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隋兩朝,都是二世而亡,但他們所作出的功績,是無法抹殺的。
但是因為後來統治者的需要,秦始皇、隋煬帝都被刻意醜化了。
隋文帝留給楊廣的,是一個十分強大的王朝,那麼曇花一現,繁榮一時的隋朝為何是個短命的王朝?
隋朝的繁華事實上是大量積累前代的結果,眾所周知,隋文帝楊堅是北周的外戚,通過和平政變的方式取得皇位。
可以說北周的全部積累絲毫無損的過渡到隋文帝楊堅的手中。
雖然地方上有幾次叛亂,可是對於整體的國家經濟沒有過多的損害,所以他才可以統一南北,才可以制造經濟的繁榮和盛世的局面。
可是在繁華背後仍然隱藏著殺機,正是這樣眾多的危機組合到了一起才致使隋朝二世而亡。
豪門大姓依舊掌權
豪門大姓是中古時期的社會支柱,他們在社會上掌握著絕對壓倒性的力量,皇位的更替演變甚至有時都要看他們的臉色。
而隋朝的上位以及統一南北根本原因也是因為隋代的各項政策符合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們也願意承認隋文帝的統治。
在隋朝初年的重臣集團中有『四貴』,分別是高颎、虞慶則,楊雄,蘇威。
高颎是勃海高氏,他和北齊的建立者高歡是同一個大族出身。
虞慶則京兆櫟陽人,其家族先祖本姓魚,仕奉匈奴鐵弗部赫連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強。
楊雄是隋文帝楊堅族子,隋朝宗室,出身弘農楊氏。
蘇威是曹魏侍中蘇則十世孫,西魏度支尚書蘇綽之子,大塚宰宇文護之婿,在北周也是一等一的門第。
這些人就構成了隋朝的核心決策集團,代表著家族的利益和世家大族的矚目。
可是隋煬帝即位後,遠征高句麗甚至已經征到了世家大族的頭上。
比如代北虜姓長孫氏的家族子弟長孫順德就是為了逃避兵役才投奔了李淵。
這樣嚴重損害世家大族利益的舉動,自然招致了厭惡。
世家大族將勢力分散到了其他代理人的頭上,比如李淵、李密、蕭銑等人。
所以,這是隋朝短暫驟亡的根本原因。
過分集中的皇權
隋文帝建立的國家權力太過於集中。
文帝本身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對未來充滿理想的君王。
他幻想著所有的兒子都是同父同母所生就不會互相爭權奪利,自相殘殺,同室操戈。
可事實上他的五個兒子是廝殺的最慘烈的兄弟。
隋文帝將所有的權力握在皇帝手中,他希望未來的皇帝會是繼承他政策的守成君主。
可是上位的卻是楊廣這樣的好大喜功,揮霍無度的君主。
過分集中的皇權致使朝廷中敢於勸諫隋煬帝的大臣都沒有,更不要說是制衡了。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
隋煬帝修運河,修迷城,三征高句麗,窮奢極欲,肆意妄為。
在這種情況下,民不聊生,百姓造反,官吏起兵,隋朝的天下瞬間毀於戰火之中。
綜上所述,因為隋煬帝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好大喜功、貪圖美色,對於民力役使太急。
而且在征伐高句麗的過程中,他不反思自己的行為,給老百姓帶來了的深重苦難。
最終人民忍無可忍,起義的烽火遍地都是,隋煬帝在洶湧的歷史大潮之中隕落。
使得原本有可能創造一個時代的隋朝,也是二世而亡,成為了一個短命的王朝,留給後人無盡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