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是中國封建時代科舉考試的最高榮譽,歷來都有『大魁天下』之說。
『狀元』是學子經過層層選拔後,再由皇帝親自殿試所認定,因此凡榮登『狀元』之士,其名聲必舉國皆知,其前程必一片坦蕩。
但是,在明洪武年間卻有一位『狀元』打破了這個慣例,他不僅沒有因被欽點狀元而魚躍龍門,反而卻因此獲罪,僅當了20多天『狀元』就落得個車裂身死的悲慘下場。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讓我們翻開歷史,一探究竟。
進京趕考拔頭籌
明太祖朱元璋奪得政權後,面臨一個突出問題:因蒙古人統治中原日久,導致全國各地文化差異較大,不利於大明王朝實行一統化管理。
因此,朱元璋開始廣播儒學,統一思想,提出『治天下以人才為本』的觀點,並通過科舉加強人才選拔。
他於洪武四年下詔:『自今年八月始,特設科舉,務取經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實相稱者。
朕將親策於廷,第其高下而仕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
朱元璋這種唯『學』是舉的思想,為天下飽學之士打開了『學而優則仕』的通道。
洪武十七年《1382年》,經多年籌備大明具備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統一『會試』選拔的條件,朱元璋命禮部通告天下:『定科舉之式,後遂以為永制』,這標志著全國自下而上的科舉選拔體系已全面貫通。
遠在福建華安境《今門口村》有一位名叫陳幻的鄉紳,他聽得禮部下發的通告後興奮異常。
原來,他有一個兒子叫陳安,自小天資聰慧,『四書五經』過目不忘,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神童』。
陳幻對這個兒子也是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憑借過人才智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而朝廷頒佈的科舉應試制度,正好給了他一償所願的希望。
陳幻按照明朝科舉制規定,為陳安規劃好了應試入仕的路徑:先經本地『院試』,而後『鄉試』,一步步為全國『會試』做準備。
陳安聽從父命,逐級應試,屢屢都以優異成績勝出,最終獲得了參加洪武三十年《1397年》全國科舉會試的資格。
隨著會試時間一天天臨近,陳安這邊卻出現了狀況,他終日愁眉不展,坐立難安。
陳幻感覺出異常,趕忙詢問何故,原來這陳安不僅通讀『四書五經』,而且涉獵廣博,他通過一些計算認為『今科狀元當刑』,這讓陳安對是否繼續參加會試產生了猶豫。
陳幻對此說法將信將疑,但為了打消兒子顧慮,他專門請人來消除災禍,以積善免災。
父親的做法並沒有完全讓陳安心安,但他深知父親多年期盼,不忍父親失望,遂在僥幸心理之下盡力準備,待到會試將至時日,毅然動身赴京。
進京後,陳安順利通過了『會試』,成為當年所錄的52名進士之一。
『會試』通過後,緊接著就是『殿試』,即由皇帝親自進行最後一輪篩選,從中決出狀元、榜眼、探花等功名等級。
陳安會試成績未入前三,所以他自認為狀元必定與自己無緣,整個殿試過程表現得非常淡然,但偏偏是他的這份淡定從容博得了朱元璋的好感,最後經皇帝欽點竟高中狀元。
南北相差惹紛爭
陳安當時隻計算出『狀元當刑』,卻沒想到新科狀元竟真的落到了自己頭上,更讓他料算不及的是,後續事情發展遠比『狀元當刑』更加嚴重和殘酷。
殿試過後,禮部將通過『會試』的52名進士名單在貢院放榜公佈,卻不想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原來,錄取的這52名進士全部為南方學子,北方竟無一人入選。
此結果讓北方學子們群情激憤,他們認定如此懸殊的地域差異,必定是錄取考官心存偏袒,他們撕去貢院張貼的進士名榜,聚集於分管科舉考試的禮部門前,討要說法。
禮部見人多勢眾,趕忙調兵壓制,卻不想事態越發激化,表達抗議不滿的人群有增無減。
事情很快傳到皇宮,朱元璋意識到此事重大,趕忙宣佈負責會試的主考官翰林院學士劉三吾進殿說明情況。
劉三吾是朱元璋欽點的主考官,之所以安排此人主考,與劉三吾本人秉性有關。
《明史》中有關劉三吾是如此記載:『三吾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號坦坦翁。
至臨大節,屹乎不可奪』從史書記載可以看出,劉三吾其人性格耿直,不重私利,朱元璋讓他做主考官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見到劉三吾後,朱元璋問他:『今科進士北方無一人入選,你作何解釋?
