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7年,一代殺神白起,拖著病重的身體,前往秦趙兩國的戰場前線。
但是就在這位赫赫有名的殺神,還沒走出咸陽地區的時候,一道新的命令就傳來了。
隻不過,這次的命令,不是讓白起帶兵去打仗,而是給了他一柄劍,讓他自盡。
面對秦昭襄王送來的這柄劍,白起隻能仰天長嘆。
白起這一生,雖然殺敵無數,留下了一個殺神的傳說。
但他到底還是一個將軍,面對自己大王賜死的命令,他依然沒有拒絕的權力。
所以最終,白起隻能長嘆一聲,然後拔劍自刎,就此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作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殺神,白起這一生,對於秦國的貢獻,絕對是相當巨大的。
如果沒有白起,秦國想要統一天下,恐怕還要往後拖很久。
在秦國統一天下的道路上,白起絕對是最大的功臣之一。
既然如此,為何這位著名的殺神,最後卻會落得一個被賜死的下場呢?
白起被賜死這件事,其實還得從長平之戰開始說起。
作為歷史上最有名的殺神,白起生活的時代比較特殊。
白起所在的那個時代,秦國已經通過商鞅變法,徹底崛起,並且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耕戰體系。
但同時,當時的秦國,隻是列強之一,還做不到一家獨大。
所以,白起這一代人,主要任務就是合縱連橫,逐漸打服其他國家,然後讓秦國成為唯一的那個超級大國。
身為軍人,合縱連橫之類的事情,和白起沒多大關系。
白起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戰場上戰勝敵人,乃至重創敵人。
所以,自白起出道開始,此後的二十多年裡,白起在伊闕之戰打殘了韓魏兩國;鄢郢之戰打服了楚國;華陽之戰再次重創韓魏兩國。
而在伊闕之戰和鄢郢之戰中間,東邊的齊國,因為獨吞宋國,引起了眾怒,最後被其他幾大強國同時圍毆,然後一蹶不振。
所以,在這幾十年的混戰之後,齊、楚、韓、魏這四個國家,先後被重創。
至於北方的燕國,因為地處北地,受地理位置限制,也很難和秦國爭鋒。
到了這個時候,列國之中唯一能和秦國較量的,就隻剩下趙國了。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秦趙兩國的大決戰,長平之戰爆發了。
長平之戰的導火索,是秦國進攻韓國,給韓國打出了一塊飛地,然後韓國把這塊飛地給了趙國。
趙國接收了這塊地方之後,自然就和秦國對上了。
兩國對上之後,開始不斷向前線增兵,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對峙。
接下來的兩年裡,隨著兩國不斷向前線增兵,兩國前線已經屯兵過百萬。
到了這個時候,秦趙兩國就算想和平收手,都很困難了。
因為在這種局面下,秦國如果先退了,趙國很有可能會趁勢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圍毆秦國。
而如果趙國退了,秦國則有可能趁機殺入趙國腹地。
所以,在這場對峙戰當中,兩國隻能不斷增兵,不斷消耗對方的補給。
企圖用自身國力,壓垮對方。
如此,兩年之後,秦趙兩國的後勤補給,其實都耗得差不多了。
就在這個時候,秦國開始出手。
秦國先是用外交手段,穩住其他國家,孤立趙國。
同時,秦國又用離間計,迫使趙國臨陣換帥,換上了年輕的趙括。
而趙括上場之後,秦國則是悄悄派出白起,統領秦軍繼續作戰。
接下來,白起利用趙括貪功冒進的特點,給趙括佈置了一個口袋陣,讓趙括鉆進了自己的口袋,徹底切斷了趙國的補給線。
此後,白起一口氣圍了趙軍四十多天,終於把趙軍逼得糧草徹底斷絕,不得不投降了。
不過,趙軍投降之後,接下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出現在白起面前了。
這四十萬投降的趙國降卒,到底該怎麼處理呢?
