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幾百年,雖有弒君,卻無直接篡位當國君的君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想,還是不敢?今天帶大家一起看一下究竟為何。
其實,這主要是受當時時代的思想限制,大將直接殺害國君成為國王,既是不想,也是不敢,而且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
在中國思想史上,春秋戰國無疑是一個虎氣騰騰的時代,其後兩千多年,無論是在文化還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時的輝煌。
春秋戰國時代,正是中國封建文化的發祥期,這一時期的思想文化便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礎。
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產生的諸子百家學說,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為千秋萬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為人類文化做出了極其巨大的貢獻。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社會大動蕩、大變革、風雲變幻的時期。
社會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復雜的階級鬥爭中發生很大的變化。
在劇烈的社會變革中,各諸侯國的階級關系不斷出現新變化,不同的階級與階層的代表人物,對社會變革發表不同主張,於是『諸子百家』便應運而生。
當時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學者們便周遊列國,為諸侯出謀劃策,到戰國時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從《史記》的刺客列傳中的四大刺客就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十分重視『忠義』。
雖說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但整個周朝八百年的文化早就浸潤在了這些士人心裡。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更是描寫的當時荊軻去刺殺秦王,為救燕國的悲壯場面。
在這樣一個『重情義輕生死』的文化氛圍之下,自然很少會有手握重兵的將領去選擇謀權篡位,這樣風險十分高的行為。
另一方面,在做這樣一個謀權篡位的決策時,自然會權衡收益、成本和風險。
如果作為將領,在春秋戰國時期謀權篡位成功,那麼恭喜,他成功地坐上了王位。
但接踵而至的將是周圍國家的趁火打劫。
要知道,周圍虎視眈眈的國家盯著這樣一個朝局動蕩的好時機可十分不容易。
說輕了,向這位剛坐上王位的大王敲點竹杠;說重了,隨便舉起一個旗幟都可以讓這個國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隨時都有被其他國家瓜分的危險,王位這樣一個快活位置又能坐穩多久呢?倘若失敗了,那自然是身敗名裂,毀掉一世英名。
況且,這是在亂世,又不是太平盛世。
一個將領就算成功篡位成功,他也沒有把握能在這場『逐鹿中原』的軍備競賽中勝出。
文化的熏陶和收益成本的不協調決定了在春秋戰國時期謀權篡位是一個非常不劃算且很難遇見的事。
因此春秋戰國很少有將領會謀反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