』
劉三吾回答:『北地漢人長期受元人管制,治學境況遠不如南方,會試差距自然在所難免』
朱元璋又問:『你身為南方人,在閱卷錄取中難道就沒有偏袒私心?
』
劉三吾解釋道:『閱卷過程中試卷全部密封,無法獲知考生身份,全憑文章優劣進行取舍』
劉三吾的回答句句實情,朱元璋也心知他所言非虛,但問題是這些話能澆滅北方學子們不信任的怒火嗎?
聽完劉三吾的解釋後,朱元璋一言不發,擺手讓劉三吾退下。
緊接著,朱元璋將翰林院修撰張信召至殿下,令他對當年進士錄取情況進行全面復審。
朱元璋讓張信領銜復審是因為,張信本人是洪武二十七年的甲戌科狀元,同時又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對於考試和錄取諸般事宜都非常熟悉,由他作出復審結論具有很強的公信力。
領命後的張信深知此事重大,他反復叮囑其他配合復審的人員務必做到準確公正,嚴禁夾帶私情。
除了嚴格要求外,他為防止橫生枝節還下令:所有參與人閱卷期間一律不得回家,不得與其他無關人員接觸,復查結果未經朝廷公佈之前,一律不得對外泄露,真可謂思慮周全,盡心盡責。
這期間曾有同僚提醒張信:之前所錄考生均為南方人,現在北方人義憤難平,不如趁復審時機增加一些北方考生進行替換,這樣更有助於平息事端。
但此建議被張信當場拒絕,在他看來皇上讓他們復審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查明真相,給天下人一個真實的交代,自己決不能容許變通作假。
忠於職守陷囹圄
經過連續十多天的嚴格審查,張信終於得出結論,可以向皇上稟報了。
大殿之上,張信手捧數份考生試卷,面呈朱元璋:『經眾翰林院學士夙夜審閱,挑選出較為出色的北方考生試卷若幹,呈送皇上禦覽』
朱元璋仔細翻看這幾份試卷,發現均文字平平,並算不得出色,個別考生甚至還有用詞禁忌錯誤。
朱元璋不解地望向張信,張信趕忙解釋:『這幾份考卷在北方學子中當數最佳,但和已錄取的南方學子相比的確尚有差距』
『另就北方學子所訴考官皆為南方人之事,臣等也進行了核實』,張信繼續稟報,『據察,主考劉三吾確為湖南茶陵人,但副主考白信蹈乃北平寶坻人,參與閱卷的司憲為山東平度人,所以稱考官皆為南方人並非屬實』
張信所做的復審,不僅核查了考生試卷質量,還排查了考官籍貫,對聚眾北方學子的所有疑慮,他都務求一一核實。
從張信的匯報內容看,他的復審嚴謹詳盡,完全可以洗脫劉三吾等人徇私舞弊的嫌疑。
但朱元璋並未因事實被查清而高興,他反而更加眉頭緊皺。
躊躇良久後,朱元璋同樣未做任何表態而讓張信退下。
此時的朱元璋,心中一片懊惱,他暗罵劉三吾和張信不懂世故,雖然他很看重科舉考試對真才實學之士的甄選,但相較於國家穩定、民心安撫,後者的分量無疑更重。
當下朱元璋最想做的事情,是如何盡快疏解北方人對科舉官員偏袒南方人的質疑,他之所以在相信劉三吾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還讓張信復查,其實就是希望張信能夠看清大局,借復查之機幫自己擺脫『南北之爭』的困局。
隻可惜,這個張信和劉三吾一樣均為耿直愚鈍之人,隻知道認真做好本分,不知道靈活體察聖意。
無奈之下,朱元璋隻好使出第三招,他叫來刑部官員面授機宜……
第二天,刑部出動,將劉三吾、張信、白信蹈等一眾涉科舉會試閱卷、復審的官員全部抓捕下獄,其罪名不僅有相互串通在會試錄取中弄虛作假、欺君罔上,還有和『胡藍』餘黨勾結,密謀反叛。
