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這位婉約派大詩人,竟是最沒底線的考場搗蛋鬼。《網路歷史》

溫庭筠是個好名字,溫良如玉,庭院深深,青青筠竹,這麼個玉樹臨風的翩翩佳公子,隨便往哪兒一站絕對造成交通堵塞。

但可惜的是,名字好並不等於長得好,更不等於人品好。

小溫到底醜成什麼樣兒史書上沒詳細寫,隻說當時人都叫他『溫鐘馗』。

鐘馗大家都見過,大胡子,黑臉盤兒,齜牙咧嘴的,連鬼見了都怕,用鐘馗來形容小溫看起來有點誇張,但這個稱呼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的,小溫雖然至今還沒有嚇死過人,但至少氣死過一個人。

當時有個大財主,叫姚勖,不知道從哪兒聽說了『相貌非俗之人必有非俗之處』這句話,挑來挑去就挑中了小溫,贊助了他一大筆錢,讓他好好讀書,將來考個狀元上北大清華什麼的。

別說,老姚還真沒看走眼,『相貌非俗』的小溫立馬兒就做了一件讓老姚目瞪口呆的『非俗之事』——把所有的錢都贊助了怡紅樓的娛樂事業。

小溫做出這樣的『非俗之事』,老姚當然不會滿意,當即就去怡紅樓把喝得醉醺醺的小溫提溜了出來,拳打腳踢了38分鐘,然後把小溫扔在了大街上。

小溫挨了一頓揍,像個乞丐似的跑到姐姐家告狀。

小溫的姐姐大溫也不是凡人,還沒等小溫說完就明白了怎麼回事,跑到老姚家裡破口大罵:『我弟弟這麼年輕,風流一回也是人之常情,誰還沒有個七情六欲,你至於這樣打他一頓嗎?

害得他現在跟個叫花子似的,全是你的錯!』《『我弟年少宴遊,人之常情,奈何笞之?

迄今無有成遂,得不由汝致之?

』》

老姚哪兒受得了這個,一顆脆弱的心臟在溫氏姐弟倆『非俗組合』的輪番攻擊下,終於停止了跳動,一命嗚呼,臨終前留下遺言——『千萬不要惹非俗之人!』

我一直很奇怪,這麼個又醜又沒品的醜八怪,怎麼會配得上『溫庭筠』這麼好的名字,還好小溫還有個長處,就是詩詞寫的好,因為經常參加娛樂活動,自創了一門功夫,被譽為『花間詞派』的鼻祖。

而且小溫腦子也靈,寫作文快得驚人,《北夢瑣言》說小溫『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為什麼小溫的外號都這麼怪》。

在中國文學史上,除了曹子建的七步成詩,『溫八叉』應該算得上第一快手了。

然而——人品差的人真是沒辦法,剛誇了幾句又開始轉折了——也正因為這個長處,讓小溫成了古往今來天上地下考官最不歡迎的十大考生之首。

為啥?

因為小溫不光自己答題,還經常幫別的考生答,而且神不知鬼不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釋,做任何事都會產生一種情節,用漢語說就是『上了癮』,小溫幫別人作弊可能就是做上癮了。

『溫八叉』的名頭兒可不是浪得虛名,一份試卷叉幾下手就搞定,然後看著別的考生咬筆桿的咬筆桿,抓頭發的抓頭發,有的表情痛苦得跟死了全家似的,有的渾身燥熱把衣服都撕成了一條一條的,更有的幹脆脫光了衣服往墻上撞,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幫小子正搞行為藝術展呢。

要是張藝謀想拍中國苦難史,直接抗架攝像機來錄就行了,保準拿個奧斯卡回來。

可小溫對奧斯卡沒興趣,看著同窗們一個個悲痛欲絕的樣子,小溫決定要學杜前輩那樣『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據民間白皮書記載,一位考生正在搜腸刮肚地思考形容一個姑娘像一朵花好還是像一棵樹好,突然耳邊傳來『像一朵花好』的聲音,據後來考證,這聲音是隔壁用江湖上失傳已久的『傳音入密』傳過來的;還有一位考生正在絞盡腦汁地揣摩考官到底是想要考生說他好還是不好,突然從地板上傳來一組密電碼,經翻譯後得出『考官是個大英雄』的結論,據知情人透露,這組密電碼是隔壁用腳發過來的;還有一位考生答完題,正準備站起來交卷,這時突然桌子上的筆自己站了起來,把試卷上的答案都給改了一遍,嚇得這位考生三天沒敢睡覺……

看了這些例子,讀者可能會說:『這些都是亂七八糟的野史罷了,小溫又不是神仙,哪兒有這麼誇張啊!』我勸您還是先別這麼早下結論,在正史《舊唐書》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比上面那些例子還要神呢。

那是唐宣宗大中九年,也就是公元855年,新一屆全國春季高考隆重舉行,主考官沈詢早就聽說了小溫的光輝事跡,特地把小溫安排到一個單獨的房間,自己跟幾個考官坐在前面,目不轉睛地盯著小溫,看他到底還能耍什麼花招。

隻見小溫不慌不忙,兩隻手叉來叉去,一會兒功夫做完收工,把試卷交到沈詢手裡。

沈詢笑瞇瞇地接過來,心想也不過如此嘛,天下還沒有考生能逃得過我沈詢的火眼金睛!

但事實上,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小溫已經成功地幫八個人完成了答卷!因這件事太過離奇,考官又沒抓到現場證據,隻得不了了之。

不過凡事有弊必有利,小溫的這種特殊才能讓眾多考官吃盡了苦頭,但是如果讓小溫來做考官呢,試問還有誰能逃得過他的法眼?

唐懿宗咸通六年,即公元865年,小溫出任國子助教,第二年就主持了國子監試。

對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沒有人比小溫更了解的了,因此小溫一上任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將所有試卷公示於眾,讓大家來品評到底哪篇文章好,哪篇文章該得第一名,杜絕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風,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但這樣一件拯救國運的大好事,卻隻辦了一次就匆匆結束了,為什麼呢?

用中學歷史課本的標準答案來說就是:小溫的改革觸犯了當時權貴的利益。

你小溫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不要利益,可你別損害了我們的利益,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誰斷了我的財路,我就斷了他的生路!再加上很多考生的文章都有抨擊時政、揭露腐敗現象的內容,更是讓朝廷上下感覺很不爽。

小溫短暫的科舉改革畫上了句號,也在當年冬天結束了自己風光過也潦倒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