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傳奇:宦者令繆賢避禍,藺相如完璧歸趙。《網路歷史》

戰國傳奇:宦者令繆賢避禍,藺相如完璧歸趙

田單整頓隊伍乘勢追逐,戰無不克。

所過城邑,聞齊兵得勝,燕將已死,盡皆叛燕而歸齊。

田單兵勢日盛,掠地直逼河上,抵齊北界燕所下七十餘城,復歸於齊。

眾軍將以田單功大欲奉為王。

田單道:『世子法章自在莒州,吾乃遠族,安敢自立?

於是,至莒州迎接法章。

王孫賈為法章禦車,至於臨淄收葬齊湣王,擇日告廟臨朝,稱為齊襄王。

齊襄王謂田單曰:『齊國能危而復安,亡而復存,皆叔父之功也!叔父知名始於安平,今封叔父為安平君,食邑萬戶』王孫賈拜爵亞卿。

又迎太史女為後,是為君王後。

那時,太史敫方知其女先以身許法章,怒道:『汝不取媒而自嫁,非吾種也!』終身誓不復相見。

齊襄王派人加其官祿,皆不受。

惟君王後歲時遣人候省,未嘗缺禮。

此是後話。

斯時孟嘗君在魏,讓相印於公子無忌。

魏封無忌為信陵君。

孟嘗君退居於薛邑,比於諸侯,與平原君、信陵君相善。

齊襄王畏之,復遣使迎為相國。

孟嘗君不就位。

於是,襄王與之連和通好,孟嘗君往來於齊、魏之間。

其後,孟嘗君死,無子,諸公子爭立。

齊、魏共滅薛,分其地。

燕惠王自騎劫兵敗,方知樂毅之賢,悔之無及。

派人送書信與樂毅謝過,欲召樂毅還國。

樂毅回書不肯歸燕。

燕王恐趙國用樂毅以圖燕,於是復以樂毅之子樂間,襲封昌國君。

樂毅堂弟樂乘為將軍,並貴重之。

樂毅遂合燕、趙之好,往來其間。

二國皆以樂毅為客卿。

樂毅終於趙。

斯時,廉頗為趙大將,有勇善用兵,諸侯皆忌憚之。

秦兵屢侵趙境,賴廉頗力拒,不能深入。

於是秦與趙通好。

趙惠文王寵用一個內侍,姓繆名賢,官拜宦者令,頗幹預政事。

忽一日,有外客以白璧來求售,繆賢愛其玉色光潤無瑕,以五百金得之,以示玉工。

玉工大驚道:『此真和氏之璧也!楚相昭陽因宴會偶失此璧,疑張儀偷盜,捶之幾死,張儀以此入秦。

後來,昭陽懸千金之賞購求此璧,盜者不敢出獻,竟不可得。

今日無意中落於君手,此乃無價之寶,須世襲珍藏,不可輕示於人也』

繆賢道:『雖然如此,良玉為何無價?

玉工說:『此玉置暗處,自然有光,能卻塵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

若置之座間,冬月則暖,可以代爐;夏月則涼,百步之內蠅蟲不入。

有此數般奇異,他玉不及,所以為至寶』

繆賢試之,果然如此。

乃制為寶櫝,藏於內笥。

早有人報知趙王,言:『繆中侍得和氏璧』

趙王問繆賢取之,繆賢愛璧不即獻。

趙王怒,以出獵之便,突入繆賢家,搜其室,得寶櫝,收之以去。

繆賢恐趙王治罪,誅之,欲出走。

其舍人藺相如牽衣問道:『君今何往?

繆賢說:『吾將奔燕』

藺相如道:『君為何知道燕王會接受你,而輕身往投?

繆賢回答:『吾昔年曾隨從大王與燕王相會於境上,燕王私握吾手曰:‘願與君結交。

’以此相知,故欲往』

藺相如諫道:『君誤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得寵於趙王,故燕王欲與君結交。

非厚君也,是因君得厚於趙王也。

今君得罪於王,亡命走燕,燕畏趙王之討伐,必將束縛君以媚於趙王,君其危矣』

繆賢道:『然則如何?

藺相如道:『君無他大罪,惟不早獻璧耳!若肉袒負斧鑕,叩首請罪,大王必赦君』

繆賢從其計,趙王果赦繆賢不誅。

繆賢看重相如之智,以為上客。

話說玉工偶至秦國,秦昭襄王使之治玉,玉工因言及和氏之璧今歸於趙。

秦王問:『此璧有甚好處?

玉工如前誇獎。

秦王想慕之甚,思欲一見其璧。

斯時,秦昭襄王之母舅魏冉為丞相,進言:『王欲見和氏璧,何不以酉陽十五城易之?

秦王訝曰:『十五城,寡人所惜也,奈何易一璧哉?

魏冉道:『趙之畏秦久矣!大王若以城易璧,趙王不敢不帶玉璧來,來則留之。

是以易城之名得璧之實也。

大王何患失城?

秦昭襄王大喜,即作書致趙王,命客卿胡傷為使。

書略曰:寡人慕和氏璧有日矣,未得一見。

聞君王得之,寡人不敢輕請,願以酉陽十五城奉酬。

惟君王許之。

趙王得書,召大臣廉頗等商議。

欲予秦,恐其見欺,璧去城不可得;欲勿予,又恐觸秦之怒。

諸大臣或言不宜與,或言宜與,紛紛不決。

李克道:『遣一智勇之士,懷璧以往;得城則授璧於秦,不得城仍以璧歸趙,方為兩全』

趙王目視廉頗,廉頗俯首不語。

宦者令繆賢進言:『臣有舍人姓藺名相如,此人勇士,且有智謀。

若求使秦,無過此人』

趙王即命繆賢召藺相如至,藺相如拜謁已畢,趙王問曰:『秦王請以十五城易寡人之玉璧,先生以為可許否?

