抵達成都蜀市。
巧合的是,東吳名士張溫正奉命出使蜀地,見江東來人,還托他捎回了家書。
除此之外,葛洪等人也各懷本領,令人大開眼界。
言歸正傳。
介象、葛洪等人事跡,多見於《神仙傳》《搜神記》《抱樸子》等志怪典籍中,可信度並不高。
不過,這些神仙故事既然把背景選擇在東吳,還令葛洪等『奇人』與孫權展開交集,便足以從側面說明:孫權好『奇術』已成公論。
那麼,打小就聰明的孫權,為何會癡迷於這些『奇術』呢?
上圖_ 清代版《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幹寶
二、江東百姓崇信道教的傳統
江東地區的風氣較為保守,道巫之法種類繁多,且頗為盛行,是孫權迷信『奇術』的客觀原因。
早在春秋末年,吳、越兩國便有崇尚巫術的傳統。
也正因當地拜巫之風一直盛行,江東才會成為漢末原始道教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據《三國志孫策傳》註引《江表傳》記載:『時有道士瑯邪於吉……制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
策嘗於郡城門樓上……諸將賓客三分之二下樓迎拜之,掌賓者禁呵不能止』
孫策殺於吉一事,曾鬧得沸沸揚揚。
孫策也有容人之量,他為何要跟一個道士過不去?蓋因於吉甚得江東百姓之心,令孫策這個統治者大感威脅。
由此可見,江東地區的道教發展已初具規模,且百姓對其多有敬畏、信服之心。
這正是孫策對於吉的忌憚之處。
又據《三國志·孫堅傳》記載:『會稽妖賊許昌起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韶扇動諸縣,眾以萬數』所謂『妖賊』,即指以道教名義惑人的賊軍,猶如今天的邪教組織。
上圖_ 孫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
在三國時代的江東地區,道教支派繁多,除了黃巾軍的前身『太平道』,還有『帛家道』『李氏道』以及『茅山道』等。
魏晉之際,道教雖然在中原地區合流,但仍有不少道教支派或因避中原之亂,或因曹魏對其管控過於嚴格,選擇前往更適合道教發展的江東地區。
對此,丁煌先生曾在《漢唐道教論集》中談到:『漢世諸種方術,皆盛行於東吳之境。
彼流多有傳其術於徒者,故諸法未嘗中絕』
需要指出的是,當地百姓多有信仰道巫之法的傳統,加之他們的『蠱惑』能力很強,故不好隨意處置,否則很容易引來『妖賊』復起。
因此,孫權對他們多以拉攏、利用為主。
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孫權對道教『奇術的態度。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孫權的個人意志。
上圖_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會稽餘姚《今浙江省餘姚市》人
三、個人興趣與統治需求
就有無神仙的問題,孫權曾與東吳狂士虞翻大吵一架。
據《三國志·虞翻傳》記載:『權與張昭論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語神仙,世豈有仙人邪!’權積怒非一,遂徙翻交州』
虞翻性情疏直,快人快語,直言世上本無神仙,打破了孫權的幻想。
後者說不過虞翻,便惱羞成怒,將這個頗有才幹《曾勸降糜芳》的直臣貶到了交州。
由此一例,可知孫權對道教『奇術』的癡迷程度。
當然,這並不排除孫權有借題發揮的可能。
張昭、虞翻名聲隆重,是典型的儒門高士,但孫權卻當著老師張昭的面處理虞翻。
可見此舉不僅是孫權給張昭的一個下馬威,也是他用來威懾江東士族的手段之一。
上圖_ 張昭《156年-236年》,字子佈
為何要威懾江東士族?須知,孫權少年登位,後經張昭、朱治相助,這才與江東士族冰釋前嫌,達成合作。
而江東政權的豪族化,雖鞏固了孫氏一族的統治,卻也令江東士族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愈發重要。
在此情形之下,孫權當然要貶斥儒教、發揚道、法兩家手段。
東吳中期的暨艷案、呂壹案與南魯黨爭等,都是孫權一手炮制出來,用以打壓江東豪族的。
於治國而言,法家手段在當時確實更好一些;但孫權表達自己喜愛『奇術』,除了自身興趣使然外,也未嘗不是向外表明:他是支持道教的。
除上述所說外,這種方式也有利於孫權日後的稱帝道路。
上圖_ 孫策開拓江東圖
從孫堅、孫策、孫權乃至吳夫人的傳記中,不難看出:孫氏自孤跡發微到建立東吳帝國,始終伴隨著『符瑞』。
比如孫氏祖墳『冒煙』,生有異象,其父老皆曰:『是非凡氣,孫氏其興矣』不久後,吳夫人夢日月入懷,遂生策、權。
關於孫權立國的法理依據,可參考已發表的『三足之勢已成,為何孫權稱帝仍比劉備曹丕晚了七八年』一文。
魏蜀吳三國中,曹魏占據名義、地理上的正統、蜀漢占據血統上的正統,是以孫權隻好借東漢流傳下來的讖緯思想,宣揚『天命在吾』的論調,從而為自身僭號提供『站得住腳』的根據。
上圖_ 東吳版圖
正如孫權稱帝時所雲:『休征嘉瑞,前後雜沓,歷數在躬,不得不受。
權畏天命,不敢不從,謹擇元日,登壇燎祭,即皇帝位』看來,孫權喜愛『奇術』並推動道教發展,正是他為自己日後稱帝所做的一個準備工作。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陳壽撰,裴松之註《三國志》
[2]丁煌著《漢唐道教論集》
[3]李昉等撰《太平禦覽》
[4]幹寶撰《搜神記》
[5]葛洪撰《神仙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