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古代皇位繼承人,在朝堂擁有特殊的位置,作為隨時準備接替帝國權力的人,往往當一輩子太子卻最後沒有登上皇位,以至於有人發出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的感慨!
作為皇位的繼承人,天然擁有巨大的權力,在皇帝不在朝中的時候,作為臨時工處理國家大事,也正是這個原因,處理不好會招來皇帝的指責,處理好了又會招來皇帝的猜忌,畢竟一山不容二虎,誰也不願意自己手中的權力被人分走,於是,太子和皇帝之間一直有一種微妙的關系。
這種關系如果把握不好,時間長了,就會引來無可挽回的矛盾,導致最後離皇位一步之遙而成為皇權的犧牲品,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不少,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眀太祖的太子朱標,康熙的太子胤礽等都有類似的結局。
這幾個人當一輩子太子,在就要做到皇位上的時候,要麼被人陷害,要麼因為權力過大而招致皇帝猜忌最後被廢,導致歷史改變走向。
其中朱標屬於自己的早亡。
這幾個有名的悲情太子有不少共同點,當一輩子太子臨了未坐上皇位,自己老子異常強勢,都是有為之君。
因為衛霍的影響,衛太子劉據沒有登基,後世很多人為此感到惋惜,對於漢武帝來說,晚年時候,打了一輩子的匈奴人死灰復燃,培養一輩子的繼承人突然沒了,等於宣告他窮其一生的功績半途而廢。
已經暮年的劉徹手中的帝國前途,兇險萬分,如果當時手攬帝國大權的霍光稍微有異心,王莽代漢的事情提前發生不是不可能的,好在臨了時候選的托孤大臣還算穩妥,幸運的是帝位最後還是回到衛太子一系。
霍光的政績掩蓋了漢武帝晚年一系列錯誤的影響,也讓衛太子的死顯得無足輕重。
唐朝的趨勢變幻莫測,非正常上位的例子太多,包括李世民本人,發動玄武門之變而奪取皇位,這就等於給其他人一個模仿的樣板,此後百年間的皇位紛爭全都因為玄武門之變而來,李世民即位之後,冊立李承乾為皇太子,隨著其他兒子的長大,有了李世民的例子,各個都蠢蠢欲動,拉幫結派構陷太子,以期奪取儲位。
歷史上的李世民,以善於納諫著稱,這位陛下在培養兒子的時候,也大致以自己的愛好為標準選擇人才來輔佐兒子,於是魏征、於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一些敢於犯顏直諫的人進入東宮,當然,效果適得其反。
這幾位都無時不刻地批評太子過失,處處拿著放大鏡找太子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之下,向來溫和的太子逐漸叛逆,三人成虎,這些人的反饋導致李世民對太子的態度轉變,絕對是愛之是以害之的結果。
至於康熙的廢太子,也是特別委屈,就是他說的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的話,和前兩位一樣,從一生下來就獲寵愛,三藩之亂時候被冊立為太子,而後被細心教育,尷尬的是,康熙也是長壽帝王,這個歷史上在位年限最長的皇帝讓急著登基的太子兩眼望穿。
如果當時是完全的漢人王朝,這位太子的遭遇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但是,入關不久的滿清依然有著強大的部落殘餘,議政王大臣的權力,八旗旗主的權力依然很大,這一些人的利益根本無法和太子系統完全融合。
對於邊緣人物,無法進入太子系統的,為了自己利益不受影響,隻能另選利益代理人來,於是出現的九龍奪嫡,各皇子和大臣們能夠很快結成利益同盟,但是他們的首要矛頭就是太子,成為眾矢之的太子成為皇權鬥爭的替罪羊。
歷史就是歷史,現在的人沒辦法去猜測古代沒有發生的事情,我們也沒辦法猜測歷史會因為某個人而發生可能的改變。
現在所有的猜測都是一廂情願的假設,歷史上既沒有真實發生,也不一定真的會發生。
對於普通人來說,上位者是誰都差不多,所以不管是李承乾還是胤礽,抑或是劉據,站在他們的角度,沒有身登大寶,確實是很可惜,但是普通人這一些人無所謂吧,歷史就是過眼雲煙,沒必要替古人可惜,換誰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