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就一步登天掌握了兵權,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韓信真正作為獨立一方的主帥開始掌握兵權,是一年以後討伐魏豹時開始。
韓信曾經被夏侯嬰舉薦,劉邦然他做了掌管糧草的小官,與蕭何有交集,糧草本是軍政結合,雖然不顯名,但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才華,因為糧草是軍隊的重要命脈,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韓信的出色,具體的軍務,他非常熟悉,而且通過交談讓蕭何發現在其戰略戰術上的造詣。
劉邦彭城之戰失敗後,韓信制定了漢中對策,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又平定了魏國。
隨後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了趙國。
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漢五年,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蕭何看好韓信的能力,韓信的兵家之道,為什麼?
韓信有兵家認知,兵家歷練,他出道從項梁,項梁敗亡從項羽。
隻是他看出項羽的兵家大忌,項羽剛愎自用,根本不肖與韓信的能力。
信數以策項羽,羽不用,為項羽帳下郎中。
這裡就看出韓信是經歷過戰爭殘酷的歷練,兵家的詭道,通過這樣的戰爭實踐韓信已經從心裡上有了兵家制勝的法寶。
街亭之戰,敗在諸葛亮不駐守要地,敗在諸葛亮排兵佈陣錯誤,敗在諸葛亮生搬硬套,敗在諸葛亮大權獨攬,不給下屬統領權,敗在諸葛亮貽誤戰機。
馬謖之死在於處事不果斷,殺伐不嚴明,對諸葛亮的親信王平不敢處置而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