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會告訴你,譚嗣同甘願赴死的背後,其實是因為他的父親。《網路歷史》

歷史上的譚嗣同,出身於官宦之家,父親譚繼洵也算是晚清名臣。

進士出身,縱橫官場數十年,從一個小小的戶部員外郎,一直做到了湖北巡撫,甚至還一度署理湖廣總督,成為當時最具實權的地方官之一,妥妥的封疆大吏。

在父親的蔭福之下,譚嗣同的早年生活,其實就比較輕松,完全沒有寒門士子的苦讀壓力。

官二代的背景,讓他從小就能有名師教導,而且還能四處遊學,結交朋友,開拓閱歷。

就這樣,譚嗣同一直『玩兒』到了三十歲。

像他這種沒有生活壓力,同時眼界開闊的年輕人,其實就是那個時代的『憤青』。

1895年,清朝於甲午戰爭中慘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洋務運動數十年的成果毀於一旦。

譚嗣同作為標準『憤青』,自然是忍不了,於是開始參與到變法救國的大潮中來,並逐漸成為維新派的核心人物。

對此,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並不支持,當兒子準備在老家辦學館,推廣新學的時候,譚繼洵正眼都不帶瞧一下。

僅僅是去幫兒子站個臺,剪個彩都不願意。

還說:

『守老氏之寶,不欲為天下先』

譚繼洵之所以會有這種態度,首先是自己觀念守舊,對於變法革新之類的事情,不是太贊成。

別說是自己兒子譚嗣同,就算是平時一直不敢惹的張之洞,他都不會在這方面妥協。

任張之洞湖廣總督期間,經常想約湖北巡撫譚繼洵一同上奏,推行自己的新政。

結果譚繼洵一律婉拒,,表示要玩兒你老張自己玩兒就行,別拉上我。

除了觀念以外,譚繼洵也憤慨兒子的叛逆。

譚繼洵和譚嗣同不一樣,他是過過苦日子的,其乃是窮苦人家出身,6歲便沒了父親,而且體弱多病。

好在長兄譚繼升撐起了這個家,而譚繼洵聰明而且勤奮,考上了進士,光宗耀祖。

譚家的榮耀來之不易,所以譚繼洵在官場上,一直謹小慎微,從來不曾有逾越之舉。

對於兒子譚嗣同,他不求其日後能有多大作為,隻求平安一生。

他還給譚嗣同捐了一個江蘇候補知府的官兒,不高不低,有編制、有地位、沒實權,典型的混吃等死。

但是,譚嗣同可不喜歡這種生活,他要做一番事業,他要救國家於危亡,救民族於水火。

所以,最終還是違背了父親,跑到京城當起了維新派。

這下父子關系,其實就鬧得有些不愉快。

戊戌新政期間,同為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甚至還上奏彈劾譚繼洵,讓他下臺別礙事兒。

『即湖北巡撫譚繼洵守舊迂拘,雖人尚無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

此等即不逢裁缺,亦當分別罷斥,或優之聽其告休』

都是維新派,楊深秀明知譚繼洵是譚嗣同父親,卻依然如此上奏,可見譚繼洵和兒子的關系,真的很一般。

更值得一提的是,戊戌新政確實不太靠譜。

雖然出發點不錯,口號的也喊得很響亮。

但具體執行起來卻是一塌糊塗,毫無章法和計劃。

譚繼洵深耕官場數十年,業務能力不說特別出眾,但經驗擺在那裡。

對於兒子搞的這些事情,他很清楚,失敗隻是時間問題。

而失敗之後,兒子譚嗣同,包括他都會受到牽連,所以他一直反對,想要把兒子拉回來。

果不其然,新政僅僅持續三月有餘,便宣告失敗。

維新派被冠以亂黨身份,頂著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大肆抓捕。

最終,譚嗣同等六人被捕,血濺菜市口。

對於此時的譚繼洵來說,已經是無力回天,之前他一直在救兒子,到現在則是想救也救不了了。

看看六君子裡面,背景不輸譚嗣同的大有人在。

要知道,當初戊戌六君子中的楊銳可是張之洞的得意門生,被捕之後,張之洞四處找關系,盛宣懷、榮祿還有剛毅,凡是能在慈禧面前說得上話的人,他都找了,甚至最後親自擔保,但是都沒用,楊銳還是被斬了。

還有林旭,其乃是晚清重臣沈葆楨的孫女婿,妥妥的忠良之後,可是依然沒能保全性命。

沒辦法,要殺他們的乃是慈禧太後,當時中國最具權力的人。

除非她自己願意,否則沒有人可以阻止。

譚繼洵雖然貴為湖北巡撫,但也僅僅隻是一個湖北巡撫,身後沒有其他勢力。

若他是李鴻章、曾國藩這樣的人物,或許還有幾分轉機,但他並不是。

他不僅救不了譚嗣同,連自己都無法置身事外。

事後,因為兒子的亂黨身份,譚繼洵也被罷官還鄉,在當地管束監視下憂懼而亡。

說起來,還是譚嗣同這個當兒子的牽連了他父親。

當然了,不能因此就指責譚嗣同不孝,因為這種結局他開始估計也想不到。

要知道,百日之前,他還是光緒皇帝所看重治國大才,名列四大章京,頗有實權,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名為章京,實為宰相』。

肩負救國重任,身受無數人吹捧奉承,此時的譚嗣同何等風光?

誰知最後竟然是這樣一個結果。

而在被捕之前,他本有機會像康有為他們那樣逃亡國外,但他自己卻主動放棄。

這裡面除了想要以死明志,喚醒國人以外,估計也是考慮到了自己背後的家族。

他若逃了,朝廷會放過他們譚家嗎?

要知道他父親可是湖北巡撫,封疆大吏,兒子卻是在逃的亂黨,誰能保證父親不會為了兒子造反?

所以,隻有他死了,父親才有可能得到保全。

而事後的結果確實如此,雖然譚繼洵被罷官,但至少沒有性命之憂,這已經算是萬幸了。

也是譚嗣同身為兒子,唯一能為父親做的了。

對此,譚繼洵心裡明白,卻也無能為力,隻能是在兒子死後,為兒子寫下一首挽聯:

『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這是在為兒子喊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