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漢武帝曾經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至於原因是因為匈奴的威脅,漢武帝希望聯合西域諸國一起對付匈奴。
第二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聯合西域烏孫對付匈奴,第二個原因是宣揚國威。
西漢建國時,北方即面臨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威脅這就是匈奴。
劉邦當年親征,差點沒有回來。
此後劉邦再也不敢用兵於北方了。
而之後的幾任皇帝,對待匈奴大多采取了和親的政策,但也沒有滿足匈奴的胃口,時不時地就挑釁西漢。
到了漢武帝時期,經過文景之治的治理,西漢國力強盛了。
匈奴又來和親了,這有點強迫的意思。
當時朝中主和的大臣非常多,影響力也很大,漢武帝采納了主和派的主張,準備再韜光養晦一段時間。
但隨後漢武帝越來越不滿了,他也是一位有著雄才偉略的皇帝,可不希望西漢如此屈辱的對待匈奴,他想改變這一政策,企圖對匈奴用兵,打回自己的面子。
於是西漢和匈奴之間的全面戰爭爆發了。
匈奴不僅僅是入侵西漢,還把觸角伸向了西域,當時西域的諸多小國不得不屈服於強大的匈奴,其中就包括了大月氏等小國。
漢武帝從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遷的大月氏有報匈奴世仇之意,於是他便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這麼做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
但張騫出使西域並不順利,他在出發後沒有多久就碰到了匈奴的騎兵做了俘虜,而他在匈奴一待就是十年。
但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逃出來後繼續向西到了大月氏。
但當時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大月氏一路向西,找到了新的地方,那裡國土十分肥沃,物產豐富,距離敵人匈奴等國也非常遠,他們不想報仇了。
張騫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多,沒有完成任務回國了。
但他卻客觀上加強了西域和西漢的聯系,對西域也有了整體的了解。
盡管聯合大月氏的任務沒有完成,但漢武帝對其出使西域的結果非常滿意。
到了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第二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這一次他的目的是一是招與匈奴有矛盾的烏孫東歸故地,以斷匈奴右臂;二是宣揚國威,勸說西域諸國與漢聯合,使之成為漢王朝之外臣。
這一次張騫路上比較順利,但到了烏孫才發現這裡正在內訌,誰也顧不上他,所以又失敗了。
不過張騫在西域擴大了西漢的政治影響力,增強了相互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