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創業建立王朝的皇帝們,往往各個是文韜武略,一表人才,但是最勵志的,還應當是朱元璋,從一個乞丐成為了皇帝,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事情,而且朱元璋完成了從南向北的征服,收復了中原丟失將近400年的幽雲十六州,同樣是一個無比艱難的壯舉,而他最後也推翻了元朝朝,掃清了各路障礙,成功開創長達200年的基業,那麼元朝真是被朱元璋所覆滅的嗎?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其實他撿了一個大便宜而已,為何這麼說呢?
不妨讓我們來看一下。
朱元璋加入郭子興起義軍,是1353年,他25歲時候的事情,接受郭子興的部隊,有了發言權,則要到1355年,而關於反抗元朝的起義,在1351年就已經開始了,在當年,元順帝因為治理黃河,動用大量民夫,監督修河的官吏貪污作弊,克扣民工『食錢』,致使民工挨餓受凍,群情激憤。
最終在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和教友劉福通的指揮下,發動了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一時間天下響應,包括郭子興在內,都是以紅巾軍的身份展開的作戰。
元朝廷上下一片驚恐,急忙派遣大軍鎮壓,但是到了1356年之後,基本已經喪失黃河以南全部領土,打下這些土地的都是誰呢?
其中徐壽輝所率領部隊,攻克下湖北、湖南、江西,而張士誠打下了江蘇、浙江,明玉珍則進攻四川雲南。
至於最為主要的是劉福通,擁立韓林兒為皇帝,擁有安徽、江蘇、山東等大片領土。
此時的朱元璋,憑借自己的魅力和昔日的舊屬,倒也招攬了大約10萬左右的人馬,然而地盤卻十分的狹窄,位於安徽中部的滁縣、和州一小塊地方。
對於朱元璋來說,東面和南面是元軍,東南是張士誠,西面是徐壽輝,而兩個反元武裝的威脅,比起元朝更容易讓人警惕。
在此刻,起義軍內部,也出現了裂痕。
起義的紅巾軍犯了過去農民起義最常見的一個錯誤,那就是大夥都發達了,也就忘記最初的夢想了,開始不忙著消滅元朝,而是如何擴充自己的地盤,其中徐壽輝稱帝在武昌,張士誠稱王於蘇州,為此,張徐二人,對同樣稱帝的小明王韓林兒十分敵視。
好在韓林兒率領的紅巾軍主力,牽制住了北方的元軍,又制衡了南方的二人,朱元璋才獲得一個很大的發展機會。
最終朱元璋發兵,從采石磯偷渡長江,攻克南京,繼續向南進攻,攻打下了浙江的金華、衢州。
這也是他在稱帝前,最後的抗元軍事行動,在之後幾年,朱元璋主要對付的,則是同為起義軍,將自己夾在夾縫當中的陳友諒和張士誠,這兩人都不是簡單的人物,而他也接受了學士朱升的建議:『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
在此時,劉福通則不斷向北發展,北路以關先生為首,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
東路以毛貴為首,打下了山東。
西路以白不信、李喜喜為首,一直打到陜西鳳翔。
元朝廷自然也不可能束手待斃,他們啟用的察罕貼木爾,是一位作戰極為優秀的將領,多次利用腐敗積弱的元軍,以少勝多的擊退了農民起義軍,守住了大都。
但是到了後來,元朝內部發生了沖突,察罕貼木爾被附屬所殺,元朝最終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但是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推翻它對於起義軍來說也耗費了極大的能量,從如今來看,朱元璋消滅的元軍有生力量,應該不過10分之3,但是他在動亂時候,懂得積蓄自己的力量,最終也算是撿了一個大便宜,贏得了皇位。
當然了,這個便宜,也是針對其他起義軍而言,朱元璋自然也是付出了無比沉重的代價,才獲得成功,但是歷史上,這種事情其實並不少見,瓦崗等起義軍顛覆了隋朝,卻是李唐贏得了天下,而李自成張獻忠推翻了明朝,最終還是清軍笑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