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劉備表面看似文弱,動不動哭哭啼啼,其實那才是他的大智慧。
諸葛亮看似精通奇門遁甲,深諳用兵之道,但是在劉備跟前還是要遜色一籌。
正如有的學者評論說,以三國裡的表現,諸葛亮不過是聰明,而劉備才是智慧。
諸葛亮的聰明表現在表面,劉備的智慧隱藏在暗處。
關於這一點,從劉備和諸葛亮的兩次過招可以看出。
一、收拾關羽
諸葛亮加盟劉備集團的時候,關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武將。
況且諸葛亮那時候年僅二十七歲,關羽看他不過是個毛頭小子。
所以諸葛亮擔任軍師,關羽很輕蔑他。
諸葛亮要想在劉備集團立足,就必須要立威,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收拾關羽,收服關羽。
諸葛亮對關羽的下手,劉備是看在眼裡的,他心裡很明白,也早想好了對策。
雖然諸葛亮用很多細節在征服關羽,但最徹底的一次當屬華容道。
華容道這一招的兇狠,不僅能收服關羽,還能征服劉備。
諸葛亮知道關羽重情義,在華容道一定會放了曹操。
曹操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可以說隨便派個小將就能結果了曹操。
但是諸葛亮卻將赤壁後最大的功勞給了關羽,看似是蜜糖,其實是陷阱。
並且諸葛亮還用激將法,讓關羽立下了軍令狀。
諸葛亮之所以不派小將,是因為小將的執行力太強,害怕小將一不留神殺了曹操。
在當時的大背景下,諸葛亮是不願意曹操死的。
魏國的存在,是三國鼎立的根本。
要是殺了曹操,孫權一定會大兵北上,到時候得天下的一定是東吳。
隻有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才是蜀漢政權維系的根本所在。
諸葛亮派關羽圍堵華容道,可以說是算好的。
關羽放了曹操,以軍令狀一定會被處死;他知道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劉備一定會求情,那時候諸葛亮就可以向劉備提條件。
但是劉備的做法實在是太智慧了,根本沒有鉆諸葛亮的圈套。
話說關羽華容道放了曹操歸來,按令當斬。
面對諸葛亮,關羽一敗塗地,這時候群臣百官開始向諸葛亮求情,諸葛亮不予理睬,群臣將目光都看向了劉備。
這時候諸葛亮也等著劉備求情,但劉備並沒有,而是放聲大哭。
這一哭,一下子吸引了群臣目光,將諸葛亮架在了不通情的道德譴責上。
而劉備的哭也不無道理,自己的二弟要被斬首,這一哭也顯得情誼深厚。
總經理將董事長逼成了這樣,可想而知劉備大獲全勝。
不僅沒有讓諸葛亮的聰明得逞,也維護了群臣的擁護。
二、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托孤也是劉備智慧的體現。
白帝城托孤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托付給諸葛亮的歷史典故。
《三國志》中記載,劉備在托孤時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句話看似是劉備對諸葛亮的勸告,其實是警告。
意思是說,我將劉禪托付給你,凡是都可以。
但一定不可以取而代之。
說完之後,怕諸葛亮不懂,還特意將劉禪叫過來,讓劉禪拜諸葛亮為『亞父』。
劉備用示弱的方式,讓諸葛亮做了劉禪的義父,有了這層關系,諒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會棄之不顧,也不會取而代之。
面對利益,父親無論如何也不會和兒子爭搶,這是人性。
劉備在臨死之際,用了這一招狠狠地穩住了諸葛亮。
與此同時,劉備還單獨召見了趙雲,趙雲是劉備的知己,也是他最信任的武將,劉備對趙雲的秘語,可以說也鉗制了諸葛亮。
這一招,也十分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