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後,大多選自民間,這背後有什麼隱情?《網路歷史》

明朝之所以熱衷於民間挑選後妃,出於兩個私心。

而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這種看似聰明的做法,竟然對宮廷政局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在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中,皇帝的後妃,意味著女性權力的巔峰。

是以,歷朝歷代中,這些後妃尤其是一國之母皇後,大多出身顯赫豪門、貴族大家。

莫說是人盡皆知的魏晉南北朝、唐朝。

就算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選後上也非常講究門第根基,據說清廷更傾向在滿洲八大貴族《如佟佳氏、瓜爾佳氏、富察氏、那拉氏等等》裡選定。

然而,有那麼個王朝,在這方面卻選擇與之背道而馳,他們家的嬪妃乃至皇後,絕大多數都來自民間,沒有任何根基背景。

這便是大明王朝。

之所以沒有說絕對,是因為明朝初期也出現過出身很高的皇後。

譬如明成祖朱棣的仁孝皇後徐氏和明興宗《追遵》朱標的孝康皇後常氏,她們一個是中山王徐達的長女,一個是開平王常遇春的長女,都是開國公侯之女。

除此之外,在《明史》中有傳的四十多位後妃裡,便都是民間女兒了。

據記載,自建文帝開始至崇禎帝結束,這些皇帝的15位初婚皇後中,有3位是普通平民,5位是基層文吏之女,餘下7位則是出身於沒有實權或者品級較低的武職之家。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針對性選擇的結果。

沒錯,這確實是遵循了明朝皇室的婚姻制度。

而且這個制度正是朱元璋下令提出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

『天子親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子女,進者勿受』

在歷朝的諭選敕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良家』,便是低級的官吏、無職的士紳、儒生之家。

當然,那時候為了籠絡手握重權的文武勛貴,這項制度沒有得到執行,所以才會有朱棣、朱標這些親王納娶功臣之女。

此後,明朝的後妃便都按這個制度來選了,並且宮廷還有嚴格的選婚程序,那便是太子選婚,須得皇帝敕禮部會同司禮監選擇。

可堂堂一個皇室,朱元璋為何會制定這樣的婚姻制度呢?

說來無非是兩個緣故:

第一,預防外戚幹政

朱元璋這人,很懂得以史為鑒,尤其是前代女禍以及漢唐時女主幹政的現象,讓他耿耿於懷,所以建國初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制度嚴格的制度約束後妃宮嬪,第二個,便是制度這個異於別朝的皇室婚姻制度。

我們知道,歷代的外戚幹政,要麼是控制內朝,然後左右皇帝重大決策,最終影響外朝;

要麼本就是朝廷重臣,借各種名頭幹涉朝政;

要麼是邊疆要將,手握重兵,以此挾天子以令諸侯。

可在明朝出其不意的婚姻制度下,這幾種完全被扼殺在搖籃裡。

而如果這些外戚想要參與政權進而左右重大決策,唯一的辦法就是入閣,可是在明朝,想要入閣難於登天。

那時候即便考個進士,對於平民人家而言都是祖墳冒青煙,更別說入閣了,那幾乎是天方夜譚。

再者說,即便入了閣,前面還有一群批紅的宦官擋在前面呢。

所以,選平民女子為後妃,完全避免了外戚幹政。

而明朝歷史上,確實沒有出現過這種亂象,外戚們大多謹慎守法,說來最囂張的外戚要算孫繼宗《英宗舅舅》,但他最嚴重也就是侵占官地建立私莊而已,而張延齡、鄭國昌也就仗著國舅身份橫行鄉裡罷了。

總得來說,這些外戚正如《明史》所說的,『所好不過田宅、狗馬、音樂,所狎不過俳優、伎妾』。

相對於漢朝的霍氏、王氏、竇氏,隋唐的獨孤氏、長孫氏,明朝這些外戚們簡直不要太本分。

同理,沒有強大的外戚力量支持,這些後妃們即便有天大的野心,也無法攪弄政治。

第二,保證後妃的質量

明代選秀女,一般是由皇帝下敕禮部,禮部再出榜告知天下,隨後司禮監派人到指定的地點擇選。

相對來說,明初采選秀女的地區范圍更廣,但擇選的人數相差並不大。

譬如《明懿安皇後外傳》中記載,天啟元年,明熹宗的初選秀女人數達到了五千人,這些女子來自不同的省份,接下來她們將接受一層層的考驗擇選。

這五千個13到16歲的女孩,按年紀大小分隊站立,每一對一百人,太監們依序查看,高矮胖瘦稍微突出的,這一輪全部被刷下來。

這一刷,就是一千人;

