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就因為他一個動作,讓三國時代推遲了400年。《網路歷史》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大將軍,齊王,楚王,淮陰侯,他一直變換著角色,而”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當時以及後世對他不變的評價。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他為”戰神””兵仙”。

早年間,韓信是非常貧困的,連飯都吃不上。

韓信還是平民的時候喜歡跟人大談兵法,還隨身佩劍,但是又沒什麼實際作為,導致大家都不喜歡他,”胯下之辱”就發生在這段時期,這是有多討厭他啊。

按現在的話說,韓信這人就是街頭一小混混,而且喜歡胡侃吹牛,關鍵混混嘛,還沒有收保護費的膽子。

陳勝,吳廣起義後,天下紛紛響應,項梁項羽叔侄也在會稽起兵。

韓信帶著他的宏圖大志投奔了項梁,但一直都默默無聞,自己的才能發揮不出來,按理說韓信這樣的大才不應該被埋沒,可惜的是大領導是楚國的舊貴族,他們的驕傲不是小士兵韓信能理解的。

項梁戰死後,項羽掌握大權,情況還是沒變,他比項梁更驕傲,更目中無人,韓信幾次獻計給項羽都不被采納,期間可能還受到項羽的鄙視,熬了這麼久還是被人瞧不起,之後韓信便逃跑了,分析形勢後入蜀投奔了劉邦。

韓信投身劉邦後也沒展示的機會,隻是跟蕭何,夏侯嬰交流後,他兩人對韓信倒是很欣賞,介紹給劉邦之後,做了個管糧的小官,這跟韓信自己的預期相差太遠了,所以又逃跑了。

之後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開啟了韓信大殺四方模式,蕭何不管了,漢王怎麼著也得用韓信,當將軍不行,得當大將軍,管理漢軍所有人馬,想跟項羽玩就得放手讓韓信幹,劉邦也是藝高人膽大,你說幹就幹吧。

劉邦對項羽始終有些畏懼,打不過是理所應當,打得過就賺大了,賭這一把,劉邦直接梭哈了。

築壇拜將,搞得熱熱鬧鬧,可能韓信自己也想不到,本來是想慢慢展示,這還沒用力,就當總司令了,韓信此時意氣風發,心想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實力了。

首先趁項羽進攻齊國之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襲取了關中之地,平定三秦,取得對戰項羽的第一次勝利。

然後聯合各諸侯叛離楚國,劉邦親自率領聯軍60萬人攻占了項羽的大本營彭城,項羽得知後回軍以3萬人打敗劉邦的60萬聯軍,聯軍瓦解,各諸侯又都歸附了項羽,之後項羽劉邦兩軍在滎陽,成皋一帶對峙。

韓信便與劉邦商定,自己率軍攻打各諸侯,然後與劉邦夾擊項羽,劉邦同意了。

按照原定計劃韓信率軍先後攻滅趙,代。

燕王主動歸降,之後又輕取齊國,項羽派大將龍且支援齊國,也被韓信殺死。

這時韓信掌握了整個齊地,名義上是屬於漢王劉邦的軍隊,現在全都掌握在韓信手裡。

南面項羽的楚軍現在已經全面壓制了劉邦,韓信卻在這時上書劉邦讓他封自己做代理齊王,確實有點趁火打劫的味道,劉邦氣得牙癢癢,卻還是封他做了個真齊王。

到這時,天下的格局變成了項羽、劉邦、韓信三方割據,韓信表面上歸屬劉邦,實際上是一方諸侯了。

項羽趕忙派人示好韓信並承諾消滅劉邦後與他平分天下,而韓信底下謀士蒯通建議不幫其中任何一個,等項羽劉邦兩個分出勝負,再跟勝利的一方爭天下,或者就此三分天下,做個大諸侯王。

最後韓信念及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出兵圍項羽於垓下。

大漢一統後,韓信被呂後擒殺於長樂宮鐘室。

韓信是個軍事奇才,但他不懂政治,能做成三足鼎立的局被他放棄,他是劉邦戰勝項羽建立大漢重要的一環,他沒死在戰場,卻死於帝王的忌憚。

他一生都在證明自己,或許對他來說軍營比朝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