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則天,相信作為中國古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的她,是有著極高知名度的。
不過,因為從丈夫家族手中奪過政權,還在晉升之路上使用了許多陰險的手段,後世對她的評價很差。
當然,我們如果客觀的評價,那麼武則天帶來了社會的動亂,但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有過也有功,甚至,如果我們用比較積極的眼光看,她和唐朝中後期的君主們相比,稱得上是一位不錯的帝王。
載初元年《690》,在丈夫李治去世後獨攬朝政的武則天經過充分的準備宣佈登基稱帝,改李唐為武周。
她一共在位十五年,這期間大興改革、任用賢臣,算是在對社會發展方面有所貢獻。
不過,武則天一世英名卻在晚年被毀——神龍元年《705》,年已八十餘歲的武則天病重,武周政權被”神龍政變”所推翻,武則天敗在了一個同樣八十歲的老頭的手上。
那麼,這個老頭到底是誰,為何能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呢?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張柬之生於襄州襄陽,也就是今湖北省的襄陽市。
據《舊唐書》記載,張柬之從小就喜歡讀書,”涉獵經史,尤好《三禮》”,所以長大後被補充選召為了太學生。
在太學學習期間,擔任國子祭酒的令狐德棻成了他的第一個伯樂,在其潛心教導下,張柬之很快進士及第,踏上了仕途。
然而,這之後張柬之一直升遷緩慢,一直到唐高宗李治去世,其子李旦繼位才算有了改變。
李旦雖然繼位,但大權都在母親武則天的手中,而武則天十分看中人才,便於永昌元年《689》舉行了選拔人才的考試。
當時,參加考試的人有千餘,但厚積薄發的張柬之名列魁首,於是當即被封為監察禦史,掌管刑獄之事。
沒過多久,武則天不滿足於在背後執政,便自己登上了皇位,而張柬之則被升遷為了原本名叫中書舍人的”鳳閣舍人”。
武則天繼位之初,突厥首領送來女兒,想要與這個中原的新主人和親,武則天得到認可十分高興,當即準備讓侄孫武延秀將其迎娶,可張柬之卻認為這不合禮數,便進諫道:”自古無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國王者。
“
張柬之的進言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這卻掃了武則天的性,所以不久後他便被遠調到了合州、蜀州擔任刺史。
來到西南,張柬之目睹當地種種亂象,於是痛心疾首地給武則天寫下一篇長文,講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案,不過,正在氣頭上的武則天認為他迂腐而不切實際,便將其奏章忽視,把他改派到荊州擔任大都督府長史。
和張柬之對應的,是當時十分被看重的狄仁傑,狄仁傑心系李唐,卻能夠盡心竭力為朝廷辦事,所以很受武則天的信任。
一天,武則天詢問狄仁傑天下哪裡還有奇士,以斷案聞名的狄仁傑同樣很有識人之明,於是他推薦道:”荊州長史張柬之雖老,宰相材也。
用之必盡節於國。
“武則天一聽,這不正是當年惹自己生氣的老頭嗎?
但既然狄仁傑都推薦,她便姑且給了他洛州司馬的官職。
過了一段時間,武則天還是感覺朝中缺乏賢才,便又來找狄仁傑,狄仁傑當即表示:”臣嘗薦張柬之,未用也……臣薦宰相而為司馬,非用也。
“聽罷,武則天回去就將張柬之封為了司刑少卿。
過了些日子,受武則天器重的姚崇即將前往靈武軍就任,武則天向他詢問人才,他也答道:”張柬之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年老,惟陛下急用之。
“
有了狄仁傑、姚崇的雙重認可,武則天才算是勉強信任了張柬之的能力,封其為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鳳閣侍郎。
武則天沒有想到,自己所重用的狄仁傑、姚崇都是堅定的李唐忠臣,他們舉薦張柬之,很大一個原因便是張柬之同樣忠誠和敢於幹大事。
就任宰相後,張柬之暗中聯系了很多曾經受李唐恩惠的官員,與之組成了聯盟。
在確認盟友後,張柬之又將他們舉薦到重要的官職上,被推薦擔任右羽林將軍的楊元琰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等到姚崇從靈武軍回朝,張柬之認為時機終於成熟,便在得到太子李顯首肯後發動了政變。
起事那天,張柬之帶著自己的一幹人馬浩浩蕩蕩攻入玄武門,又斬殺守衛在外的武則天親信張易之、張昌宗,徑直進入其寢宮,逼其還政於太子李顯。
張柬之之所以能夠成功,當時武則天年老,力不從心是重要原因;姚崇等人願意隨同幫忙也是他的一大憑依,總之,神龍政變要歸功於張柬之的謀劃、實施,李唐政權也正是由他手重獲新生。
不過,武則天雖讓位,其侄武三思仍然在朝中舉足輕重,他彈劾張柬之,使其被貶為了襄州刺史。
不久後,張柬之又被流放到位於今廣東羅定的不毛之地瀧州,這位復辟功臣最終在八十二歲高齡憂憤而死
聲明:以上素材來源網絡,本公眾號尊重原創,原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好的內容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處理,我們將立即更正和刪除相關內容。
請留下您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您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