從秦國的角度來說,最好的結果,自然就是把這四十萬趙國精銳,全部收編,收為己用。
這樣一來,以後秦國就可以憑空多出四十萬精銳,接下來說不定很快就可以統一天下了。
但這個結果,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確實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首先。
當時秦趙兩國常年打仗,趙國人對秦國非常抵觸。
其次,這些趙國士兵的家人,都在趙國,他們不太可能真心歸降。
最關鍵的是,當時秦國這邊的糧草,其實也不太夠。
當時秦國為了打贏長平之戰,幾乎是傾盡全國之力,才把足夠的補給運到前線,支撐幾十萬秦軍在前線對峙三年。
如果這時候忽然又多了四十萬趙軍,跟著一起吃飯,巨大的補給壓力,會把整個秦國徹底壓死。
所以,這時候的白起,就必須面對一個非常關鍵的選擇:要麼就把這四十萬人,全都完好無損地放回趙國。
但這樣一來的話,這場長平之戰,秦國就白打了,根本起不到重創趙國的效果。
要麼就把這四十萬人全處理掉,這樣就可以重創趙國。
但同時,坑殺幾十萬降卒,這種事情又太過不人道。
別看白起號稱‘人屠’,之前也殺過近百萬人。
但那些人,都是在戰場上被秦軍消滅的,而不是投降之後被消滅的。
這時候的白起,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秦昭襄王讓他處決這四十萬人的命令。
這樣一來,白起既能毫無顧忌地替秦國消滅隱患,也不用自己去背負這個濫殺降卒的罵名。
但是結果,白起什麼都沒等到。
或者說,他等來的,隻是秦昭襄王讓他自己處理這件事的命令。
這也就意味著,秦昭襄王自己也不願意背負濫殺降卒的罵名,他想讓白起來承擔這個罵名。
雖然白起心裡不太情願,但出於秦國利益的考慮,白起最終還是選擇承擔了這個罵名。
此後,白起直接下令,將這四十萬趙國降卒,全部坑殺。
同時,白起也準備指揮大軍,直接進攻邯鄲,打算一戰滅了趙國。
徹底消滅趙國,以後秦趙之間就不會再有戰事,這樣一來,白起也能給自己找到一個殺降的理由。
但問題是,就在白起即將指揮大軍,踏平邯鄲的時候,秦昭襄王卻忽然下令,讓他撤兵!
這個命令,讓白起覺得莫名其妙。
直到後來,白起才知道,秦昭襄王之所以讓他撤兵,原因其實有很多。
表面上的原因,是當時秦國自身的糧草,也已經耗盡了,根本不足以支撐白起再打邯鄲。
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當時秦國的丞相范雎,怕白起滅趙之後,功勞太大,地位超過他,所以才向秦昭襄王建議退兵。
至於秦昭襄王到底是怎麼想的,那就隻有天知道了……或許,秦昭襄王也擔心,白起滅趙之後,功勞太大,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亦或者是當時秦國真的沒有糧食了,確實不足以支撐白起繼續打邯鄲。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總之,當時秦昭襄王確實給白起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而白起得到命令之後,也不得不就此撤兵,失去了滅趙的機會。
從白起的角度來說,這件事,其實是秦昭襄王對不起他。
因為哪怕他不惜背負罵名,坑殺了那四十萬趙軍降卒,秦昭襄王依然沒支持他滅趙。
而秦昭襄王這邊,自然也有自己的考慮。
所以,自此之後,原本信任無間的君臣二人,就開始出現嫌隙了。
這種嫌隙,其實已經註定,白起接下來很難會善終。
因為白起功勞太大,實在是功高震主。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則是進一步加深了君臣之間的嫌隙。
按照之前秦趙兩國的談判條件,長平之戰結束後,秦國雖然可以撤兵,但趙國要給秦國一塊地盤。
可是當秦國真的撤退之後,趙國卻變卦了。
當時的趙國,舉國上下同仇敵愾,不但迅速重新組織了防禦,而且還從其他國家搬來了援兵。
等到這些都佈置完以後,趙國立馬翻臉了,根本不肯再給秦國土地。
此時的秦昭襄王,自然是勃然大怒,當即下令,讓秦國大軍再次出征,進攻趙國。
誰都看得出來,雖然此時秦國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之後,糧草補給再次充足起來,可是趙國那邊也得到了其他國家的幫助。
這樣算下來,此時進攻趙國,其實並不是一個好機會,還不如之前讓白起接著打呢!
可是秦昭襄王作為秦王,自然是一言九鼎。
他既然下令了,那秦國大軍自然就隻能出動了。
但是秦國大軍出動之後,作為主帥的白起,卻稱病不出。
對此,後世其實存在很大的爭議。
有人說,白起是故意裝病的。
知道這場仗他去打了之後,必敗無疑,所以不願意去打。
也有人說,白起確實是病了,自長平一戰結束之後,這位秦國殺神的心氣就崩了,所以就開始重病纏身。
白起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秦昭襄王眼裡,白起這麼做,就是和他對著幹!就是在嘲諷他的昏庸無能!
如果此時秦軍在前線打贏了,或許秦昭襄王還能放白起一馬。
因為只要秦軍在前線勝利了,秦昭襄王就能證明,秦國能打贏那幾場大戰,不是因為白起多牛,而是因為他這個秦王領導有方。
但可惜的是,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秦軍雖然一口氣打到了趙國首都邯鄲,但是卻遇到了難以想象的抵抗,同時又被其他國家的軍隊圍毆,損失慘重。
如此,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秦昭襄王再次去找白起,強行讓他去前線領兵。
而這一次,面對秦昭襄王的強行下令,白起也不能拒絕,隻能趕往前線。
但同時,白起上路之後,走得異常緩慢,根本沒有想去前線打仗的意思。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秦昭襄王最終決定,直接賜死了白起。
而白起收到賜死的命令之後,縱然心有不甘,但他身邊沒有軍隊,也沒法反抗,所以隻能自盡了。
這就是白起被賜死的整個過程。
那麼,從秦昭襄王的角度出發,白起除了抗命不尊這條死罪之外,到底還有什麼罪名呢?
