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東吳孫權趁關羽北伐時,遣師偷襲於後,襲殺關羽,奪取了劉備集團占據的荊州數郡。
至此,東吳的轄地橫跨江東和荊州,還讓交州臣服,從所號令的地域來看,已不弱於曹魏多少,實力大漲。
從軍事戰略上來講,東吳要想和曹魏爭鋒,主動出擊的話,占據荊州的東吳,就又多了一個出兵北伐的戰略基地。
當初,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劉備規劃未來時,所制定的終極戰略就是東和孫權,然後從荊州、益州兩路出兵北伐,與曹魏爭雄。
這個戰略是否可行,至今爭論不休,但至少讓當時迷茫的劉備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諸葛亮後來隻能從漢中出師北伐,是因為蜀漢失去了荊州,可孫權有了荊州,卻似乎沒有利用荊州配合江淮一線北伐的意圖。
說起來,孫權和諸葛亮有一點點相似之處,諸葛亮六出祁山,孫權也是五伐合肥。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孫權也是『孫十萬屢攻不克』,兩人最後都是『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和孫權北伐的各自表述肯定不同,孫權不會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但兩人的目的是一樣,都是為了統一天下。
諸葛亮是沒辦法,隻能咬牙從漢中方向出兵,可孫權為何不在兵進合肥的同時,也遣一上將從荊州出兵相助?
孫權聽沒聽說過《隆中對》?
不得而知,但稍有些軍事智慧,就應該懂得兩路同時出兵,互相配合作戰的好處。
而且,東吳當時是有這個條件的,幾乎全占荊州的州郡,且西和蜀漢,南撫交州,基本解決了後顧之憂。
孫權完全可以效仿《隆中對》,『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孫權身率江東之眾出於合肥』
但自從孫權占據荊州後,似乎就沒有比較堅決的利用荊州配合北伐的想法,孫權五伐合肥,有三次都在奪取荊州之後。
其中,隻有孫權最後一次率部攻打合肥時,安排了荊州方向出兵配合,『權北征,使《陸》遜與諸葛瑾攻襄陽』且荊州出兵不過萬餘。
在別的時間段,荊州方向大多都是在防禦作戰,少有主動出兵北伐的行為。
孫權想不想借助荊州實現其北伐意圖?
肯定想,自從東吳占據荊州後,孫權就移駕荊州治下的武昌《隸屬江夏郡》,在這裡待了八年。
孫權在武昌建新城,甚至在武昌建國稱帝。
毫無疑問,孫權本人相當重視荊州的戰略地位,從這裡遣兵北伐,絕對在孫權的腦海中醞釀很久。
可從實際行為上來看,孫權又少有讓荊州出兵配合自己從東線合肥方向北伐的行為,這是為什麼?
原因是孫權試圖和曹魏爭雄的戰略意圖,在東吳政權內部受到了一定范圍內的抵制,特別是荊州守將的抵制。
要想兩路北伐,必須有合適的將領經營荊州,並甘願執行孫權的戰略,從荊州出兵配合。
如果荊州守將不配合,自然無法執行類似《隆中對》中規劃的軍事戰略。
劉備西進益州後,留在荊州的是關羽。
而東吳奪取荊州後,安排鎮守、經營荊州的將領是後來權傾東吳的一代名將陸遜。
關羽死後,陸遜即接受孫權的委任,以『鎮西將軍』的名義鎮守和統轄東吳所占據的荊州所有州郡。
本來這個位置,按照孫權的意願,應該是留給呂蒙的,但呂蒙意外病故,就落到了陸遜身上。
孫權也安排了兩個人牽制和輔助陸遜經營荊州,分別是朱然和諸葛瑾,朱然駐防在南郡治下的江陵,諸葛瑾駐防在南郡治下的公安。
但荊州的軍、政方略,主要還是由陸遜主導。
『夷陵之戰』後,孫權論功行賞,『加拜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即改封江陵侯』陸遜統領荊州更是名正言順。
東吳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建國,沒幾個月後,就遷都建業,孫權移駕,但依舊留陸遜在武昌輔佐太子。
東吳赤烏七年《244年》,顧雍死後,陸遜繼任成為丞相,才離開荊州入朝輔政。
算起來,陸遜主掌荊州軍、政大事,並留在荊州經營的時間,長達二十餘年。
這麼長時間的經營,荊州的事務,陸遜有很大的發言權。
他剛接手荊州時,就主動向孫權建議要招攬和重用荊州本地的士人,並獲得孫權的同意,《三國志·陸遜傳》中記載:
時荊州士人新還,仕進或未得所,遜上疏曰:『……今荊州始定,人物未達,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載抽拔之恩,令並獲自進……』權敬納其言。
這些因為陸遜的建議和舉薦,變成荊州官員的本地士人及士族,理所當然就變成了陸遜的黨羽,成為其穩定經營荊州的幫手。
加上陸遜在荊州期間,又有赫赫軍功,荊州這個大戰略區的軍方事務,陸遜也是當仁不讓的主導人。
因此,陸遜在荊州的影響力,或許還要超過孫權,甚至可以說,沒有陸遜點頭,荊州事務,孫權就插不了手。
在《三國志·陸遜傳》中,還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諸葛亮秉政,與權連和。
時事所宜,權輒令遜語亮,並刻權印,以置遜所。
權每與禪、亮書,常過示遜,輕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這是說,孫權跟蜀漢的交流,都要先通過陸遜,發給蜀漢的書信,先跟陸遜商量過後,再根據陸遜的意見,修改後發出去。
有人稱贊這是君臣互信的一種表現,但何嘗不是荊州事務,孫權繞不開陸遜的表現?