『胡藍』黨案已為舊案,分別發生於洪武十三年《1380》和洪武二十六年《1393》,涉案人胡惟庸和藍玉均為開國功臣,因被指謀逆而遭處決,兩案同時牽扯到一大批朝廷重臣,眾多開國元勛由兩案幾被誅殺殆盡。
劉三吾、張信等人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盡心竭力完成了科舉選拔和二次審查,不僅被打上了弄虛作假的『標簽』,還莫名其妙成了『胡藍』餘黨,和劉三吾、張信一樣想不通的,還有陳安等一眾新錄進士,他們同樣也被冠以『欺瞞朝廷』的罪名鋃鐺入獄。
強權操弄命歸西
不久後,朝廷對在押眾人作出裁決:張信、白信韜等翰林試官凌遲處死,劉三吾因年逾八十高齡,網開一面免於死刑發配充軍。
所有進士中的大部分人最終被無罪釋放,但狀元陳安卻沒有那麼幸運,他真如自己所預測的那樣,被以車裂之刑處死。
對於為何獨判陳安極刑,史書中諱莫如深,隻含含糊糊提了句『批語含糊,有惑聖覽』。
按說,陳安隻是一個尚未安排官職的新科狀元,與朝廷政治並無關聯,朱元璋為何對他會痛下死手呢?
其因後人有多種猜測,其中清人所著《閩都別記》記載:科舉殿試當晚,朱元璋做了個夢,夢見一隻黃龍和一隻青龍爭鬥。
醒後朱元璋覺得這是個兇兆,皇帝以龍自居,黃色乃皇家顏色,那隻青龍敢與黃龍爭鬥,莫不是有人要與皇帝爭王位?
對王權極度敏感的朱元璋,聯想到白天殿試考場上隻有陳安一人著青袍,他因此而動殺心,遂借會試爭議之機,將陳安一並處死。
此說法看似荒誕,但並非孤例。
明萬歷翰林修撰焦竑在《玉堂叢語》中,記載了另一次科舉殿試中朱元璋因夢取士的故事:在殿試前夜,朱元璋夢見皇宮大殿上釘著一個大釘子,上面掛著幾幅白色絲綢。
第二天殿試,會試第一名名喚『花綸』,朱元璋感覺與夢中征兆無關,遂跳過,直到發現一名考生名喚『丁顯』,朱元璋因『姓名與夢符,遂擢居第一』。
處理完以上眾人後,北方學子的情緒也趨於穩定,朱元璋趁熱打鐵於同年六月重新會試,這次共錄取61人,張榜之後竟全部為北方人,該事件因同一年出現南北兩榜進士,而史稱『南北榜』案。
縱觀整個『南北榜』案,表面看是發端於南北學子會試錄取失衡,其實質是明初南北區域發展和政治統治基礎存在差異所致,作為一國之君的朱元璋,想要做好南北平衡,維護國家整體安定,本身無可厚非,但他采取的方式卻過於陰狠、殘暴。
在朱元璋的集權統治下,像劉三吾、張信等忠心之臣,無論如何清廉務實都避免不了成為政治犧牲品的命運;而像陳安這種才能卓著之人,剛嶄露頭角也夭折於當權者畸形的權力之下。
正是由於『南北榜』案這段史實不堪推敲,作為正史的《明史》對此事件記載語焉不詳,隻含糊提到:『帝怒所取之偏』、『科場弊竇既多,自太祖重懲劉三吾等,永宣間大抵帖服』雲雲,明顯有避實就虛之嫌。
結語
陳安的故事歷經史家相傳和民間演繹,其中未免有離奇、演繹之處,但從中我們還是可以還原出封建統治時期,知識分子在政治操弄下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如今陳安之墓依然坐落在他的故鄉福建閩侯五虎山山麓,陳安故居前的象鼻山頭山坪依然被當地人稱為『狀元坪』,這位明朝才子雖然隻做過二十多天的『狀元』,但他和他的那段悲慘遭遇,至今仍被後人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