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那時的劉邦已經病入膏肓,但絕非什麼老糊塗,這個決定恰恰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作為一個上位者,在那種特殊時刻,他考慮的不再是妹夫或者兄弟,而是劉氏天下,大漢江山。
往昔
發跡前,劉邦正事不幹,是十裡八鄉出名的混混兒頭兒,不幹農活不種地,因此時常被父親責罵,可他依舊我行我素,掛著泗水亭長,遊手好閑。
樊噲出身也不高貴,是個殺狗賣肉的,跟劉邦是發小,劉邦沒錢,還好吃喝,於是樊噲就倒黴了,三天兩頭被混吃混喝,為此,樊噲一度把酒館搬家。
劉邦倒是鍥而不舍,最後又找著了,繼續蹭吃蹭喝,樊噲沒辦法,隻能聽之任之。
不過劉邦也算夠意思,四十多歲娶了不到二十的呂雉,後來還做媒把呂雉的妹妹嫁給了樊噲,所以說劉邦的成功也不是偶然,有能力的時候知道報答,您看,這不幫兄弟解決人生大事了嘛。
於是乎,倆人從發小、兄弟,又增加了連襟的關系,算是親上加親,不過冥冥中,樊噲與呂雉也就扯上了關系,為後來劉邦的那道旨意埋下了伏筆。
起義
二世無道,不僅大小規模起義不斷,全國各地揭竿而起,而且六國貴族也相繼復國。
所謂時勢造英雄,天賦異稟的劉邦自然也加入了反秦大潮中,成了『沛公』。
同縣的樊噲、夏侯嬰、蕭何、曹參等人都加入到起義隊伍中,成了劉邦的下屬,隨著戰爭深入,劉邦的勢力越來越大,再加上後來的張良、韓信、陳平等人加入,劉邦在眾多勢力中脫穎而出,與項羽形成了楚漢爭霸的局面。
但是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比如睢水之戰,劉邦五十六萬聯軍讓項羽殺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呂雉也是那時和劉邦生出嫌隙;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鴻門宴,虧了張良妙計和樊噲忠心,不然劉邦在那時就身首異處了。
這一時期,樊噲除了劉邦的兄弟、妹夫,還是他忠實的部下,為劉邦盡心盡力,這也是兩人的蜜月期,關系無比融洽。
角度與局勢
擊敗項羽後,劉邦正式成了大漢第一位皇帝,樊噲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加上他生性耿直豁達,所以在劉邦晚年喜怒無常、大臣們避猶不及時,樊噲依舊敢進宮面聖,見了劉邦病體,還忍不住痛哭流涕,這讓劉邦深為感動。
所以說劉邦一直是信任樊噲的,不然也不會對其委以重任,並讓樊噲掌兵,但是之後有人告密,說樊噲聲稱在劉邦死後要殺了戚夫人和劉如意,這讓劉邦第一次正視起樊噲的另一層作用。
劉邦並不是太相信樊噲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懷疑樊噲有朝一日真的會做出這樣的事。
戚夫人與呂雉勢同水火,自己也常有廢立的打算,樊噲除了自己兄弟、臣下這層關系,還是呂雉的妹夫,太子的姨父,自己在時,樊噲會毫無疑問的站在自己一方,但是一旦自己過世,樊噲毫無疑問的會選擇姐姐和外甥。
呂雉母子多年來確實吃了不少苦,樊噲不敢也不會指責自己,但是對戚夫人可就不同了,畢竟她曾一而再再而三的落井下石,在樊噲看來,或許她就是那個蠱惑君王的妖姬,應當殺之而後快。
其次,劉邦想行廢立之事,愛屋及烏比重小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主要是因為,他覺得在這百廢待興之時,仁德卻缺少魄力的劉盈無法掌控大局,功勛集團恃功自傲,沒有強硬的手段如何治理?
呂雉牝雞司晨,呂氏尾大不掉,劉盈又是呂後的親子,該如何擺平?
不過商山四皓的出現讓他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因為一向無賴的他意識到,仁德似乎不像自己想的那麼無用,而劉盈只要稍微控制一下,就足以造成功勛集團與呂氏集團的對立。
不過這樣一來,樊噲他是功勛老臣,同時也是呂雉的妹夫,所以也可以算作呂氏一黨,他的一個小變化,就很可能打破呂氏集團和功勛老臣之間的政治平衡。
再有就是劉邦確實很在意戚姬和劉如意,不想他們有閃失。
所以,劉邦站在帝王的角度去考慮全局,隻能舍棄樊噲。
於是,劉邦下旨將命陳平將樊噲就地處決,讓周勃統領樊噲的軍隊。
後記
可惜的是,劉邦忽略了陳平的想法。
陳平是出了名的圓滑,論心機和明哲保身,普天之下無人能出其左右。
陳平明白即便殺樊噲,也不能通過自己的手,不然劉邦死後呂雉秋後算賬,自己怎麼辦?
再或者劉邦萬一後悔了,需要安撫呂雉,自己豈不是倒了黴?
於是陳平拿著聖旨下了樊噲的兵權,然後押樊噲回京,讓劉邦當面下旨殺樊噲,這樣一來自己就被摘幹凈了。
結果樊噲還在半路,劉邦先死了,於是陳平快馬加鞭回去見呂雉,先告訴呂雉人沒殺,然後聲淚俱下一頓鬼扯,果然,自己不但沒罪,還有功了。
陳平他知道抗衡不了呂雉,所以一直隱忍到呂雉死,之後聯合周勃等人將呂氏鏟除,劉氏江山也得以延續,可以說過程雖然不同,但結果還是好的,起碼對劉邦來說也能含笑九泉了。
所以說,拋開人性,這樣的旨意無疑是對局勢和江山最有利的。
要知道,我們的這位漢高祖雖然文不成武不就,但頭腦,絕對古今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