第二天,四千個女孩再次站立,太監們開始觀看五官、肩部、頸部、背部,不合規定的全部刷掉,然後再問些簡單的姓名籍貫問題,聲音不好聽的刷掉。

這一天,又少了兩千人;

第三天,進行更細致的考察,用尺子量女孩們的手足,過長過短的都不合格,再看走姿舉止,不夠沉穩的不要。

又不見了一千人。

餘下一千人,就進入宮裡了,這些女孩,就有資格成為宮女了。

然後由宮裡的老嬤嬤進行更私密的檢查,摸摸身形,嗅嗅有沒有狐臭,肌膚是否光潔啥的,選出最出色的三百人,做為女官,讓她們在宮中生活一個月,這一個月中,會有專人觀察她們的性情言論行為舉止,最後選出最優秀的五十位,作為妃嬪,這些人中,就有未來的皇後。

從地方擇選到最終選定,這種范圍廣、要求嚴苛的選拔,最終留下來的都隻能是人中龍鳳,可謂是萬裡挑一。

明朝的後宮,就是由這些德行兼備的皇後們統領著。

無論是出於宮廷祥和安寧還是繁衍皇嗣,都有很大的益處。

然而,這種看似很完美的做法,實際上卻隱藏著很大的弊端。

如前面所說,明朝的後妃,都選自民間,但是在選定皇後時,明室更看重她的『德行』,即『必得賢淑為配』是也,至於容貌則放在其次。

而在選擇妃嬪時,德行反而不太重要了,用現在的話來說『美就行』,而這些漂亮的女孩多數還善妒、有手段、有特長。

這點在明朝後妃中就有許多例子,譬如宣宗的胡皇後『賢良』,英宗的錢皇後『孝瑾』,代宗的汪皇後『賢德』……而宣宗的孫貴妃則『幼有美色、工於心計』,憲宗的萬貴妃『譎計善讒』,光宗的鄭貴妃『知書、善揣摩人心理』……

說好聽點,就是皇後們都很敦厚善良,說不好聽,那就是呆板無趣,而作為一個年輕人,一個男人,誰不喜歡性情鮮明,才情滿腹,個性張揚的小妖精們呢?

所以,這些皇帝們和皇後就越發疏遠了,反而與妃子們密不可分。

而因為本身沒有外戚力量可以倚仗,一旦不被皇帝所喜,這些皇後在宮中很多時候隻能被寵妃們壓一頭。

這種情況下,宮廷政局便出現了問題:

譬如,許多儲君被寵妃排擠甚至下毒手,皇後們根本沒有能力去阻止。

這些可憐的儲君以明孝宗、明光宗、明熹宗為代表。

而這些人後來對明朝帶來怎樣的影響?

極度缺乏父愛的明孝宗,出於彌補心理,後來縱溺他的兒子明武宗,使其成為明朝最荒唐的一位皇帝,因為無子,明武宗駕崩後,由嘉靖繼位,這一位一心修仙問道的皇帝,二十幾年不臨朝,整個明朝幾乎陷於黑暗之中;

明光宗登基前一直在擔心自己的小命,根本沒空過問兒子熹宗的成長,搞得明熹宗十五歲登基時,還是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以致後來被魏忠賢一黨玩弄於股掌之間。

又譬如,宮內因此混亂不堪、亂象橫生,朝廷內外陷入無休止的內耗之中。

像萬歷朝,鄭貴妃生下三皇子後,神宗欲廢光宗改立其為太子,群臣據理力爭,指斥宮闈的奏章累計數千百,而神宗因此和群臣對立,消極怠工,十幾年不上朝。

雖然這時候光宗有王皇後調護,可是王皇後本身也被神宗冷落,能改變什麼?

就是這種宮廷內耗,讓明朝內部矛盾激化,使整個明朝宮廷政局都陷入了危機之中。

所以,朱元璋制定的選秀制度,雖然限制了後妃的政治力量,確保了皇帝的絕對權威,但同時也隱藏著不可小覷的弊端,對明朝政局產生了極其負面的影響。

不過隻怕這是朱元璋所料未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