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吉思汗統一草原以來,大蒙古國的統治中心一直在哈拉和林。
後來,忽必烈與七弟阿裡不哥爭奪汗位時,以上都《今開平》為中心。
然而,當忽必烈要建立大元時,卻將大都定為都城。
為何要如此呢?
調整方略的蒙古貴族
盡管蒙古人攻占了許多城市,但是,他們原本是極不願以城市為統治中心的。
成吉思汗曾警告眾人:如果有一天我的子嗣和臣民都住進了用泥土建造的房子,那就是我所建立的蒙古要滅亡的時候了。
所以,成吉思汗在攻破金中都後,回到漠北的遊牧宮帳,而將漠南交給了色目人,『以西域之法』管理。
然而,蒙古之法、西域之法,顯然都是不可能鞏固對農耕地區統治的。
所以,各類擁兵的地主武裝和不堪忍受的民眾常起兵反抗,蒙古人在中原的統治很不穩固,對南宋的征伐也遲遲打不開局面。
蒙哥汗繼承汗位後,決心做出調整:以忽必烈治理漠南漢地,阿裡不哥留鎮漠北。
忽必烈治理漢地時期,吸收了大量漢族知識分子,采用『漢法』治理『漢地』。
因此,忽必烈非常清楚:隻有以『漢法』治理『漢地』,才可能真正鞏固對中原的統治!
統治方式要調整,定都之事自然要要調整了。
最終,忽必烈選擇了大都。
之所以選擇大都,是因為隻有大都才能滿足忽必烈統治龐大帝國的需求。
定都大都,便於對中原的統治
忽必烈既決心以『漢法』治理中原,自然要在中原地區建立一個統治中心。
今北京地區,雖然此前沒有做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中心,但在北方各族人心中已具有極高的政治意義。
遼人曾以此地為南京,金人以此為中都。
尤其是金人時期,自海陵王1153年遷都於此,此地作為北方的統治中心,已經有100年歷史了。
所以,燕地在當時北方人心中,已具有非凡的政治意義。
而遼、金經營燕地,自然也是因為燕地更利於『經營天下』。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極利於對中原的掌控。
因此,正如勸忽必烈定都大都的巴圖魯所說:『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地,非燕不可』。
因此,定都於此,可以彰顯大元入主中原的雄心,使蒙古統治者成為中原王朝的統治者。
過渡地帶:大都位置,可以滿足同時治理中原與草原
那麼,西安、洛陽、開封,不是更』正統『嗎?
僅以當時的中原地區而言,確實如此。
不過,不要忘記,大元不但要統治中原,還要統治草原。
當年,鮮卑人建立北魏後,北魏孝文帝也立志學習中原先進文化,遷都到了洛陽。
然而,由於生活習慣不同,生存條件不同,留在邊地的鮮卑人與北魏統治者漸行漸遠,並最終爆發了內亂。
所以,忽必烈的設想是:兩都制。
不但以大都為都,天子每年有半年要巡幸上都,加強對留在草原的諸王的統治。
既然如此,兩都的位置自然不能太遠,否則,天子一直『往返跑』也不合適。
所以,元的兩都,基本都在『過渡地帶』。
燕地,正處於遊牧與農耕的過渡地帶。
所以,往來大都、上都,向南可以統治中原,向北利於鞏固對草原的統治。
大都地勢,足以抵禦漠北貴族
當然,即便大元是漠北入主中原的,但他的主要軍事威脅卻依然是漠北諸王。
當初,蒙哥去世,忽必烈與阿裡不哥爭奪汗位。
漠北諸王,多支持阿裡不哥,忽必烈好不容易才搞定的。
然而,整個大元王朝時期,漠北貴族都常常有覬覦帝位之心,多次發起叛亂。
所以,與其他中原王朝一樣,定都之地,也要考慮防禦北方。
大都周邊,西、北面、東北,三面環山,是抵禦漠北貴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因此,無論是『兩都之爭』,還是漠北貴族直接鬧事,元政府都穩如泰山。
利於集中
大都位於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河流湖泊密集,陸路、水路交通都十分便利。
尤其是在忽必烈滅南宋後,一統南北,通過京杭大運河,南方物資便利地運輸到大都。
《元代海運也極為發達》
如此,『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便於將政令發佈四方,加強對各地的統治。
同時,各類物資、人員可以便利地集結於此,天子直接掌握足夠的軍隊、物資,震懾四方。
以此為基地,向西北入草原,向東北入遼東,距離很近,向南入江淮,交通便利,正是經營四方的絕佳基地。
元以大都為都,是為了同時加強對草原與中原的統治。
這既是經濟重心向東部轉移的必然產物,也是民族融合的結果。
此後,除了大明曾短暫以南京為都,民國以南京為都外,北京地區長期成為中國的首都。