為什麼秦昭襄王就不能讓這位立過大功的秦國殺神,安享晚年呢?
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形勢,我們就會發現,白起其實至少有四條死罪,每一條幾乎都是‘罪無可赦’。
首先,白起的第一條死罪,就是功高蓋主。
山東六國,白起一個人就打殘了四個國家,而且還差點滅了趙國。
如果後來的邯鄲之戰,秦國勝了,或許還可以證明一下,白起的戰績,隻是因為秦國的強大,而不是因為他個人的強大。
但問題是,邯鄲之戰,秦國偏偏敗了,而且損失慘重。
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戰之後,所有秦國人都會認為,之前這幾十年當中,秦國之所以戰無不勝,並不是因為他們有一位英明的秦王,而是因為秦國有白起這樣一位戰神!這樣一來,白起的聲望會驟然提升,再加上他在軍中的聲望,白起絕對有能力威脅到秦國的國君。
功高蓋主,這是白起最大的原罪。
其次,白起的第二條死罪,就在於當時秦昭襄王的年齡太大了。
如果單純是功高蓋主,秦昭襄王或許也未必就會那麼忌憚。
畢竟,秦昭襄王本人,確實很強。
哪怕遇上白起這樣的絕世名將,他也能很好地控制朝堂,白起很難威脅到他的王位。
但同時,當時的秦昭襄王,已經69歲高齡了!在戰國時期,這已經算是很罕見的長壽了。
所以,就算是秦昭襄王本人,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
秦昭襄王雖然壽命很長,但他卻隻有兩個兒子。
而且在賜死白起十年之前,秦昭襄王的長子,已經去世了。
所以在這之後,秦昭襄王隻能立自己的次子做繼承人,這個次子,就是後來的秦孝文王,也就是秦始皇他爺爺。
在正史上,這位秦孝文王是直到他哥哥去世之後,才被立為繼承人的。
這也就意味著,之前他沒有被當做繼承人來培養。
而且在史書上,這位秦孝文王早年的經歷,也是一片空白,基本上沒什麼功勞可言。
這也就意味著,一旦秦昭襄王去世,秦孝文王即位。
如果這時候白起還在的話,那秦孝文王很有可能根本壓不住白起。
另外,當時的秦孝文王,雖然還是儲君,但年齡也已經很大了,而且身體還不太好。
從秦昭襄王的角度來看,秦昭襄王其實更擔心,自己這個兒子,死在自己前面。
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秦昭襄王的擔心是對的。
就在他去世一年之後,秦孝文王就去世了,兒子隻比父親多活了一年。
那如果兒子先走一步,秦昭襄王隻能立孫子做繼承人的情況下,白起又活著,這個局面,恐怕就太可怕了。
白起的第三條死罪,則是他的私交。
據史書記載,白起和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關系非常好。
而在秦昭襄王的母親去世之前,秦昭襄王曾經一度被架空,朝堂上的很多權力,都被他的母親宣太後,以及這個魏冉把持。
直到後來,秦昭襄王重用了范雎之後,才改變了這種格局。
雖然在之前的朝堂鬥爭當中,白起一直沒有參與。
就算秦昭襄王驅逐魏冉的時候,白起也沒有多說什麼。
但誰又能保證,秦昭襄王去世之後,白起不會因為這層關系,聯合秦國的羋姓外戚,一起奪權呢?
除此之外,白起的第四條死罪,則是他在長平之戰當中,坑殺四十萬降卒的‘壯舉’。
雖然白起當時坑殺這些趙國降卒,是替秦昭襄王背鍋,也是為秦國做貢獻。
但以當時的局面來看,秦國此時已經在趙國陷入了泥潭。
如果殺了白起,說不定就能把鍋徹底甩到白起頭上,讓趙國百姓的抵抗力度弱一些,或許前方的秦軍就能打贏了。
殺了白起,平息趙國那邊的輿論和怒火,似乎也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這四條死罪,每一條都能直接要了白起的性命。
而當這四條死罪,疊加在一起的時候,秦昭襄王選擇直接賜死白起,自然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就是白起被賜死的真相。
說到底,還是因為白起功勞太大,已經到了功無可封的地步了。
如果白起之前沒有和秦昭襄王產生嫌隙,或許秦昭襄王還會讓他善終。
可是既然嫌隙已生,秦昭襄王為了秦國的穩定,自然就隻能賜死白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