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滅亡,慈禧拒絕兌現封王承諾,曾國藩何以反而松了一口氣。《網路歷史》

1864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在曾國藩胞弟曾國荃的進攻下,最終陷落。

而曾經占據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也就此滅亡。

若要論功行賞,曾國藩恐怕要記上頭功。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之時,清朝的正規軍——八旗軍與綠營都不堪大用,屢戰屢敗。

若無曾國藩的湘軍苦苦支撐,清朝恐怕早就滅亡了。

可以說,曾國藩為清朝整整續了五十年的命。

據傳言咸豐皇帝生前,一直深恨太平天國,欲除之而後快。

但直到咸豐病死,卻仍未如願。

因此有傳言,咸豐曾在臨死前發狠:

『不管是誰,能克服敵巢南京者,皆封郡王!』

如今天京克復,到了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然而沒成想,當時執政的慈禧太後卻出爾反爾,隻給曾國藩封了個一等勇毅侯。

別說是郡王了,連個公爵都沒撈到。

而破城的首功之人——曾國荃,也不過得了個一等伯爵,其賞賜之薄,簡直令人寒心。

據說,當時中樞討論封典時,諸臣均認為:

『文臣封王,似嫌太驟,且舊制所無;因析唯而為四,封侯、伯、子、男各一』

他們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曾國藩現在封了王,到時候如果再立功勛,那麼還能給他封什麼。

而且文臣封王,從明朝開始就沒有這樣先例。

當年劉伯溫功高蓋世,也不過封了個伯爵。

然而這種說法是難以服眾的,以和珅為例,此人沒有立下什麼出眾的軍功,也不是什麼武臣,然而他卻被乾隆封了個一等忠襄公。

與再造社稷的曾國藩比,和珅連屁都不是,憑啥和珅封了公爵,曾國藩僅封了個侯爵?

實際上,曾國藩沒有封王,並非因為他是『文臣』,也不是因為『太驟』。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曾國藩是個漢人。

滿清一直瑾守『滿漢之大防』。

如果不是八旗軍太沒用,又如何有曾國藩等湖湘英豪的出頭之地?

因此出於防范以及歧視的心態,滿清朝廷無論如何也不會給曾國藩封王。

換做旁人,面對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曾國藩理應憤憤不平。

然而根據記載,曾國藩不僅不惱,反而還歡欣鼓舞的『謝主隆恩』,甚至對幕僚說『自己松了一口氣』。

曾國藩為何會有如此『佛系』的反應呢?

首先自古以來,異姓王的下場都很糟糕。

漢初時,韓信、英佈、彭越等異姓王同年幾乎被殺。

而在清朝,異姓王的待遇也不怎麼好。

清朝開國以來,一共封了五個在世的異姓王,分別是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義王孫可望和平西王吳三桂。

然而很可惜,這些異姓王的結局都很糟,幾乎都死於非命。

除了孔有德外,其他異姓王的死,都和清廷的猜忌有關,誰叫他們是手握重兵的漢人呢?

滿人皇帝當然不會對他們放心。

和前述幾個異姓王一樣,曾國藩也是個『手握重兵的漢人』。

若曾國藩封了王,誰能保證不會像他的這些先輩一樣,被滿洲朝廷『鳥盡弓藏』?

因此,若清廷真的給曾國藩封了王,除了給其增加『無端的猜忌』與『非自然死亡』的風險,幾乎毫無裨益,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面對的隻有兩條路。

其一,起兵反清,進而稱帝;其二,安安心心地做清朝的臣子。

以當時的形勢與曾國藩的人生經歷,反清稱帝是不實際的選擇。

而做清朝的臣子,做王遠不如當個侯爺安全。

因此曾國藩才會大為慶幸,覺得自己保住了一命。

曾國藩雖然放棄了『王爺』的虛名,卻沒有放棄實利,而他的實利正是舊湘軍出身的各省督撫。

當時,慈禧太後曾任命非湘軍出身的馬新貽為兩江總督,想析分湘軍之權。

然而在1870年,馬新貽卻被莫名其妙地刺殺,釀成了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

對於馬新貽的死,大家皆以為是湘軍買兇殺人,而湘軍的總後臺,正是表面上默默無語的曾國藩。

對於曾國藩來說,湘軍是其性命與權位的保障,無論如何也不容他人染指,即使是至高無上的慈禧太後。

而慈禧太後試探到了曾國藩的底線,為了避免兵變,便不再過問『刺馬案』的真相。

曾國藩不爭『封王』之虛名,卻緊緊把持住了實利,與清廷達成了奇妙的默契,最終得以善終。

與古代的韓信相比,曾國藩的政治智慧不知高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