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商鞅變法確實是因為秦孝公的強力支持,才讓秦國在短時間內富國強兵,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老大哥,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秦孝公嬴渠梁之子嬴駟《秦惠文王》繼位後殺鞅而不廢其法,甚至在其死後仍將其處以『五馬分屍』之刑。
身為一國之君的秦惠文王為何會對商鞅如此痛恨?下面我們就掰開了、揉碎了來細細聊聊。
秦之先祖非子因養馬有功被賜封於犬丘成為周王室之附庸,開始有了自己的封地,雖不足五十裡見方,但畢竟是屬於自己可以主宰的一畝三分地,於是原本是同根同祖的、寄居於趙氏封地的嬴姓宗親從趙城搬出來了。
秦人的後代是嬴姓一支,生活在關西,後來建立了秦國;趙人的後代是趙氏一支,從晉國分離出來建立了趙國。
嬴姓支系發展比較慢,其先祖非子是幹養馬這行的,相當於現代的兵工廠。
但自古兵工廠都是被敵人重點打擊的地方,為躲避戰亂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歷經了幾百年時間,九都八遷來到了咸陽。
秦國在春秋戰亂之際雖然也曾稱霸西戎,奈何三家分晉之後到了戰國時期,秦國除了防備犬戎人作亂還得忍受魏武卒的欺侮。
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年輕有為的秦孝公決定改變這種狀態,於是搜羅天下人才,探索富國強兵之路。
這時衛國人公孫鞅西行入秦,與秦孝公一見如故。
公孫鞅所提出的改革之策無非兩大重點,即『富國與強兵』,以廢井田、開阡陌、獎勵織耕,調動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來充盈國庫;以軍功爵位制來鼓勵士兵上陣英勇殺敵。
還別說,公孫鞅的改革在短時間內就給秦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國庫的糧食越積越多,秦軍東出也屢屢將強大的魏武卒打得滿地找牙。
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秦孝公一高興便將商地賜封給公孫鞅,公孫鞅自此改稱商君《商鞅》。
但隨著秦孝公跟商鞅的關系越來越親近,不僅讓商鞅權勢熏天,還冷落了其子儲君嬴駟。
商鞅在變法的道路漸行漸遠,為了維護變法成果,所制定的律令越來越嚴苛,到最後卻作繭自縛。
什麼生意來錢最快?就是搶劫!原本享有特權的嬴姓宗親好不容易通過戰爭搶了點土地,抓了些戰俘充當奴隸,商鞅一紙律令,土地被分配給平民百姓,奴隸通過軍功也可華麗變身為平民,好處最後全部成為王上的了。
可以說,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君主集權相當有用,但對組成秦國的各股勢力是毀滅性的。
於是,各個權力核心對商鞅的變法進行了明裡暗裡的對抗,但秦孝公不為所動,甚至支持商鞅用更嚴苛的律令對阻礙變法的人員進行懲罰。
於是,大量亂法者被收監,連觸犯律法的公子虔都被處以劓刑,君位繼承人嬴駟也因此被貶民間。
秦孝公對商鞅之變法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甚至在其臨死之際曾想將君位傳給商鞅,隻是沒被接受而已。
愛有多濃、恨就有多深,這話放在嬴駟與商鞅身上非常恰當。
秦孝公嗝屁之後,從民間重返廟堂的嬴駟繼君位《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動輿論戰,以羅列商鞅的罪名,逼其造反,以趕盡殺絕。
從私人的角度上看,秦惠文王確實很痛恨商鞅,當初就因為商鞅一句話,讓其流落民間,差點儲君之位不保。
但從當時的權力格局上看,秦惠文王剛剛從民間回到廟堂,權力核心還沒有形成,也需要盟友來支撐。
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盟友,而所有嬴姓宗親的共同敵人就是商鞅。
因此,商鞅之死有助於凝聚權力,這點秦惠文王懂。
於是,由秦惠文王背後推動,公子虔親自操刀,所有嬴姓宗親同仇敵愾,商鞅謀反罪名成立。
以彼之法,治彼之罪,商鞅自知被捕後的下場會如何,想逃往魏國,奈何魏人也討厭他不讓其入境。
於是,隻得潛回商地,想發動邑兵攻打鄭縣找個容身之處,結果毫不意外,被秦惠文王派軍征討,一代改革先行者商鞅在彤地戰死。
按理說人死如燈滅,商鞅都死了,所有嬴姓宗親的氣也該消了,但秦惠文王不這麼認為,他不僅下令誅滅商鞅全族,還將商鞅的屍首帶回了咸陽。
在咸陽的鬧市當中,已經死去多時的商鞅,其屍體的頭與四肢被分別套上馬車,健馬朝五個不同的方向飛奔,頃刻之間被車裂為五塊,一個改變了東方世界格局的牛人最終被五馬分屍。
為何死後的商鞅還遭受車裂之刑,僅僅是秦惠文王為泄昔日被貶為民間之恨?非也,堂堂一代君王,胸襟不會如此狹小。
與其說秦惠文王殺商鞅是為了平復民憤,不如說將死去的商鞅再處以極刑是為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富國強兵是國策,對君王集權的國策不能廢除,就讓商鞅的軀體再發揮點餘熱,暫時吸引下一顆顆痛恨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