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受龐涓欺騙,被臉上刺字和剔去膝蓋骨,事後他如何報復的。《網路歷史》

嫉妒是一劑毒藥,它會使人喪失理智,做錯誤的事,即使是『茍富貴,無相忘』的同門師兄弟,也可能因為嫉妒,反目成仇,做出傷害對方之事。

孫臏和龐涓這對同門師兄弟,就是因為嫉妒,做出了傷害對方之事。

龐涓害怕孫臏取代自己,所以誣陷孫臏謀反,導致孫臏被處以臏刑和黥刑。

事後孫臏如何報復龐涓的?

一、龐涓陷害孫臏

孫臏和龐涓都鬼谷子的學生,他倆關系很好,還約定將來不論誰發達了,都要記得提攜另一個。

學有所成後,龐涓先孫臏一步下山,並到魏國受到了魏王的重用。

孫臏的才能在龐涓之上,所以龐涓發達後,害怕孫臏到魏國威脅自身地位,不敢依照他們的約定,將孫臏推薦給魏王。

墨子發現了孫臏的才能,將其推薦給了魏王。

在魏王的追問下,龐涓被迫請孫臏下山一起輔佐魏王。

孫臏到魏國後,魏王要封他官做,但龐涓擔心孫臏會取代他,所以暗中使壞,沒有讓魏王給孫臏封官。

之後龐涓又誣告孫臏謀反,導致孫臏被處以臏刑和黥刑,成了一個不能行走的廢人。

將領不能行走、不能騎馬,自然就不能為將了,龐涓見孫臏已成廢人,威脅不了他了,所以沒對他趕盡殺絕,這讓孫臏有了復仇的希望。

齊國使臣出使趙國時,發現了孫臏,並將其秘密帶回了齊國。

孫臏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他很快受到了齊王和齊國大將田忌的重用,孫臏還成了田忌的心腹謀士。

二、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是孫臏對龐涓報復的開始。

公元前354年,趙國攻打衛國,由於衛國是魏國的盟國,所以魏國出兵幹預此事,魏王讓龐涓率兵攻打趙國。

魏國的魏武卒實力很強,再加上他們有龐涓這個才能出眾的統帥,趙國很快被魏軍擊敗。

趙國遭遇危險時,趙王向齊國求救,希望他們出兵幫助趙國對抗魏國。

唇亡齒寒,趙國被魏王滅掉,齊國也會成為魏國的下一個目標,到時候齊國就危險了,所以齊王決定派田忌和孫臏率兵去幫助趙國。

田忌準備在趙國邊境和魏軍決戰,但孫臏認為這是不明智的選擇,魏國魏武卒戰鬥力很強,齊軍和他們交戰,不一定能打過他們,即使擊敗魏軍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劃算,所以孫臏建議田忌進攻魏國。

龐涓帶著魏軍主力攻打趙國,此時魏國國內空虛,他們趁機攻打魏國,龐涓也必會派兵救援魏國,這個時候,他們在半路設伏等待龐涓,不但可解趙國之圍,還能以逸待勞擊敗魏軍。

田忌按照孫臏所說的做了,打了個慌忙前來支援的魏軍措手不及,大敗魏軍,龐涓也輸給了孫臏。

三、射殺龐涓

公元前342年,龐涓率兵攻打韓國,韓國實力不如魏國,所以他們也向齊國求救,希望齊國出兵幫助他們。

有了上次的成功經驗,這次田忌和孫臏再次率兵攻打魏國。

龐涓知道這是孫臏的陽謀,但魏國的安危比攻打韓國更重要,所以他不得不率兵救援魏國。

有了上次的前車之鑒,這次龐涓有了防備,但孫臏還是棋高一籌,他利用齊兵害怕魏兵的心理,讓士兵通過減灶的方法,制造了齊軍逃跑的假象。

龐涓到魏國境內後,讓人清點齊軍做飯的灶臺數量,第一天有10萬個,第二天有5萬個,第三天隻剩三萬個了,灶臺越少,說明吃飯的人越少,吃飯的人越少,說明齊軍逃跑的士兵也多。

做飯灶臺的大量減少,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因為害怕魏武卒,已經大量逃跑,所以放松了警惕,讓士兵全力追擊被他們『嚇破膽』的齊軍,這恰恰中了孫臏的計。

龐涓追至馬陵時,道路變得非常窄,兩旁都是峻隘險阻,這為齊軍藏匿提供了良好條件。

道路中間橫著一棵大樹,擋住了魏軍,樹幹上還被人刻了字,龐涓命人取來火把,準備查看白木上的字時,齊軍看到火光後,瞬間萬箭齊發。

魏軍亂成一團,這個時候,龐涓明白大勢已去,他輸給了孫臏,所以說完:『遂成豎子之名!』拔劍自刎。

齊軍再次大勝魏軍。

龐涓若心胸寬闊些,能容忍下孫臏,以他們師兄弟的能力,定能輔佐魏王幹出一番事業,可惜龐涓利令智昏,陷害師兄弟,最終害人害己,還連累了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