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遭騙,被同門師弟龐涓砍去雙腳後,他是怎麼瘋狂報復的。《網路歷史》

『凡是嫉妒的人都很殘酷』——雨果。

將雨果的這句名言用在龐涓身上非常貼切。

龐涓和孫臏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兩人都師從鬼谷子,是一對要好的同門師兄弟。

兩人本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書寫一段共同輔佐君主的佳話,但因為嫉妒,他們成了一對宿敵。

讀書時期的友誼是最值得歌頌的,這個時期的友誼沒有利益的摻雜,非常的純潔和珍貴。

孫臏和龐涓在讀書的時候,也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

與孫臏相比,龐涓功利性要重一些,他在鬼谷子那兒略學有所成的時候,就迫不及待想下山去建一番功業。

龐涓離開之前,兩個要好的朋友還約定,將來不論那一個富貴了,都要提攜另一個。

約定好後,龐涓下山了,到了魏國很快得到了魏王的重用。

孫臏繼續在鬼谷子身邊潛心學習。

後來道家始祖墨翟拜訪鬼谷子時,發現鬼谷子的徒弟孫臏很有才能,於是在面見魏王時,將孫臏推薦給了魏王。

魏王得知龐涓還有一個很有才能的師兄時,他大為不滿,質問龐涓為何不將孫臏推薦給自己。

為了不讓魏王怪罪,龐涓派人將孫臏接到了魏國,並將其引薦給了魏王。

魏王要封孫臏做官,但龐涓知道孫臏的才能在自己之上,若讓他留在魏國做官,他很快就會取代自己,成為魏王身邊的紅人。

出於嫉妒,龐涓千方百計的阻止孫臏做官,他對魏王說孫臏才能強於自己,怎能屈居自己之下,大王應等孫臏建些功勛,再論功行賞,給孫臏一個更大的官職。

龐涓明面上是為了孫臏,但實則包藏禍心,目的是阻止孫臏在魏國做官。

孫臏沒有發現這個昔日好友的險惡用心,還對龐涓十分感激。

在魏國這段時期,龐涓表面上對孫臏親如兄弟,但卻在暗地裡誣陷孫臏,最後”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

“削去了孫臏的膝蓋,使孫臏不能站立。

在龐涓看來,孫臏已成了廢人,對他構不成威脅,所以再沒有取孫臏的性命。

齊國使臣來到魏國後,發現孫臏此人有大才,所以想辦法將孫臏送到了齊國。

到齊國後,齊國大將田忌很欣賞孫臏,還將他推薦給了齊王。

到了齊國並受到重用的孫臏,也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

齊國和魏國同是爭霸的對手,所以兩家經常兵戎相見,孫臏的復仇方式,也自然是在戰場上打敗龐涓,使龐涓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不過這一天孫臏沒有等太久。

公元前354年,龐涓率兵攻打趙國,這時候的趙國實力還很弱小,不是魏國的對手,所以他們向齊國求救。

齊國也害怕魏國滅掉趙國,進而實力壯大威脅到自己,所以齊王讓田忌和孫臏率八萬大軍救援趙國。

田忌想直接和魏國大軍交戰,以便擊敗魏軍解趙國之危,但孫臏認為此方法非上策,他說道:”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

“他知道龐涓正率魏國主力攻打趙國,後方空虛,若他們乘機攻打魏國首都大梁,龐涓必會率兵救援大梁,到時候趙國之危自然會解除。

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

在孫臏的建議下,田忌率兵攻打大梁,魏王果真命令龐涓回兵救援大梁。

田忌還聽從孫臏的建議,在龐涓撤退的必經之路桂陵設下埋伏,在此以逸待勞,等待匆忙趕來支援的龐涓。

毫無防備的龐涓被孫臏打了個措手不及,隻能帶著殘兵狼狽逃走。

公元前342年,孫臏率兵攻打韓國,韓國也同樣向齊威王求救,齊王再次派田忌、孫臏救援韓國。

田忌又再次故伎重施,攻打魏國,逼迫龐涓撤兵。

但由於有了前車之鑒,龐涓這一次不容易再上孫臏的當了,所以孫臏打算利用齊兵怕三晉之兵的心理來擊敗魏軍。

“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魏國的士兵以驍勇善戰出名,這讓齊國士兵心存忌憚,所以孫臏正想利用此來擊敗龐涓。

齊軍進入魏國後,孫臏先讓人做可以做十萬人飯的灶,第二天削減至五萬,第三天削減至三萬。

龐涓在追擊途中,看見齊軍的鍋灶越來越少,大喜過望,他知道齊王士兵因為害怕魏軍,已經逃跑了大半,這讓他更加不將齊軍放在眼裡,率領士兵全力追擊齊軍。

追至馬陵時,一顆倒下的大樹攔住了龐涓的去路。

馬陵道路狹窄,且周圍樹木茂盛,是軍隊埋伏的好敵方,為此孫臏早已在道路兩旁埋伏下了重兵。

他在攔住龐涓去路的大樹上刻了一行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龐涓命人舉來火把要看時,士兵按照孫臏囑咐好的,看到樹旁有火光就放箭,瞬間數萬支羽箭射向魏軍,龐涓看著亂成一鍋粥的魏軍,知道大勢已去。

他說道:『遂成豎子之名!』於是拔出佩劍,選擇了自刎。

龐涓一死,魏軍樹倒猢猻散,慘敗於齊軍。

孫臏報了削足之仇,龐涓也為自己的嫉妒付出了慘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