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攻其必救,孫臏圍魏救趙,擊潰龐涓。《網路歷史》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所必救也』

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學家孫子所提出的辯證之法,為我們講述出了一種采取間接手段從而實現軍事目的策略。

『攻其必救』的核心目的在於調動敵方的軍事力量,其中『必救』指的是敵人的軍事要地,就比如說後勤、政治或軍事指揮中心等,必然都是敏感而又薄弱的地方。

如果向一個對敵方來說無關痛癢的地方發起進攻,敵人若是不為所動,就是將獲取主動的初衷變為了被動,亦或是此地對於敵方來說雖然重要,但卻已經有了堅固的防守,縱使發起猛烈的進攻,也無法調動對方的進行救援,我方一旦攻而不成,便是自損兵力。

『攻其必救』不一定是要真的拿下目標,而是為了達到解圍的目的。

想要解救一個區域,但是並不將兵力直接向此地發起進攻,而是掉轉方向面對敵人的必救、要害之地發起進攻,通過間接的方式解除危險地區的危機。

這種策略在中國戰爭史上被廣泛的運用,就是『圍魏救趙』之策,孫子的後代孫臏,對此也有自己的見解:『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意思就是想要解開紛亂糾結的繩子,並不用握緊拳頭去發起攻擊,參與爭鬥,隻需要尋找到要害之處,趁虛取之,便能使雙方都受到制約,從而解決紛爭。

在戰國時代的初期,魏文侯在吳起的幫助下對魏國展開了政治軍事改革,國力日漸強盛,成為諸侯國中的一霸。

同時和趙國、韓國合力侵吞鄰國土地,一些弱小的諸侯國不得不對三晉俯首稱臣。

但趙國、和韓國並沒有得到實際的利益,魏國一家獨大,因此三晉聯盟最終土崩瓦解,趙、魏、韓三個國家都自謀發展去了。

魏國一面想要加強對東部地區的控制力,一面在西方受到秦國的威脅,便在周顯王八年將都城遷到了大梁,也就是現如今的河南開封,曾經與一同向中原地區發展實力的齊國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齊國為了削弱魏國在中原的影響力,曾經出兵攻占了魏國的領土觀,同時強迫曾經臣服於魏國的諸侯效果專業向齊國俯首。

因為魏國的實力強大,齊國不得不拉攏韓國和趙國一同削弱魏國。

幾年之後,趙國獲得齊國的支持,向魏國的同盟衛國發起進攻,魏惠王則派出派龐涓帶領大軍八萬,將趙國的國都邯鄲圍困,並且征調宋國的軍隊助戰。

當時趙國的國君趙成侯派使者向楚宣王求救,表面上楚宣王答應了出兵,但其實是想坐山觀虎鬥,等趙國和魏國兩敗俱傷之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趙國使者識破了楚宣王的計謀,建議趙成侯主動與魏國議和,但趙成侯一直猶豫不決。

同年,魏國被秦國抓住機會,攻陷了河西的軍事要地少梁,即便如此,魏惠王仍然命令龐涓加緊攻勢,堅持對趙國的進攻。

等到了第二年,趙成侯向齊國求援,但齊相鄒忌卻建議不救。

此時齊臣段幹倫站出來說:『如果坐視魏國攻陷趙國,那麼魏國實力必將大增,假以時日對齊國也將造成強大的威脅。

不如發兵援助,先向魏國的襄陵發起進攻,以表明援救之意。

等到魏趙都疲軟之時,就可以齊收兩利了』

齊威王采納了這條建議,派出了一部分兵力進攻襄陵以牽制魏國,同年又派出田忌和孫臏帶領大軍馳援趙國。

田忌認為應該直奔邯鄲以解趙圍,但孫兵審時度勢之後,認為此時魏強齊弱,不宜硬拼,應該趁著魏軍精銳舉國出動,向後方空虛的魏國國都大梁發起進攻,迫使魏國回援,自然就將趙國之圍給解除了。

為了爭取戰場的主動權,孫臏決定先示敵以弱,故意讓不懂軍事的二邑大夫帶領部隊向平陵發起進攻,結果自然是大敗而歸。

孫臏用此計給魏國造成了齊軍羸弱、不堪一擊的家鄉,從而掩蓋住齊軍向大梁進發的真實意圖。

等到龐涓中計從邯鄲撤軍回援,想要合圍齊軍之際,孫臏又在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大敗魏軍,主將龐涓也身死桂陵。

這一場戰爭當中,齊軍避實擊虛、攻魏必救,其實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同時示敵以弱、暗度陳倉,巧妙的在回援途中暗中埋伏,最終擊敗魏國,解除了趙國之圍,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

而需要施展這一策略,就必須對戰場的天時地利有全面了解,同時再貫徹『避實擊虛』的作戰方針,才能夠『至人而不至於人』。

不管在何時何地,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你都應該在掌握了各種情況之後,再從中分析利弊,才能夠制定正確的對策,達到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