藺相如答:『秦強趙弱,不可不許』

趙王曰:『倘璧去城不可得,如何?

藺相如對言:『秦以十五城易璧,價厚矣。

如是趙不許璧,其曲在趙。

趙不待入城而即獻璧,禮恭矣。

如是而秦不予城,其曲在秦』

趙王曰:『寡人欲求一人使秦,保護此璧。

先生能為寡人一行乎?

藺相如道:『大王必無其人,臣願奉璧以往。

若城入於趙,臣當以璧留秦;不然,臣請完璧歸趙』

趙王大喜,即拜藺相如為大夫,以玉璧授之。

藺相如奉璧西入咸陽。

秦昭襄王聞玉璧至,大喜,坐章臺之上,大集群臣,宣藺相如入見。

藺相如留下寶櫝,玉壁隻用錦袱包裹,兩手捧定,再拜奉上秦昭襄王。

秦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希世之珍矣。

秦王飽看了一回,嘖嘖嘆息。

因付左右群臣遞相傳示,群臣看畢,皆羅拜稱『萬歲!』。

秦王命內侍重將玉壁用錦袱包裹,傳與後宮美人玩之,良久送出,仍歸秦王案上。

藺相如從旁伺候,良久並不見說起償城之話。

相如心生一計,乃上前奏道:『此璧有微瑕,臣請為大王指之』

秦王命左右以璧傳與藺相如。

相如得璧在手,連退數步,靠在殿柱之上,睜開雙目,怒氣勃不可遏,謂秦王道:『和氏之璧,天下之至寶也。

大王欲得璧,發書至趙,寡君悉召群臣計議,群臣皆曰:‘秦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恐璧往城不可得,不如勿許。

’臣以為:‘佈衣之交,尚不相欺,況萬乘之君乎?

奈何以不肖之心待人,而得罪於大王?

’於是寡君乃齋戒五日,然後使臣奉玉璧拜送於秦庭,敬之至也。

今大王見臣,禮節甚倨,坐而受璧,左右傳觀,復使後宮美人玩弄,褻瀆殊甚。

以此知大王無償城之意矣,臣所以復取璧也。

大王必欲迫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寧死不使秦得玉璧!』

於是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秦王惜璧,恐其碎之,乃謝曰:『大夫不然,寡人豈敢失信於趙!』

即召有司取地圖來,秦王指示,從某處至某處,共十五城予趙。

藺相如心中暗想:『此乃秦王欲誑取璧,非真情』

於是對秦王說:『寡君不敢愛稀世之寶,以得罪於大王,故臨遣臣時,齋戒五日,遍召群臣,拜而遣之。

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陳設車輅文物,備左右威儀,臣乃敢奉上玉璧』

秦王曰:『諾』

命齋戒五日,送藺相如於公館安歇。

相如抱璧至館,又想道:『我曾在趙王面前誇口:‘秦若不償城,願完璧歸趙。

’今秦王雖然齋戒倘得璧之後,仍不償城,何面目回見趙王?

於是,命從者穿粗褐衣,裝作貧人模樣,將佈袋纏玉璧於腰,從徑路竊走。

附奏於趙王道:『臣恐秦欺趙,無意償城,謹遣從者歸璧大王。

臣待罪於秦,死不辱命!』

趙王曰:『相如果不負所言矣』

話說秦王假說齋戒,實未必然,過五日。

升殿陳設禮物,令諸侯使者皆會大殿共觀受璧,欲以誇示列國。

派贊禮引趙國使臣上殿。

藺相如從容徐步而入。

謁見已畢,秦王見藺相如手中無玉璧,問:『寡人已齋戒五日,敬受和氏璧,今使者不持玉璧來,何故?

藺相如奏道:『秦自秦穆公以來共二十餘君,皆以詐術用事。

遠則杞子欺鄭,孟明欺晉;近則商鞅欺魏,張儀欺楚。

往事歷歷,從無信義。

臣今惟恐見欺於大王,以負寡君,已令從者懷玉璧從間道還趙矣。

臣當死罪!』

秦王怒曰:『使者謂寡人不敬,故寡人齋戒而受璧。

使者以玉璧歸趙,是明欺寡人也!』

叱左右上前縛藺相如。

藺相如面不改色道:『大王請息怒,臣有一言。

今日之勢,秦強趙弱,但有秦負趙之事,決無趙負秦之理。

大王真欲得璧,先割十五城予趙,隨一介之使,同臣往趙取璧,趙豈敢得城而留璧,負不信之名,以得罪於大王哉?

臣自知欺大王之罪,罪當萬死,臣已寄奏寡君,不望生還矣。

請就鼎鑊之烹,令諸侯皆知秦以想得玉璧之故而誅趙使,曲直有所在矣』

秦昭襄王與群臣面面相覷,不能吐一語。

諸侯使者旁觀,皆為藺相如危懼。

左右欲牽相如去,秦王喝住,謂群臣曰:『即殺相如,璧未可得,徒負不義之名,絕秦、趙之好』

乃厚待藺相如,禮而歸之。

藺相如既歸,趙惠文王以為賢,拜為上大夫。

其後,秦竟不予趙城,趙亦不與秦玉璧。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