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網路歷史》

班超是中國東漢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和外交家。

在家的時候受到了父親和哥哥的影響,從小勤奮好學。

博覽群書,廣泛的閱讀各種典籍,這使得他的口才異於常人,這也為他以後出使西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雖為人胸有大志,不拘小節,但是卻異常的孝敬父母。

一邊讀書一邊居家操持很是勤苦,但是他卻從不以此為恥。

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召入京任校書郎,繼續完成其父所編寫的《漢書》,班超和母親也隨同哥哥一同遷居至洛陽。

由於班超家境貧寒,靠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

因為他寫得一手好字,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寫文書,以此謀生。

為了將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直到很晚才睡。

兄弟倆都很有學問,但是性情卻完全不同,哥哥喜歡研究百家學說,一心一意的撰寫《漢書》,但是弟弟班超卻是不願意長期伏案抄寫,特別是他聽到匈奴不斷侵擾邊疆,掠奪居民和牲口,班超就特別憤慨

又看到西域各國與漢朝的交往已斷絕了50多年,心中非常憂慮。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覺得這份工作實在無聊,想到自己遠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來,將筆狠狠地擲在地上說:『大丈夫即便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為國家的外交做貢獻,以取得封候,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周圍的人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回應說:『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於是,他決定放棄『公務員』抄抄寫寫的工作去從軍。

公元73年,大將軍竇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擔任個代理司馬,立了戰功。

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勝利。

接著,朝廷采取他的建議,派他帶著三十六人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

他也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班超投筆從戎,建立了千秋功業,正在於他沒有滿足於抄抄寫寫、安穩度日。

他把自己的境界和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有了名垂青史的成就。

可見,人生的志向對一個人是何等重要。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