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非常奇葩的說法,大明王朝的滅亡是痔瘡造成的。
這說法可能讓你見笑了,當我說明原因,似乎還真有點道理。
據明朝醫書的記載,當時治療痔瘡,最有效的一個方子叫『枯痔散』,把『枯痔散』塗在痔瘡上,痔瘡就會幹枯脫落。
而『枯痔散』的主要成分卻是劇毒的砒霜。
史書記載,能讓大明王朝實現中興的一代名臣張居正,就是痔瘡患者,所以,他不停的使用『枯痔散』。
結果造成他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四肢無力,寸步難移,最後就死於砒霜中毒。
張居正的死,使明朝失去了最後一次中興的機會,沒有多久,大明王朝也走到了氣數的盡頭。
歷史的輪子帶起了王朝興衰,推動這個輪子的,除了像張居正這樣的英雄,其實還有氣候。
比如,法國因為面包價格暴漲,窮人買不起面包,導致了舉世聞名的法國大革命。
但真正的原因,卻是氣候。
1740年,歐洲突然變冷,僅巴黎一地,就遭受了長達75天的霜凍,地裡的莊稼,基本都在寒冬中枯死。
到了夏天,冰雪融化又讓大部分農田遭澇,農作物減產,老百姓的生存遭受了考驗。
這種惡劣的天氣,一直持續到1789年,糧食欠收,面包貴的讓人買不起,逼著老百姓搞起了大革命。
有歷史學家說,如果當時氣候回暖一點,歷史就得改寫了。
開篇講的明王朝滅亡,其實也是氣候惹的禍。
自明代中後期開始,氣溫越來越低,同時出現了天災紮堆。
華北大旱,江南下冰雹,沿海地區大暴雨。
反常的天氣導致莊稼沒有收成,老百姓鬧饑荒。
冰冷幹旱,降水線南移,造成了北方草原退化。
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為了生存,隻能南下搶東西。
努爾哈赤就是因為家裡沒吃的,才從東北打到北京,要了大明王朝的命。
圖文由老杜原創、繪制
老杜夢畫,自說自畫
東倒西歪前後上下,南腔北調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