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從白手起家,早年苦於奔波,沒有基業,更是沒有個像樣的參謀,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發跡的起點,算起來真正幫助他的有三個軍師,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別是諸葛亮、龐統與法正。
三人雖然都追隨了劉備但結局大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
先來說說諸葛亮,大家都太熟悉了,和劉備的故事就不說了。
單說諸葛亮的人,諸葛亮可以說是個優秀的政治家,他的思想和策略始終是長遠和明智的,但是在實現其宏偉復漢事業中,在軍事上成就並不是很大,在演義中把諸葛亮寫成了優秀的軍事家,實際上,劉備在進四川的時候帶的是龐統,一方面看來他要鎮守荊州,實際後來多年不也都是關羽自己守嗎,可見龐統的軍事才能是要高於諸葛亮的。
諸葛亮在後期討伐曹魏有人分析是一種以攻帶守的策略,《六出祁山均敗》這個很有道理,當然統一中原恢復漢室的想法在他心中是始終存在的,可惜所有人都知道,在三國後期,三個國家的人口、地域和諸多原因三國的平衡是很難被打破的,而後勁不足、地偏人少的蜀漢想要徹底擊敗魏國是何其難也。
即使諸葛亮能占領長安又如何,以其軍力能推倒魏國全國嗎?
吳國也不會讓他們這麼做的。
但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把蜀漢的軍事和國家發展到不落下峰,也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說諸葛亮是優秀的政治家,普通的軍事家。
再來說說龐統。
龐統是真心想為劉備出力,以至於劉備感動的把心愛的的盧馬都送他騎,可見多其能力的肯定,但是龐統優秀的軍事才能被他張狂的性格和個人的欲望打敗,他急於在劉備勢力當中建立威望,甚至想迅速超過諸葛亮的地位,如果成都在他的指揮下打下來,我想其地位絕不在孔明之下。
可惜沒到成都就被亂箭射死了。
再說政治能力,其治事能力也很強,關於他被劉備起初安排去當縣令的故事就說明了一切。
龐統綜合能力與孔明不想上下,可是他的度量不如諸葛亮。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法正。
法正字孝直,關中人氏。
說來有意思的是,法正效力的主人是劉備劉玄德,而法正的祖父法真號玄德先生。
因為法正立功太大,劉備定蜀後,法正超過諸葛亮,一躍成為蜀漢頭號寵臣,是劉備絕對可以貼心的心腹。
諸葛亮都沒和劉備走的這麼近,諸葛亮和劉備是創業合作的關系,一個當董事長,一個當總經理,私交未必有多好。
當然,法正有缺點,比如記仇,更因此而擅殺仇人。
有人向諸葛亮投訴法正驕橫,諸葛亮很時識務,他說主公在荊州不得志,是法孝直幫助主公一飛劉備對法正的愛,那真是情比金堅。
隻可惜,天不假英雄年,法正死的太早,劉備剛當上漢中王的第二年,公元220年,法正病逝,隻有45歲。
法正的死,極大的刺激了劉備,劉備痛哭多日。
蜀漢一流謀士本就不多,諸葛亮還是搞政治的,可以說法正是劉備爭雄天下的最主要的智力保證。
如果法正還活著,諸葛亮就在夷陵之戰後說,如果法孝直在,一直能勸住主公伐吳。
就算主公一意伐吳,而有法孝正在主公身邊,斷不至於因佈陣失誤讓東吳得手。
換言之,陸遜的一戰成名,是建立在法正早死的情況下。
否則,以法正精準的謀略術,陸遜那一套對法正來太幼稚了。
何況劉備對法正言聽計從,只要法正,劉備必聽,也許歷史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劉備誇法正,自家人誇自家人沒有說服力。
曹操是這麼評價法正的:『我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耶!』
法正未必有諸葛亮厲害,但是劉備對法正卻是極為相信的,所以法正的地位比諸葛亮高。
法正去世時年僅四十五歲。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連哭泣數日。
被追謚為翼侯,法正深受劉備信任,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由此也可見法正地位之高,甚至蓋過了關羽、張飛、龐統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