作為後來被稱為『大帝』的一代開國皇帝,難道不希望自己乾綱獨斷?
即使有事要跟臣子商量,也用不著如此謙卑,事事妥協吧?
這足以證明,在荊州,孫權要做任何事,都需要陸遜的配合。
而陸遜恰恰並不支持孫權以舉國之力跟曹魏爭雄,簡單來說,陸遜比較保守,並沒有多少進取心。
舉兩個例子可以證明陸遜的態度。
根據《三國志·朱桓傳》中的記載,東吳和曹魏進行『石亭之戰』時,朱桓曾建議擊敗或生俘曹魏主將曹休後,『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規許、洛……』
但這個建議被陸遜否決,『權先與陸遜議,遜以為不可,故計不施行』
陸遜的想法是擊敗曹休即可,不需要趁機占領更多曹魏所屬的地盤,以免引起雙方更大規模的國戰。
在《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了一封孫權寫給陸遜的信件的內容,在信中,孫權直接向陸遜發起了牢騷,批評其毫無進取之心,其中有這麼一段話:
徒以天下未定,事以眾濟。
若徒守江東,脩崇寬政,兵自足用,復用多為?
顧坐自守可陋耳。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現在天下未定,還需要大家一起出力,隻想守住基業,錢糧兵馬自然足夠,可要是隻想著守業,不圖進取,這種想法就太淺陋了。
這是孫權針對陸遜建議他重視內政,減少戶稅,盡量休兵息武,而做出的回應。
兩人的想法誰對誰錯不論,但至少陸遜不願意過多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態度是表露無遺。
是陸遜真的害怕戰爭嗎?
我想當然不是,陸遜一生征戰罕有敗績,他絕對不害怕上戰場。
但陸遜並不隻是代表他自己,以及陸氏家族,他還要代表整個江東世家,他是整個江東世家在東吳軍方的代言人。
東吳要進行大規模北伐,背後出錢、出糧、出人的,絕大多數都是江東世家,但江東世家並不支持孫權北伐。
這其中有經濟原因,有政治原因,不管是怎麼原因,陸遜作為江東世家的代言人,就必須以江東世家的態度為準。
江東世家不支持的,陸遜就不能去做,或許陸遜本人有進取之心,但他也受制於整個江東世家。
這也是孫權想北伐,隻能自己親自上陣的原因,即使攻打個區區江夏,都是孫權自己帶兵上,親率數萬人都沒有攻下文聘帶著幾千人鎮守的江夏治所石陽。
如果是陸遜帶著幾萬人去攻打江夏,結果會不會更好一些?
早在赤壁之戰前,東吳攻打江夏,就是孫權在後面支援,周瑜頂在前面沖,『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從而占據了半個江夏。
周瑜對孫權的支持,可不是陸遜能比的。
正是陸遜及其背後的江東世家不支持孫權北伐,所以,孫權占據荊州後,也無法效仿《隆中對》中提出的兩路北伐的戰略。
因為,想要荊州軍隊大規模出擊,必須得到陸遜的認同,他在荊州的話語權,因為長時間的經營,超過了孫權。
對於東吳的北伐大業,相比起陸遜,估計孫權更懷念周瑜、魯肅、呂蒙。
周瑜一生為東吳擴張征戰,一直到死前都還在為孫權鏟除劉備、奪占益州、占據南方跟北方曹操爭雄而奮鬥。
魯肅雖然主張借荊州給劉備,可早在投靠孫權時,就提出了『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以圖天下』的積極進取的建議。
呂蒙是孫權親手培養、提拔,更是以孫權之命是從,如果呂蒙不死,統領荊州,孫權就不需要擔心荊州不聽從號令的問題。
哪怕是諸葛瑾,也比陸遜聽話,但諸葛瑾沒陸遜能打,也指揮不了荊州的軍隊。
至於陸遜死後,孫權也已經年邁,早已因內部的權力爭鬥,以及多次北伐無功,失去了中、青年時的進取心,再去和曹魏爭雄,自然無從談起。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